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差异

2017-01-23

知与行 2017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日本文化

律 诗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差异

律 诗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5)

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后,中国和日本分别踏上了现代化的征程。比较而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漫长而艰辛,日本却在这条路上相对平稳顺利。寻求中日文化相互间认同的同时,探讨中日现代化路途上深层的文化差异问题,成为中日学界的重要课题。探究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在全球化发展与文化冲突相伴而生、世界各国寻求“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对中日文化冲突的现象进行考察,而且需要对中日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选择的顺序、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彼此间现代化过程和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寻中日文化认同所需的要素、理念和理性态度,以期为中日两国客观、理性地认知彼此的文化传统、缓解文化冲突、建构文化认同以及我国未来现代化之路的文化选择方向提供有益的启示。

现代化;文化;文化选择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的局势,甚至一些人对于中日关系还存在一定的臆断和偏见。然而,中日两国的文化在方方面面的传播交流中互相影响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为亚洲国家,地理位置相邻,本身文化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但是中国和日本两个典型的亚洲国家为何在现代化过程中选择的文化方向不同?在文化选择之后两国现代化道路为何不同?由此,比较中日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选择差异,探讨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发展的前景,对分析中国文化今后的发展道路意义深远。

一、中日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选择顺序的差异

中日文化在现代化以前是极为相似的。中国和日本从古至今都是有着一衣带水的微妙关系的邻邦,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史也是源远流长的。秦汉时期中国稻作文化东传日本,唐朝5世纪初中国儒文化通过《论语》传入日本,南宋初期中国茶道文化大规模传入日本……可以说无论物质文化方面还是精神文化方面甚至两国初期闭关锁国的封建政治制度都是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中国和日本在现代化之前拥有相似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主流思想文化,甚至两国同样是在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后才开始觉醒: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和日本都认识到“落后挨打”的事实,于是两个国家都开始奋起反抗,迈开现代化的步伐。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向西方学习,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再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辛亥革命都是人们向西方学习的有力证明。然而无论是以上何种改革或革命都受到了重重阻碍,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或是不能全面积极的吸收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理念,都是不果断并且不完整的改革。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从物质改革到制度革命再到精神革新的一条同日本乃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之路背道而驰的道路。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强调:“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1]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是心灵、政治制度、器物经济。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表面上看是捷径,但最后是走不通的。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受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后,没有沦为殖民或半殖民地国家。人们认识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开始明治维新运动,“和魂洋才”从根本上弃旧图新,自上而下地进行彻底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大力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并且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提倡欧洲化社会生活。虽然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仍保留了稍许的封建残余,但是它已然完成了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最初目标。日本在百年维新之后成为当时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大国,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同其他大国有竞争力的东方国家。

近代中国将改变的顺序颠倒了,没有认识到革新思想观念的重要性,一味地学习浮于表面的技术器物等内容,而日本则是基本按照福泽谕吉所说的路线进行改革的,所以日本迅速步入现代化行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艰难漫长。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程度不同。现代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进步,它同精神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后者甚至可以推动前者的发展。精神文化在国家的管理和经营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分别是中国和日本面对19世纪西方列强侵略时采取的反抗与自我调节手段,二者看似趋同,结果却是一败一成。

二、中日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选择内容的差异

中国和日本是有着类似文化的亚洲邻国,而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文化转型、文化选择的观点和立场是不尽相同的,内容上更是不同的,这也恰是致使后来中日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选择的内容

鸦片战争之前,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意思就是孔子在当时虽是普通人,但他的思想学说已经传承了几个世代,学习六艺的无论是皇帝或是平民,都把他的思想作为道德评判的标准,可以说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圣人。这足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到汉代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下到清代著名长篇《儒林外史》中的各色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行为、习俗,等等,无不体现当时儒家思想对人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彼时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封闭并且自给自足的,具有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被严密的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传统儒学对人的影响是深厚的,绝大多数人不情愿改变自己的文化之根。

1929年,胡适在《基督教年鉴》发表了一篇名为“文化的冲突”的文章,提到了whole hearted modernization(整体的现代化)的概念,胡适认为“现代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现代文明”。1933年7月,《申报月刊》出版“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编者在前言中说:“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我们整个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2]。可见当时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是迫在眉睫的,然而现实层面的现代化却遭到了重重阻碍,因为中国表面上看是在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实质上总是不自觉地保留一些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表面上看是温和保守的,实质上其中一些文化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而宣扬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文化。

