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7-01-24龙麒任
龙麒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科目,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会计专业教学效率偏低,高职院校要结合会计教学的实际情况,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探讨高职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12-2
0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育任务。在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使得会计专业教学的设置存在严重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秀的会计技能人才。
1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偏低,不能够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工作中,主要进行基础人文课程,缺乏技能培训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师资队伍,仅仅将重点放到了理论教育方面,而难以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这样就背离了职业院校会计人才教育培训的目标。为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必须进行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让他们能更好地胜任会计相关岗位,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1]。
2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进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大部分都是参考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包括了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受到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将课程设计的重点放在了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性发展。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基础文化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设计很少,而专业基础课程和课堂教学占据大部分课时比例,使得课时结构不合理,难以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使得会计专业学生所能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变窄,深度也较低[2]。
2.2 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位在大中型企业,但是很多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中小企业,因此导致培养计划与现实不符的问题。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但是,在高职院校实际教育中,往往忽略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没有认真、科学的分析教学目标,进而影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能力等教学问题,不符合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2.3 师资队伍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有较高的学历,但是会计相关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较缺乏,对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的会计或财务管理工作经历,只能够根据课本的内容设计开展教学指导,没有教学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此外,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但是高职教师的知识体系更新较慢,知识结构层次不全,严重制约了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发展[2]。
2.4 教学方法落后
从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分析,很多会计专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难以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很多学科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还不理想,会计专业教学需要多种财务软件的辅助,学生需要专业的实训基地,例如练习机房,由于学校投入资金有限,并没有专门的会计模拟实训基地和配套的实训软件,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
3 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3.1 合理设置会计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根据会计专业的教学实际,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并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调整和修改课程结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构建以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增加基础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专业要结合相关的社会岗位需求,总结和分析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技能,围绕业务流程和分岗操作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和重设,使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发展充分融入到各职业能力模块中[3]。此外,我国的经济制度不断改革,当政府出台相关的新政策新理论时,例如“营改增”政策,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要体现相关的教学内容,避免会计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3.2 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
在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上,应该将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提供高素质的实用型会计人才。一般来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满足中小企业对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学生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会计处理能力,从而满足一线会计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形成具有高职会计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培养人才方式,着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结合企业岗位职责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3]。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专业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还可以通过增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会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为会计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要增强自身对会计电算化转变为会计信息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从而熟练运用财务管理软件,并总结使用技巧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状态以及市场对会计人才的技能要求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不定期到会计岗位进行实习,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会计业务流程以及教学实训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4 更新教学方法
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手段严重影响会计专业教学效率,因此更新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措施。首先,会计专业教师要认识到会计教学方法进行现代化和多样化改革的重要性,将实践技能的提高作为教学活动的重心;其次,在会计技能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模拟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率。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资金投入,建设专门的会计模拟实训基地,并为会计专业教学购置配套的实训教学软件。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部门经理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真正了解和认识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流程。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的职业教学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专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认识到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更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会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韩芳.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时代教育,2015,16:138-139.
[2] 孙红敏.浅谈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282-283.
[3] 徐红涛.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