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象记录考证的新进展
——评刘次沅《诸史天象记录考证》
2017-01-23唐泉
唐 泉
(1.咸阳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咸阳 712000;2.李约瑟研究所,英国剑桥 CB3 9AF)
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据文献记载,早在上古和三代,就有专门负责观测和记录天象的天文官员。秦汉以后的中央王朝一般都设有专门的皇家天文机构,如汉代的太史局、唐代的司天台、清代的钦天监,等等。我国古代对天象观测非常重视,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已有关于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了37次日食,以及部分彗星和流星雨等天象记录。《汉书》天文志和五行志中的天象记录,比《春秋》所载更加丰富,除日月食、彗星和流星外,还有行星合聚与昼见、太阳黑子以及月掩行星等多种天象记录。《汉书》以后,历代官方编篡的正史中一般都有天文志、天象志或五行志,专门记载各类天象,从而使得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数千年以来绵延不绝。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保存有大量宝贵的天象记录。这些天象记录,比较集中地保存在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中的本纪和天文志、五行志、天象志、司天考和律历志等相关志书中。此外,由各地编修的部分地方志、历代的《会要》《通典》,以及殷商时期的甲骨、秦汉时期的简帛、明清实录、文人笔记中也保存了少量的天象记录。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延续时间之长、种类之齐全、数量之巨大,是任何其他民族都无法比拟的。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共同发起,委托北京天文台等一百多家单位合作收集、整理、编汇中国古代天文史料。在北京天文台主持下,各合作单位数百位工作人员普查了全国地方志,二十五史、明清实录、各种会要、各类笔记以及其它古籍共约十五万卷,全面搜集了我国古代日月食、月掩行星、太阳黑子、流星、彗星等各类天象一万余条,编辑出版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1]一书,该著作是对我国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的一次系统全面的整理,成为以后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最基本的工具书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天象记录在历史年代学以及现代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3]。例如,利用各种天象记录研究夏商周年代[4]、利用新星和超新星记录研究恒星演化[5]、利用日食记录研究地球自转长期变化[6]、利用太阳黑子记录研究太阳活动等方[7]。
被称为官方正史的“二十四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这些文献在流传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错误,形成不同的版本;同时又因中国古书没有标点,阅读比较困难。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政府组织了一流专家对这些重要史籍进行版本整理和全文标点,并由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二十四史”。由于天象记录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太容易被发现和改正,因此“二十四史”所载的天象记录,存在的错误非常多。点校本“二十四史”在各卷末附“校勘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辨正。不过,由于点校者大多数为文史学者,所掌握的天文计算能力有限,因此天象记录中的绝大多数错误未能被发现和考证,少量发现的错误也难以得到确切的修订。
鉴于点校本“二十四史”在体例、资料等各方面存在的不足,“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于2006年全面启动。该项修订工程试图集中全国各地的史学家,充分参考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全面、阅读方便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升级版本。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刘次沅研究员受聘担任修纂委员会委员,并承担了对二十五史本纪及天文诸志中所载全部天象记录进行校验和考证的任务。刘次沅研究员利用自己开发的天文计算软件,对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的天象记录进行了全面检验,内容涉及各史天文志42卷、本纪427卷,包括天象记录约两万条。对于部分错误的天象记录,经过考证可以恢复原貌,刘次沅研究员将此类天象记录汇集成《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该书作为“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之一种,于2015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近40万字,汇集了载于二十五史中经作者检验为错误并能“恢复原貌”的天象记录以及其它注释共计2117条。