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度是比较高的甚至是固执的。可以说,从中国开始进行改革以来绝大多数有识之士就一直在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西用”顾名思义是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而“中体”恰恰表明人们没有认清当时的局面,固执地想要坚持中国旧有的社会政治制度,认为政治制度自身能够顺应世界浪潮的发展,从而达到救国目的。还有一些社会精英虽然认识到旧有的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已经濒临崩溃,但是仍然不能放弃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中国文化。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纪录梁启超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次游历之一,另外一次是纪录美游的《新大陆游记》。。中提道:“拿西洋的文化来扩充我们的文化,又拿我们的文化去补救西洋的文化,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化。”[3]也就是说当时有识之士的强烈愿望是将中西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的文化,然而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并不客观甚至对一些较为陈旧的礼法还存在执念,于是便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模式。

中国人对先进文化的认同程度比较低。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意即人口变异是有自然过程规律的,只有最强竞争者才能够拥有最终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严复翻译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时使用“天演论”这一远超出描述生物的名词来明确表明他对世间万物“适者生存”的整体规律性的坚定态度。可以说“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中国社会当时固执传统的历史观,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生存,必须要实现现代化,想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向先进的西方学习。然而当时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初具雏形,中国要全盘西化必定是不可取的。于是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文化选择之后,中国文化虽然也实现了巨大的进步,但还是没能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脚步。

(二)日本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选择的内容

日本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国度,他的现代化道路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还是一个和中国相似的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然而在经历了列强的洗礼,日本开展了极速的资本主义改革,并且发展迅速,甚至后来对亚洲许多国家进行侵略。1968年(明治维新100年)前后,日本成为当时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大国[4]。可见日本在现代化道路上从开始便是有明确方向的,并且有先进的文化进行精神上推动。

日本在现代化道路上与中国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耻感文化有关。耻感文化对日本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著作《菊与刀》中分析了大量史实和资料后对日本文化做出的定义。耻感文化是传统东方儒家文化的一种延伸,强调一种外在的约束力,这种文化非常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羞耻心理,“日本人的人生观表现在他们的忠、孝、义理、仁、人情等德行规定之中”[5],人们应当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耻感文化便更加在日本人心中形成意义深重的道德标准。19世纪当日本遭到外来列强入侵遭遇生存危机的时候,日本人毅然决然的决定要“和魂洋才”弃旧图新,迈开现代化步伐。“洋才”同中国的“西用”意思相近,都是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魂”则是日本的大和民族精神,这种大和民族精神正是在耻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当日本遭遇巨大创伤面临文化抉择时,有识之士同样能够用耻感文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将本民族、本国家当作世界的一分子,能够深刻分析日本未来在世界上同其他国家可能发生的关系,而不是单纯地考虑本民族的安危[6]。

现代化过程中日本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客观的认识。耻感文化要求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首先要考虑他人,延伸到其他方面也是这样。19世纪以前,日本向鼎盛时期的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尤其是当时中国大唐盛世,这一点在《马可波罗游记》描述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惊艳程度中便可以看出,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并且还能够去粗取精地将本民族文化同先进的中国文化融合。后来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没有过多地被本族的文化模式束缚,很快地完成了由“全盘中化”到“全盘西化”的转型,虽然是所谓的“全盘西化”,日本并没有完全摒弃自身的先进文化,而是一种“扬弃”,将本民族先进文化同西方先进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本民族文化更加自信的表现。随后日本顺利地大踏步进入现代化。

日本在现代化道路上相对顺利与他对先进文化的认同程度有关。日本人对先进文化的认同程度比较高。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文化学中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可、相互接受甚至相互学习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认同是不同的。日本文化恰是包容性极大的,对于优秀文化秉持一种“拿来主义”的态度,虽然潜意识中日本人仍然以本民族文化为傲,对于其他优秀文化仍然可以保持客观的心态。例如,日本文字就是由中国汉字、罗马文字、平假名、片假名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并且一些文字在写法上相同读音不同(如日语“海”写法上同中国汉字相同,发音却是“うみ”),或者一些文字在读音上相同写法不同(如“ミルク”写法上同罗马字不同,发音却和“milk”类似),可见日本文字是吸纳了多种文字并且由聪慧的日本人自我改造得出的结晶[7]。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主要载体,透过日本文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比较高的。

