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团在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2017-01-24谢文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社团培育

谢文君

摘 要:团队精神是企事业单位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具备团队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安徽师范大学校内各学生社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团队精神的同时的确存在着个性太强、同学间人际关系淡漠、对合作关系认识有偏差等问题,从大学生团队精神作为高校社团核心组成要素之一对于社团成长完善密不可分的联系着手,提出了社团培养在校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发挥个性优势,增强集体意识;加强社团建设,完善人际关系;强调合作学习,认清合作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个人素质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社团;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35-3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密切,对人们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各企事业单位都希望招聘到情商智商双高的应用型人才。微软公司前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认为所招聘的人才应该具备的三大要素中就包含团队精神。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也提出要切实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四方面实施,“学会共处”指培养团队精神。参与社团活动即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一个非常切实有效的途径。

因此,本文从参与社团实践的角度着手,通过阐述社团与团队精神的关系,探寻发挥社团对团队精神培养的意义及方法,努力改变大学生团队精神欠缺的境况,促进个体的发展,顺应社会对人才素质发展的需要。

1 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

荀子在《荀子·强国》中曾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群”是荀子人性论思想中的重要观念,“能群”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点之一,而群就是指人的社会性。如何将个体结成有序的集体,促进个人与集体相互交融,乃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1 团队精神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个人只有融入集体进行交流协作,才能不断获取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从而有选择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并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团队精神是团队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是实干精神,也是奉献协作精神的统一,强调团队成员间的真诚沟通合作,在团队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团队精神是个人在实现其理想时,自觉认识到集体的不可或缺性,将个人的利益统一于集体的利益,主动寻求与他人的合作,共同解决难题的优良品质。

1.2 大学生团队精神面临的问题

随着人们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倡导团结协作,弘扬团队精神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六号文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做出的客观评价,目前大学生自身存在八个方面的不足,其中就有“大学生团结协作较差”这一条。仍有部分大学生团队意识还很淡薄;不了解团队合作的方式;还有很多同学不能在团队中学以致用,收效甚微,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1 学生个性过于张扬,过分注重个人权益,集体观念相对缺乏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基本上是“90后”,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较多的体贴呵护,因而也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独生子女基本上处于家庭的中心,因而更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弘扬人的个性与价值是合理的,但是目前大学生个人主义盛行十分严重,只注重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学生个人能力得到发展,但是忽视集体的利益和作用。思考与行动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不顾全大局利益;参加集体活动也只是心血来潮,只有短暂的好奇心,却缺乏持久的责任心;工作学习中独断专行,不擅长与他人沟通协作,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1.2.2 交往协作意愿不强,人际关系相对淡漠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了优生优育,有利于国民综合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目前高校里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的关注度增加,宠爱日趋严重,从而导致了学生之间多了矛盾与冲突,少了谦让和沟通。更有甚者,对市场经济的金钱原则盲目崇拜,将其运用到人际交往与合作中,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最终导致同学关系的冷漠和彼此的不信任。

1.2.3 对合作关系认识有偏差,合作能力相对较弱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取胜的意识日益彰显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譬如,在学习工作中力争上游,在生活上彰显品位,等等。在对待竞争与合作并存的问题上,很多大学生只注重竞争后的个人所得,但忽视了合作后的双赢。

2 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定义以及与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关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更为密切。团队精神近几年来也迅速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并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高校社团作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双能型人才的基地,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有效利用高校社团为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搭建平台。

2.1 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学生社团成为高校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已经由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其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活动形式灵活,深得学生青睐。大学生社团活动本身作为实施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在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调查显示有中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至少参加过一个学生社团,因此,应该有效利用学生社团为大学生团队精神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搭建平台。社团成员组织分工和协同工作与学生社团的组建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在社团成员共同的探索中,使得社团明确了社团的前进方向,以团队一分子的角色担当起建设社团和凝聚团队力量的责任。此外,社团还是高校学生寻找兴趣爱好的新天地,社团生活没有课堂教学的拘谨,也增添了较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可以在寻找社员个人爱好潜能的同时汇聚社团的建设力量和前进动力。

随着国家对高校社团的支持力度加大,大学生社团在质与量上都有了较迅速的发展,社团种类日益剧增,例如在安徽某大学不仅在每年的开学有“百团大战”的繁荣局面,也成立了校社团联合会对各社团进行统一的管理,已然使得高校社团成为大学必不可少的组织。但新生缺乏对社团的理解,在选择社团时具有盲目性。有些同学不加入任何社团,导致课余时间空虚无聊。还有些同学加入社团后不久便失去了兴趣,选择中途退社。

上述这一系列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当下“以人为本”的社团改革发展遇到的重要问题。

2.2 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团队精神的联系

虽然团队精神是社团之魂,具有共建目标和发扬个性的特点,但是团队精神只是高校社团的核心组成要素之一,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学生社团的成长密不可分,高校团队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智商、情商的多维度培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大学生优秀社团文化建成的重要体现。高校社团作为学生按照共同目标和个人爱好协同建立的群众性组织,能够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团的育人机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发挥团队效能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育成学生的团队精神。马卡连柯曾说:“集体是最好的老师。”社团文化作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一旦被社团成员创造,就会成为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对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社团生活中,学生需要接受并按照从社团的规章制度进行社团实践活动,保证社团的有序运行;并且要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接受社团间的协调配合,分工协作,自觉承担建设社团文化的责任。在社团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逐渐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社团的认同感,并在不知不觉中打磨并强大了内心,从而使得大学生具备了个体的团队精神素养。