《诸史天象记录考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共分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前人对天象记录的校勘工作,该部著作的主要内容、编排体例和研究方法。第二节介绍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中涉及到的天体、天象及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官系统与二十八宿坐标系统;太阳和月亮运行的规律与日月食的成因;月掩犯恒星和行星的界定;行星运行的规律以及行星合聚、留守、掩犯、昼见的界定;彗星的形状与名称;新星和超行星的异名;流星、流星雨和陨星以及古籍文献中通常被归类在“天变、日变、月变、星变”条目下的各类天象。在第三节中,作者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错误的常见类型及原因。关于天象记录错误的常见类型,作者将其归纳为字形近似、发音近似、月份错误、月份或日期脱漏、误置和差一日等六种情形。对每一种常见类型,作者专门举例进行了说明。此外,作者通过归纳天象记录中的错例,指出导致天象记录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传抄错误、编篡错误、原始错误和不可见日食等四种,并对每一类错误产生的可能方式进行了说明。
该书第二部分为正文。正文不分章,书中所考证各条天象记录的顺序,按照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的页码排列,依次为《史记》之《本纪》,《表》和《天官书》,《汉书》之《本纪》,《天文志》和《五行志》……以及《清史稿》。书中所考的每条天象记录,都是先列出天象记录原文,然后进行检验和考证,最后为简短结论。例如《新唐书·天文志三》(卷三十三)中有一条天象记录,原文为“(咸亨)五年六月壬寅,太白入东井。(第854页第4行)”,作者所给检验和考证文字如下:“六月廿四壬寅(674.8.1),天象不合。六月十四壬辰(674.7.22),金星入井。”作者的结论是:“‘壬辰’误为‘壬寅’。”其他各条天象记录,基本都遵循上述例举之“原文—考证—结论”的三段论模式,且天象记录原文被标示为黑体,并附有“二十四史点校本”中的页码,便于读者查验原文。
该书第三部分是附录,所附内容为作者对《魏书·天象志三》和《魏书·天象志四》的全文校勘。如前所述,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虽然曾对天象记录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校勘,但限于点校者的天文水平,对其中绝大多数天象记录中的错误未能发现和考证。刘次沅研究员在承担“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天象记录的校检任务后,应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重新考察二十四史中的天象记录,发现的问题数十倍于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的校勘。《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的正文部分汇集了通过作者考证能够回复原貌的天象记录,但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不能显示。作为例子,作者选取了时间关系混乱、错误较多的《魏书·天象志三》和《魏书·天象志四》,对两志全文进行了校勘。作者对载于《魏书·天象志三》和《魏书·天象志四》中所有可以计算的天象记录进行了计算检验,经检验为正确的记录,在《魏书》原文中用下划线进行标示,不再解释。部分错误的天象记录,经作者搜索和考证可以恢复原貌的,以“校勘记”的形式进行说明。附录所给《魏书·天象志三》和《魏书·天象志四》的全文校勘,较为生动和全面地展示了作者校正天象记录的一些细节问题,也是作者全面检校二十五史所载天象记录工作的一个缩影。
与近年来国内出版的各种有关中国古代天象记录考证的著作相比,刘次沅所著《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的最大特色是其系统性与全面性。天象记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对天象记录的整理与研究,历来受到天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高度重视。早在19世纪50年代之前,法国汉学家毕奥(E.Biot)就对中国古代的彗星、客星和流星等天象记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并将其介绍到国外[8]。20世纪30年代,朱文鑫在其所著《历代日食考》一书中,利用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9]和奥伯尔兹(Oppolzer)的《日月食典》[10],对从二十四史和《文献通考》等文献中整理出的921条日食记录进行了全面考证[11]。由于日食计算非常复杂,朱文鑫的考证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尚需要改进,例如他对某些日期错误的日食,其考证仅局限于找出日期相近的日食,而不能明确指出是否在中国可见。朱文鑫的研究开创了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手段研究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先河,其研究方法被此后一些科学史家所追随与发展。
《日月食典》是朱文鑫藉以全面考证日食记录的一个重要工具,该食典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奥波策尔(Oppolzer)教授于1887年出版。此后,一些类似的日月食典相继出版,如渡边敏夫的《日本·朝鲜·中国——日食月食宝典》[12],梅乌斯(Mucde-Meeus)的《公元前2003至公元2526日食典》[13],斯蒂芬森-霍尔登(Stephenson-Houlden)的日食图集[14],张培瑜的《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15],刘次沅和马莉萍的《中国历史日食典》[16],等等。上述各类日月食典为学者研究古代的日月食记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些日月食典甚至是专门为研究东亚或中国的日月食记录而编制的。由于有上述日月食典可供参考,很长一段时间内,学者对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食和月食,而对其他天象较少关注。如陈遵妫[17]统计了我国辛亥革命之前的日食记录共计1042次,并利用奥伯尔兹的《日月食典》进行了考证。张培瑜[18]利用自编的月食表,对中国明末以前文献中记录的有食分和时刻的140条月食记录进行了证认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斋藤国治和小泽贤二[19]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对中国五代以前的天象记录进行了全面检验,其研究范围覆盖了五代以前正史中所载的各类天象记录,而不仅限于日月食。
