用啥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
2017-01-24徐颢
■文/徐颢
用啥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
■文/徐颢
留守,从长大到成熟
贵州,重重大山包裹下的棉花村,留守儿童小凤进入了职业纪录片导演周浩的镜头:2015年,13岁的小凤的日常生活是照顾5个弟弟妹妹,做饭,写作业,那时她读小学六年级;2016年,刚上初一的小凤因为成绩不好,打算将来去读职业学校;2017年1月,小凤在写下辍学保证书“保证以后绝不怨父母”后,出了人生中第一次远门——从贵州到浙江,跟爸妈一起打工,那时她不满15岁。然而,自愿辍学打工的小凤,梦里却总是回到故乡的课堂上,小凤说:“长大很残忍啊!长大之后,哭,不能哭得再彻底,笑,不能笑得再纯真。”
在外企工作的小林也曾有过一个留守儿童身份的童年,那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身边只有孱弱的妈妈守护。成年后,身高一米八六的小林却是个胆小鬼,“心里有密密麻麻的黑洞不敢碰触,无法敞亮地接受许多人和事,整个世界只剩下妈妈的脸庞和爸爸的背影。”以成人视角回溯自己的留守岁月,是作家关军策划的一个以“从留守到成年”为题的非虚构写作计划。关军表示,某些复杂的情感孩子可能表达不出来,而从有留守经历的成人着手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和突破。
小凤和小林是我们身边数以千万计留守儿童的缩影。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并非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对于他们的关注,公益组织、社会问题研究者已经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他们的内在状态和情感需求。毕竟童年的心灵格局,影响着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留守,流失的亲情
在今年最炎热的夏日,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发布了《2017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对河北、云南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三至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4868份,其中82.8%的问卷来自于农村学校。《白皮书》从多个维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留守儿童相关心理问题进行定量考察,其中的数据和结论,为我们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灵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白皮书》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3类,除1000万父母均不在身边的“完全留守”外,还有“缺父留守”和“缺母留守”,估算总人数约为2300万;农村学生中,处于完全留守状态的学生占26.1%,处于缺父留守状态的学生占26.9%,处于缺母留守状态的学生占5.1%,总共占58.1%。调查显示,其中一半以上完全留守儿童一年见父母不超过两次,处在单亲留守状态的儿童,有31.6%的人一年见父亲不超过两次,49.9%的人一年见母亲不超过两次;在留守儿童中,经历过“被别人欺负”的比例在47.3%—58.1%之间,而非留守儿童的这一比例为40.4%。显然,留守儿童更可能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和施害者。
在困难和挫折的应对方式方面,缺母留守和完全留守状态的儿童,其积极应对方式的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约10%,而消极应对方式的比例也相应高出近10%。就情绪状态而言,缺父留守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缺母留守和完全留守,则不仅导致学生愉悦度降低,而且造成迷茫度、烦乱度和自卑感提高。可以看出,留守对儿童的情绪产生了切实的影响。
在调查中,有项结论令人震惊——11.4%的孩子称自己父母月内离世。而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人口死亡率仅为0.709%。《白皮书》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博士认为,这不合常规的高比例显然是孩子故意填错,“但这个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孩子对父母的埋怨、怨恨情感,心态可能是‘反正你们不管我,就当是死了吧’。这是让人很寒心的事情。”
此外,9.3%的农村留守儿童认为父亲或母亲去世对自己“几乎没有影响”,而把城镇的留守儿童纳入进来后,比例上升至9.7%——这说明,因为留守造成的亲情淡薄,孩子视父母为“路人”的情况跟经济是否发达无关。
艺术助力爱的陪伴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们按图索骥,似乎能很痛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儿童不再留守,这一群体相对突出的心灵成长与心理问题自然能够不治而愈。所以,从长远来看则应加快城市化步伐,推进户籍改革,降低城市门槛,让更多进城务工的父母带着孩子同城就业就学,或者创造条件让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少留守现象。但是,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尚需漫长周期,在未竟之时,针对这个群体必要的关爱与保护就成了很多公益组织和人士竞相效力的方向。
