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技术史论坛述评
2017-01-23梅皓天刘海峰
梅皓天 刘海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4)
2017年10月27—29日,第五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专业委员会、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共同发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70多家机构的19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围绕传统工艺、造纸史、金属史、古代技术史、近现代技术史、科技考古、综合科技史、技术与文化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几个重要学术争论提出了新见解,多项成果填补了技术史研究的空白。会议期间,还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业委员会。
1 传统技术史研究的新进展
1.1 造纸史与纸质文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院长李晓岑教授的报告首次对云南地区古籍纸张开展科学分析,丰富了对云南地区造纸印刷史的认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主任达尔文·尼夏通过对藏医学典籍的释读,深入探究了藏族的造纸技艺及发展历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彪副教授对广西地区手工纸、陕西长安北张村楮皮纸的加工技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概述了其历史、民俗及纸张特点。南京艺术学院邱敏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宋元竹纸与麻沙纸进行辨析,阐述了麻沙纸的纸张特点,对麻沙纸的研究有很大推动作用。上述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手工纸的起源、发展、传承及保护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1.2 传统工艺与社会文化
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通过对铜鼓起源及发展的梳理阐述了其社会功能的演变过程。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明教授对国内外关于“技术”一词涵义的转变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技术与手工艺的关系。清华大学冯立昇教授认为现今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继承应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理念。贵州师范大学韦丹芳教授通过多年对红水河流域的调查,分析了村落发展与铜鼓文化的关系。河南博物院顾永杰副研究员以古琴斫制技艺为例,认为传统文化对于技术的选择有决定性影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劲松副研究员完善了对传统制油工艺的研究。湖北省博物馆胡百通过对曾侯乙玉器改制现象的研究,揭示出曾侯乙玉器的改制是技术进步与人们观念转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琴副教授结合史料,对日本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上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我国应基于传统工艺振兴的国家战略,积极构建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管理环境。
1.3 技术史与科技考古
内蒙古师范大学仪德刚教授从形制及使用细节入手,梳理了中国古代“候”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安徽萧县汉画协会刘辉会长通过“割漆造车图”探讨了汉代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史晓雷副研究员对汉代犁耕系驾法提出新见解,并新发现了两种牛马犋耕形式。武汉纺织大学李强副编审对《齐东野语》中的纺织信息进行了一系列考证。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姜玉平副研究馆员、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松等还探讨了早期中苏技术交流问题。
多位学者运用成熟的现代技术分析工艺对古代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印刷博物馆谷舟运用X射线衍射等常规方法,分析了云南句町古国出土汉代红色珠子的成分及制作技艺。北京科技大学王颖竹运用矿相分析等方法对陕西出土铅釉砂的成分、制作工艺进行分析。黑龙江大学史庆微从澄江砖的制砖工艺和砌筑技术角度切入,为回音壁的保护及修缮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次论坛上还有新的突破,如中国丝绸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龙博报告了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研究,完整复原了织机模型及工具,解决了关于汉代提花织造技术的学术争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黄兴博士对天然磁石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王振铎曾成功复原“磁石勺”司南,解决了唐以前磁石指向器是否存在的问题。
2 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应用
2.1 思路创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柯资能副教授利用宋代邵雍的大周期理论,阐释了社会环境的变迁过程以及中医所采取的相应社会医疗措施。内蒙古师范大学董利军博士引用了现代冶金物理学中“冶金直收率”概念,为解释古矿冶技术水平提供新方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海峰博士基于文献和考古证据考察了金代钱监利通监的历史,为探索金代币制混乱及其不断变革的原因提供了技术史的视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培峰博士结合传统工艺调查,详细解释了云冈石窟窟顶遗址的铸造技术,表明传统工艺在解决科研难题方面有巨大的科学价值。
2.2 方法创新
黑龙江大学吕厚均研究员研究团队综合运用了ODEON建筑声学仿真软件、DIRCA6.0建筑声学分析测试系统、Google SkectchUp三维建模软件等现代分析技术对北京天坛四音石及皇穹宇进行仿真实验。山西大学杨阳副教授通过声压级和FFT“有限”实测分析,发现北京钟楼采用了耦合楼腔助声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姚娜应用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不同纸张的原料。南台科技大学洪琮帏和孔桐通过史料对古希腊水钟及西方17世纪机械摆钟的机械性能进行总结,结合3D-Max等技术手段开展复原研究,详细解释了其原理及构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又进博士引用测年常用的释光法,对禹会村遗址出土陶器的烧成温度进行了研究。
3 多视野考察中国技术史
3.1 多元领域考察
云南农业大学诸锡斌教授探讨了少数民族科技史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赵京生教授从针刺方法及理论形成的角度分析其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关系的表现形式及作用。南京农业大学李群教授通过对比《元亨疗马集》《活兽慈舟》的区别总结了明清兽医学的发展特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郭刚副教授讨论了中医学原创性的科学本质。台湾中央研究院科学史委员会刘昭民先生认为缺少量化是中国古代气象学后来落后的主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挺博士通过文献考证认为历史时期城市选址与水环境具有多维度关系。
3.2 科学技术传播
首都师范大学尹晓冬教授研究团队对以赖朴吾、萨拉姆、汉尼斯·阿尔文为代表的来华著名物理学家进行细致研究,这是当代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一个新亮点。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陈凯歌先生梳理了利玛窦来华后与苏州瞿太素的交流情况。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姜姗通过对日本宽文针灸铜人的研究,探讨了医学文化传播中受众角色的接收与创造动因。北京科技大学洪传安从医学传播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医学身体观与西医身体观的冲突以及当代调适情况。北京科技大学贺超海以西洋纸为例,通过文献考证以及田野调查等方式对16—19世纪西洋纸的用途、来源和种类进行了详细分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教授的报告总结了中国对越南的援建项目具有技术新、成套全、规模大、成效好等特点。
4 探索技术史研究未来走向
本次论坛不仅对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对个别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也提出了见解。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华觉明研究员将传统工艺定义为工艺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指出传统工艺的学科建设应建制化。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戴吾三教授认为在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技术史研究者应开展对技术创新史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认为在“双一流”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学界应在科技史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助理研究员翟淑婷的报告阐述了科学技术史学科现状以及学术界对其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此外,与会学者对造纸、印刷、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提出了见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德才教授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史研究方法提出新思考,指出在古纸研究中应注重对现代科技分析方法的应用。北京印刷学院施继龙教授认为今后研究者应将无损化测试扩大,建立完备的数据库以追寻其指纹特征。景德镇陶瓷大学郑乃章教授总结了我国非遗项目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展示时,不能忽略工匠的智慧成果,同时也要总结其经验教训。
5 结语
本次大会自筹备以来得到学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内蒙古师范大学仪德刚教授、咏梅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吴致远教授、山西大学厚宇德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郑乃章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彪副教授等在大会闭幕式上分别作分会场学术总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云里教授、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研究员作闭幕式致辞,两位专家高度肯定了论坛的组织工作,指出技术史论坛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体现了开放、交叉、共进这一理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作闭幕式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报告成果,希望青年学者担起技术史研究的重担,潜心科研;第六届技术史论坛发起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研究员介绍了承办理念,并向与会学者发出邀请。
中国技术史论坛历经五届十载,已经成为技术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本次论坛所报告的内容代表了我国技术史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展现了对于技术史研究领域的深度思考。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应不断扩充视野,寻找新的理论及方法,将中国技术史的研究推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