《诸史天象记录考证》,系刘次沅参与“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成果之一。刘次沅利用现代天文计算手段,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天文诸志和本纪中的两万余条天象记录进行了全面的计算检验,发现的错误远远多于点校本校勘记中的记载。有些天象记录经作者验算为错误,但在年、月、日期干支等基本要素中改动一个字,能够使得记录与实际天象契合,从而显示出该记录的原貌。对点校本校勘记中的错误,作者也进行了考证和修改。《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即汇集了经作者考证为错误但能考证出原貌的天象记录及注释两千余条。作者以一人之力,利用现代计算手段,完成全面检验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二万余条天象记录的任务,其工作量之大远非读者所能想象。该书所涉及天象记录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远超前人同类工作。作者在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的天象记录进行全面考证的同时,对其类型、特征、数量、分布等做了统计分析,撰写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十余篇,如《两汉魏晋天象记录统计分析》[20]《南北朝天象记录统计分析》[21]《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统计分析》[22]《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23]《金史元史天象记录统计分析》[24],等等。
利用天体力学知识和计算机手段,天文学家能够准确地计算出2000年来的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的位置,因此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多数天象,如日月食、月五星列宿掩犯等,都可以得到复算和检验。对一些错误的天象记录,通过天象搜索和文献比对等方法,还可以考证出其原来面貌。但实际上,不仅仅是对历史学家,即使对训练有素的天文学史专家而言,要考证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特别是有关月五星掩犯列宿的天象记录,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中国古代天文学采用二十八宿坐标系统,其基本做法是,选取赤道附近沿带状环绕天球的28个星官(二十八宿)作为天空位置的参考系,日月行星和其他恒星的位置,以二十八宿距星为标准来度量。天体的球面位置用“入宿度”和“去极度”来表达,类似于现代天文学中的赤经和赤纬。这种独特的坐标系统对检验中国古代天象记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于日月食记录,因为有精度很高的日月食典可以利用,检验则相对容易一些,这也是早期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日月食记录较为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月五星掩犯列宿的记录,检验其正误要困难的多。其中的原因在于,利用一些现成的天文软件,虽然可以精确地计算2000年来任意时刻日、月和五星的位置,但是其表达方式通常为赤经、赤纬或黄经、黄纬,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坐标系统截然不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自朱文鑫以后,有关中国古代天象记录考证的工作,特别是有关月五星掩犯列宿的天象记录的检验工作并不多见。
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中的天象记录约有两万余条,要对数量如此巨大的天象记录逐条进行验证,绝非易事。同时为了对错误的天象记录进行考证,有时候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搜索和试探性计算,这又大大增加了考证工作的难度。刘次沅为完成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所有天象记录的全面考证,专门开发了一款天文计算软件——《中国黄道星空》[25]。在该款天文软件里输入时间地点,便能输出日月五星的位置表以及星图。地点既可以选用软件提示的 7个古都,也可以输入经纬度。日期的输入可以用西历,也可以用中历。该软件为作者全面验证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正是借助这一款强大的天文软件,作者完成了对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全部天象记录的考证。
刘次沅研究员的学术生涯极富传奇色彩。他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后招工到矿务局当工人,因从小爱好天文学,自荐调入陕西天文台工作,在吴守贤研究员的指导下,先后获得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并长期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其前身为陕西天文台)。刘次沅研究员前期主要从事天体测量观测和研究,后来逐渐转向天文学史研究。他曾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主持和参与天再旦、武王伐纣、仲康日食、禹伐三苗和天文数据库等专题的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他所定懿王元年(公元前899年)和武王伐纣年(公元前1046年),被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成为中国历史重要的参考支点。刘次沅研究员长期从事天文计算和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研究,熟悉天象记录分布情况和现代天文计算和数据分析方法,并具备开发天文软件的能力。由于身兼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之所长,刘次沅研究员才能在中国古代天象记录考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即是作者十数年来辛勤耕耘的成果之一。在学术界日渐浮躁的时代,刘次沅研究员能够远离热闹浮华,十数年如一日,潜心于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研究,坐得冷板凳,下得“死”功夫,而后终成正果。其毅力之坚韧、对学术之热情,实为青年学者学习之楷模。