贫困的地方未必养不出幸福的孩子,但是贫瘠的教育却有着剥夺幸福的蛮力。不少艺术工作者和深谙教育之道的专业公益组织关注并参与到留守儿童问题上来,成为补齐这块短板的助力。2012年,专注服务农村寄宿留守儿童的公益组织“歌路营”的 “新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项目诞生,以故事疗愈心理流派为指导,开发适宜农村寄宿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音频睡前故事和起床音乐,陪伴他们度过每一个孤独无助的夜晚。老师每晚只需按下按键,即可全校播放,适应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需要,覆盖小学6年、初中2年。2016年项目中期评估数据显示:开通了睡前故事的住校生的高抑郁风险已由2015年基线调研时的28.22%下降至2016年追踪调研时的14.58%;每天听睡前故事能有效改善寄宿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显著降低其被同学欺负的可能性。听睡前故事的学校留守儿童被霸凌比例下降了8.7%,而没有睡前故事的学校,增加了2.3%。2016年,“歌路营”还在河北15所学校继续试验以“心理故事课”和“WHY课堂”为核心的“校园综合干预计划”,针对寄宿留守儿童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社会适应4大类39类常见问题,设计开发120堂心理视频课;以语文、科学、社会等新课标为基础设计开发420个6—8分钟小视频,提升学生知识视野,学生的喜爱率和继续观看意愿高达93%。
无独有偶。2013年5月开始,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同样采取类似的“阅读疗法”,精选有心理暗示效果的读物朗读并录制下来,剪辑配乐后灌入mp3,制成后向留守儿童发放“故事盒子”,弥补孩子们没有机会听父母讲故事的成长真空,同时根植正直、忠诚、善良和爱。截至2017年6月,已为贵州、河南、甘肃、山西、广西、宁夏等11个省份共31所学校的9394位学生送去了“故事盒子”。同样由“上学路上”发起并推广的公益项目“小雨点广播”,以学校为单位,安排志愿者通过学校的自有广播设备端每日定时播放“上学路上”云端音频库中近2万分钟的音频内容,同时在网络平台进行实时更新与互动,为小学和初中学生提供心理良性疏导。目前包括“小雨点音乐派”“小雨点故事会”“小雨点脱口秀”和“长腿叔叔信箱”4个栏目,其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天津师范大学朗诵表演艺术团录制的“小雨点音乐派”受到孩子们的一致好评,“小雨点脱口秀”和“长腿叔叔信箱”更是突破传统广播单向传播的限制,通过与孩子们互动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接地气的指导。“小雨点广播”已在湖南、青海、新疆、贵州、云南等23个省份453所学校开通,149849名学生每天都能在校园收听广播。根据北师大为此项目研发的心理问卷显示,64%的孩子心理状况有明显提升。河北省平山县第二中学14-7班的赵二月同学在“小雨点”的感召下写下了第一封给爸爸的“情书”:“今天,我漫步在校园之中,耳畔传来阵阵广播,歌颂伟大的父爱,讲述着感人的故事,我不禁热泪盈眶,脑海中浮现往事,历历在目……爸爸,谢谢您一路陪着我走过春秋冬夏,谢谢小雨点广播,让我有勇气写了这封给爸爸的‘情书’。”
通过音乐和故事的形式做一些正向教育,鼓励孩子们变得更好,同时给予他们一种陪伴,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除此之外,有艺术工作者认为,还有可能通过戏剧事件或者戏剧故事让留守儿童去体会父母在异乡所经历的一切,去反思原来父母在外面是怎样辛苦工作的,真正看到父母都经历了什么。目的不是为了表演,而是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去思考、去体会、去共情,能参与其中成为故事的主角又可以跳到故事外去客观分析自己的处境,一旦能共情理解,又何来淡漠无视?!
大数据还能做点什么
除了艺术渗透爱的教育外,这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兴起,科技创新亦为公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时机,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有了更多可能。比如语音合成技术,可以通过抓取某个人的语音资料,通过系统地训练让计算机模仿说话,便可以实现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思念的父亲或母亲朗读出来的故事。又比如目前比较活跃的服务机器人领域,拥有的交互功能,可以像一名伙伴一样,填补留守儿童需要陪伴、需要关怀的场景。
大数据方面又怎么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呢?百分点副总裁郭洁绘出这样一条实现路径:首先能做的是通过大数据对人进行描摹和刻画,包括他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父母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的各种变化、家人医疗身体的变化,包括他在学校是不是有辍学或者频繁流入的状况。大数据时代,只要你的信息足够多,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预测。如果我们能给留守儿童各种技术陪伴,更多地了解和观察,尽早地知道各种需求和变化,也能尽早地做一些干预工作,从而避免孩子生活陷于窘困和被欺凌。总之,心灵的偏差与矫正越早干预越好,这正是大数据在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