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个维度探析邓小平民生思想

2017-01-23马文龙伊全胜

知与行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生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文龙,伊全胜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从四个维度探析邓小平民生思想

马文龙,伊全胜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我党以民为本的优良传统,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关切、人民的诉求作为执政为民的努力方向。十八大报告中也突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人民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和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由此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也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因此,在他再次为人民为祖国谋事干事的时候,他一直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他在指导和引领我国新时期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总结出许多关于解决民生难题、改善民生处境的构想,从而逐步形成了科学的民生思想。对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再研究、再学习,深刻领会其精华与实质将对于指导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意义重大。

邓小平;民生思想;四个维度

民生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衣食住行,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后,一直对人民的生活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也始终高度重视民生工程的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他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点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既特色鲜明又切实可行的民生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不仅在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时期指导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而且在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当今中国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新中国成立后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束缚始终为经济建设设置了“障碍”,邓小平同志透过现象探其本质,打开思想的牢笼,不断进行改善民生的社会实践,邓小平民生思想也随之逐步形成。

1.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关注国计民生的改善与发展,力求在短时间内,彻底转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一同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国家。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三大改造取得成功,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初步确立,饱经战火荼毒的中华大地重现欣欣向荣之面貌。然而,就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向好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形势不容乐观。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否定了八大提出的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我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目前存在的矛盾主要是“需求”与“现状”的矛盾。如果我们要想彻底地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那么我们就要解放和发展我们的生产力,把工作中心和重心以及大部分精力从阶级斗争中调整出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阶级斗争。在随后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没有立足于当时的中国国情,没有科学地把握客观规律,最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秩序发生混乱,人民生活水平再一次拉低,教训惨痛。

2.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认清国内经济社会艰难形势的情况下,党中央审时度势,1961年在八届九中全会上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大跃进”导致的困难局面,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经济能力在这一段特定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甚至可以说在恢复的基础之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然而好景不长,由于1966年中国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致使刚刚得到改善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刚刚取得的民生领域成果再一次被拖回低谷。10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动荡不安,国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困难程度进一步加剧,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3.粉碎四人帮后。1976 年彻底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同志对国内外形势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对前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对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的曲折教训而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反思。在此基础之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彻底改变过去错误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马上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不止一次地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想方设法地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之上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从此之后,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解决中国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逐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可以说邓小平民生思想的逐步形成和成熟,与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中国特殊时期特殊国情的影响。邓小平民生思想就这样应民众之请,受时代之邀而应运而生。

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与其他思想和理论一样,都有着自身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邓小平的民生思想一方面受中国传统统治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又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实际应用。

1.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来源于对中国传统统治观念的批判继承。中华民族的民生思想自古有之,在中华民族整个2 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深刻地体会到民生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观点,一语道破人民与国家之间的鱼水关系。先贤孔子周游列国,主张并宣扬以仁义治天下,提出富民、安民的执政思想,并以此为核心创立儒家学派,并且通过后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自古以来“以民为本”的执政论述不胜枚举,孟子曾提出过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留下“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引用过北宋理学家程颐“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的经典表述。可见以民为本、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贯穿于封建王朝统治的各个时期,虽然如此,但也不难看出,历代帝王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不是真正为人民牟利的角度去考虑的。随着社会制度不断向前发展,其弊端日益凸显。邓小平同志在吸取历史经验的同时拿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武器,批判地对我国传统的民生思想进行了去糟留精,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真正成为改革的受益者是改善民生的最终目标,始终将“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决策正确性的根本标准。

2.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形成除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更为主要的还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虽然没有关于民生的具体论述,但关于重视民生的观点却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俯拾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的就是人的生存、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共产党宣言》对新的社会制度进行了理性的憧憬与想象,他这样描绘他心目中的新的社会制度——“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只有发达的生产力才能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需求而提供有力保障和物质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看到只有兼顾生产关系的发展,才能彻底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使其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真正发力。这些观点都对后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邓小平民生思想的成型与成熟产生深远的、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邓小平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以中国传统统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基础,从中汲取营养,并与中国当时的国情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些关于改善民生的新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改善民生定下了坚实目标。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和建设社会主义,但在大量的努力过后,中国依然没有彻底摘掉贫穷的帽子。对此邓小平同志忧心忡忡,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基数大、工业基础薄、物质条件差,如果不加大力度发展生产力,现在的处境就不能得到转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就无从谈起。面对这样的困境,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调配一切可以调配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全力以赴地、不遗余力地发展我们国家的生产力,这样才能为我们的人民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样我们的人民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才能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国家才能更加的兴旺发达。并且他还创造性地提出,要分“三步走”,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不可动摇的原则。”[4]413