虽然学生社团中的学生专业背景各异,但是由于拥有共同的团队目标和兴趣爱好,共同协作,彼此信任,拥有外部支持等,学生们对集体有着较强的归属感,与社团成员容易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和融洽而信任的关系,因而更有利于培养高效的团队精神。

3 发挥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中的作用

3.1 高校学生社团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途径

团队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双能”培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改进大学生社团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当前,大学生在师生交往、参与班级和校园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团队精神的缺失,因而培育大学生团队精神成了高校教育的职责,在社团文化建设和学生自我培养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发挥社团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引领作用,任重而道远。

3.1.1 发挥个性优势,增强集体意识

在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背景下,团队日渐成为了建设和发展的动力。虽然每个人在这个集体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具备的能力也参差有别,但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不能忽视自己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加入适合的部门,提升相关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协作完成社团工作,更激发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才能实现社团初定的目标导向,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出既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配合团体协调完成任务,具有团队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首先要把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列入团队目标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要通过舆论宣传,让学生们树立团队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在高校社团的视域下努力探求推进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3.1.2 加强社团建设,完善人际关系

团队精神是成年人进入社会的必要品质之一,也是团队成员以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为基础的特殊情感。从实践看,学生社团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表现。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努力完善高校社团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的规范化制度,如奖惩制度、监管机制、安全保障制度、社团经费保障制度等,利用公正合理的社团管理机制培养大学生的民主公正意识,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拥有体验参与管理和承担职责的机会。

另一方面是社团要树立“立足实践,面向社会”的方针。通过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探索,让社团成员明确了社团的前进方向,以社团一分子的角色服从并服务于社团发展,锻炼个人的能力,发扬自身的特长,在实践中逐渐凝聚起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3.1.3 强调合作学习,认清合作关系

大学团队精神强调合作。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只有做到协同一致,各部分的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合作化学习以探究课堂教学中的以目标谋划为导向,人际关系为基础,以全员互动参与为前进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展开。所以,社团中合作化学习的载体就是团队。

因此,在高校学生社团中,也可以借鉴合作化学习的理念,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团队的难题“化整为零”,每个队员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建立“互助小组”,在帮助团队解决棘手问题的同时,也能够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学习竞争的“双赢”甚至“多赢”。这种合作化学习的方式对于当下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而言更有意义,由于独生子女是家庭和社会的未来,基本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自我意识过强,更缺乏团队的协作精神。如此,不仅能解决团队难题,而且实现了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与强化,可谓一举两得。

3.1.4 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主动参与社团实践活动,是培育团队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团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非专业素质的提升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但现在部分高校对学生组织的社会实践缺乏引导,使得学生的认知仅停留在活动的表面,没有深入感受和挖掘到事件背后体现出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对安徽某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与成果研究,发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能力,也消除了自卑、自负等影响人际交往的不健康心理,为今后顺利走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之后,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要求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

因此,高校社团社会实践已经在活动方式、活动空间以及国家支持等方面获得了较广的支持,使得通过社团中参与社会实践来培养团队精神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3.2 团队精神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上升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大学生正处于学校与社会的过渡期,经历经验不足,难以正确分辨各种社会现象和面对社会不公平竞争。如果大学生都把身边的同伴视为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敌对势力,就会阻碍他们建立起正常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3.2.1 注意学生的性格因素,注重团队精神的养成教育

团队精神不是自社团建立起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社团与社员共同成长、磨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每一个优秀社团的团队精神都有不可复制性,是社团的灵魂。每位社员性格迥异,无好坏之分。因此,团队精神的培育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既尊重同学们的个性,也让其认识到共性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初涉社团组织,缺乏完善的独立思考和统筹规划的能力,指导老师应该对其予以引导,通过团队分工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多维度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最终达成既定的团队目标。

3.2.2 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树立竞合理念

竞合理念是指“竞而不破,合而不同,竞合统一”的理念。合作与竞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赢”是良性结果。在社团分工协作时,可以发挥合作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竞争的价值。只有通过合理的竞争,才能激励社员发动一切资源,发掘一切潜力提高工作的效率,这样更能凝聚社团的团队精神。

3.2.3 注意学生个性的挥洒

团队精神的关键是人尽其用,团队所需要的是社团成员的共同付出而得到的集体成果。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社团的良性发展,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保护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前提之上。因此,在社团活动中,应当注重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掘学生的兴趣特长,创造条件让学生全面成长,发现自身闪光点。

3.2.4 指导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做具有团队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典范

指导教师作为社团的灯塔,其言语行为都会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善于与他人配合协作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因而,学校应该重视发挥指导教师的团队引领作用,充分体现出教师在社团活动和学生团队精神树立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社交礼仪,而不是仅仅口头告知理论知识。例如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社团活动策划方案,帮助学生形成统筹规划和细节处理的能力。

4 结语

社团的育人机制能动地完善了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团活动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高校社团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引导与培养,促使社团为在校大学生搭建了与社会接轨的平台,创造了学生接受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机会,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了良好的社团合作氛围;完善社团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竞合理念,挖掘与保护其个性特长。从而推进社团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加快了学生融入社会的步伐,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培养具有团队精神的时代新人。

参 考 文 献

[1] 冯丹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1(4):173-174.

[2] 赵勇飞.浅谈团队精神的打造[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2):24-25.

[3] 张国志.大学生团队精神刍论[J].法制与社会,2011(9):233-23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社团培育
缤纷社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K-BOT拼插社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