不论儒家文化或是耻感文化,都对中日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内容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和日本对待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不同,文化选择的目的、方向不同。同为文化批判与文化选择,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面对传统文化常抱有一种矛盾情节,既试图超越又无限依恋,对待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温和而不果断,并且持经验主义的态度。日本则是相对理性的,在保留自己先进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受先进社会契约、宗法制度和科学精神。于是,中日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三、中日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选择观念的差异

日本明治维新以前一直是一个封建落后的贫弱小国,闭关自守紧锁门户,当时日本向中国学习,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服装、文化,等等。封建时期的日本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日本书纪》*《日本书纪》(にほんしょき、やまとぶみ)是日本留传至今最早的正史,六国史之首,原名《日本纪》。和《古事记》*《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有中国儒学传入日本,广泛传播,并且对日本的大众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记载。日本的统治阶级用之以维护当时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及政治制度后,日本形成了更加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稳定长达两百多年。

在后来的现代化文化选择时期,中日文化选择出现很大差异,文化转型后两国渐行渐远。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差异外,还包括儒家文化和耻感文化分别对中日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现代化过程中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以及二者对待先进文化的态度。然而根本原因还是两个民族思想观念层面的差别。

中国奉行保守温和的文化观念,学习西方也是选择先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的持中路向,日本却恰与之相反,日本在现代化道路上与中国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与他意欲向前的文化路向有关。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提出“文化三路向说”[8],认为西方、中国和印度对应三种文化模式分别是意欲向前、调和持中和反身向后。中国对应的是调和持中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遇到问题不想着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它,而是随遇而安、顾虑很多,是所谓的“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中国人自古讲究“中庸之道”,“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之类的俗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行事态度之保守。然而保守的中庸之道也不一定是完全不合适的,中国人本就奉行“人之初性本善”的保守态度,只是在现代化大潮中,需要的是一种所谓的魄力,一种果敢的精神[9]。在这一点上日本无疑超前于中国。与中国不同,日本对应的是意欲向前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机智果断,是一种积极进取奋斗向前的文化模式,梁漱溟认为这是文化本来的路向,“把意欲向前作为根本精神”。日本奉行一种二元文化,在日本人的概念中只有对或错,是不容许模棱两可观念存在的。于是日本无论是在与列强奋战,或是对待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亦或是对自身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中都能够精益求精,准确坚实地踏上现代化道路。

四、结语

纵观两国的现代化历史,日本的现代化之路平稳顺畅,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相对艰辛而漫长。此种情况的产生同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均有很大关系,文化模式也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模式选择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独立观念和文化创新程度。

首先,要有文化自觉意识。日本民族能够从容地面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文化转型与其文化自觉意识是分不开的。日本能够冷静客观地处理文化冲突,面对先进文化可以毫无保留地吸收借鉴,完全摒弃自身落后腐朽的文化,并且“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进行改造和改进,使其有机融合成为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10]。其次,要秉承文化独立观念。任何文化本身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它与政治、经济是相差异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是具有独特性的,对于本民族先进的文化,人们一定要充满自信心。日本所谓的明治维新“全盘西化”表面上是完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理念,实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扬弃,仍然保留着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这无疑是坚持文化独立对本民族文化更加自信的表现。最后,要坚持文化创新精神。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传承的过程中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整体,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应该持有一种理性精神,秉持一种科学态度。在保留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他国先进文化,并加以创新,使之更加符合自身国情,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路,这才是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对待文化选择的正确态度。

[1]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2-103.

[2]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3-14.

[3]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8):73.

[4] 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大国崛起[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56-57.

[5]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78.

[6] 李泽厚.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略稿(1997)[J]. 华文文学,2010,(5):15-36.

[7] 刘金才.中日“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J].日本学刊,2013,(5).

[8]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01.

[9] 唐士其.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选择现象[J]. 国际政治研究,1998,(2):20-30.

[10] 赵建民.概论中日文化关系及其思考[J]. 中国文化研究,1994,(3):112-117.

〔责任编辑:徐雪野 田丹婷〕

2016-12-12

律诗(199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化比较研究。

G04

A

1000-8284(2017)01-0078-05

文化创新研究 律诗.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差异[J].知与行,2017,(1):78-82.

猜你喜欢

现代化日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日本元旦是新年
年味里的“虎文化”
探寻日本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黄金时代》日本版
谁远谁近?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