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为改善民生打牢经济基础。马克思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5]271邓小平对此高度赞同,并予以继承和发展。“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信。”[3]314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关键是要依靠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当整个中国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都得到全方位地释放和提高,我们的民生水平才能随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他认为只有发达的生产力才能为彻底改变贫困的面貌而提供经济支持,才能使得人民的物质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才能使改善民生成为现实,才能真正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见发达的生产力才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关键。

3.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激发澎湃的内生动力,为改善民生完善上层建筑。被僵化的思维所束缚,活力就不能彻底释放。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3]231,南巡讲话时又再次强调,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他们都是方法、是手段、是工具。他们不是区分什么主义的关键点,也不是分水岭,就像黑和白不是作为区分这个动物是否叫作猫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有帮助,对人民群众填饱肚子有益处,那我们就应该加以利用。因为只有“三个有利于”才是衡量民生发展的标准。十二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从此市场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邓小平认为,要想解决好民生问题,改革开放是必经之路。中国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370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让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瞠目结舌的伟大的功绩,这就是对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最大的肯定。 实践和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解决民生难题的根本动力,是引领中国走出民生困境的唯一出路。

四、邓小平民生思想对当今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生的这些思想可以说已经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因此我们必须对邓小平同志的民生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并加以借鉴,这样才能将其发扬光大,使其在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光发热、指引方向。

1.借鉴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为人民多办实事,进一步提升我国民生建设整体水平。经过近3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生状况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国民生问题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吃不饱、穿不暖”早已成为了过去,现阶段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是在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对文化、社会公平和民主权力的需求。因此,怎样妥善地解决那些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怎样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怎样进一步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民主权力得到充分实现,这才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如何将这些难题一一化解,如何使我国民生事业向前继续发展,“三个有利于”是最好的评判标准,是将好事真正办好、办到人民的心坎里的“制胜法宝”。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法宝”不放松,将其贯穿于我国新时期民生建设的始终,才有可能将我国民生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2.借鉴邓小平“改革开放”经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促进发展。在30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方式粗犷等很多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倾尽所能地将我们的生产力提高上去,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我们现有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制度进行毫不留情的改革。因此,我们还是要大刀阔斧地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必然会触及利益,改革必然会有阵痛,改革必然会遇阻力,但不改不行,因为唯有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唯有改革才能进一步激发活力,唯有改革才能去沉疴、愈顽疾。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向好的方向转变,社会经济和政治文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才能让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的民生问题。

3.借鉴邓小平“三步走”思路,逐步引领现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构想已经完成两步,目前正处于最后一步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坚定地走完第三步。同时我们也要借鉴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思路,结合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特殊国情,设定切实可行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逐步引领现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兴旺的宏伟目标。所谓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样富也不是一同富。共同富裕其核心在于“共同”二字,是全中国人民共同拥有发展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红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和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今,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但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坚决不能动摇。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特殊历史时期,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同志始终要解决人民群众穿衣吃饭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更加高质量地生活看作是改进和发展民生的初衷和归宿所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同志有关民生的思想不仅仅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全世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宝贵财富。面对百业待兴的新中国,面对着翘首以盼的人民群众,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冲破思想的藩篱,带领新中国,带领全国人民蹚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过程中有付出也有收获,积累了许多被实践检验过的宝贵经验,对这些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指导我国今后的民生建设,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当代中国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 邓小平思想年谱[K].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责任编辑:崔家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柴文华.“两创”方式的历史维度[J].知与行,2017,(1):18-22.

2016-12-10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村屯集体经济模式创新问题研究”(12542306);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嫩江流域巴尔虎蒙古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JD2015017)

马文龙(198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A849.1

A

1000-8284(2017)01-0014-0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文龙,伊全胜.从四个维度探析邓小平民生思想[J].知与行,2017,(1):14-17.

猜你喜欢

民生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