回顾迄今出版的关于天象记录考证方面的所有著作,刘次沅所著《诸史天象记录考证》篇幅大、用力勤、功力深厚,无疑是其中的力作。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从文本校勘的角度来研究古代天象记录,始自朱文鑫的《历代日食考》。但是真正掌握天文计算方法,对中国古代天象进行较为系统的考证,则始于斋藤国治和小泽贤二《中国古代天文记录验证》。与斋藤国治和小泽贤二的著作相比,刘次沅所著《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涉及的内容更加全面,其规模约为斋藤国治和小泽贤二著作的五倍。此外,由于计算机编程的便利,该书比斋藤国治和小泽贤二的著作考证出的内容更多,也更加贴近古籍校勘工作。该书与作者的其它有关天象记录考证的工作,不仅客观反映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在天文学方面的应有水平,而且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特别是对于研究古籍流传中错误的发生规律也有极大的帮助。《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秉承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语言干净利落、朴实无华,是一部值得历史学者和科学史工作者认真阅读的学术著作。
刘次沅开发的天文计算软件《中国黄道星空》也是其考证中国古代天象记录,完成著作《诸史天象记录考证》最为得力的工具,作者曾撰文专门介绍过该软件的编制[25]。不过作者在该书中对这一款天文计算软件并未做任何介绍,仅在前言中称:“本书所作计算,是利用自编的计算机软件,作各种可能性的搜索。读者若需检验,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天文计算的商业软件。”作者若能在前言中对该款天文计算软件的编制思路和涉及的技术难题进行简单的说明,并对该款天文计算软件的界面进行展示,则一定会使读者更加信服,并且对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内容大有益处。此外,书中所考各条天象记录的编号,采取的方式是一志一编,全书若能统一编号,似乎更为恰当。另外,以上所论,系笔者感觉《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一书略有不足者。《诸史天象记录考证》旨在为中国古代“天书”挑错,是对古代天象记录考证方面的一部独树一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1 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M].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8.
2 李迪, 邓可卉.中国历史上的天象记录在现代科学上的价值[J].中国科技史料, 1997,18(2): 3—7.
3 刘次沅.古代天象记录与应用历史天文学[J].陕西天文台台刊, 1990,13(1): 1—8.
4 徐振韬, 蒋窈窕.五星聚合与夏商周年代研究[M].北京: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2006.
5 席泽宗, 薄树人.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纪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J].天文学报, 1965,13(1): 1—22.
6 张培瑜.中国古日食记录和地球自转长期变化[J].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1994,13(1): 23—31.
7 徐振韬, 蒋窈窕.中国古代太阳黑子研究与现代应用[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8 韩琦, 段异兵.毕奥对中国天象记录的研究及其对西方天文学的贡献[J].中国科技史料, 1997,18(1): 80—87.
9 陈垣.二十史朔闰表[M].励耘书屋, 1925.
10 Von Oppolzer TR.CanonderFinsternisse[M].Vienna: Imperial Academy of Science, 1887.
11 朱文鑫.历代日食考[M].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4.
12 渡边敏夫.日本、朝鲜、中国—日食月食宝典[M].东京: 雄山阁, 1979.
13 Mucde H, Meeus J.CanonofSolarEclipse—2003to+2526[M].Vienna: Astronomical Office, 1983.
14 Stephenson F R, Houlden M A.AtlasofHistoricalEclipseMaps,EastAsia1500BC—AD1900[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5 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M].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0.
16 刘次沅, 马莉萍.中国历史日食典[M].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17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中)[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620—656.
18 张培瑜.中国古代月食记录的证认和精度研究[J].天文学报, 1993,34(1): 63—79.
19 斋藤国治, 小泽贤二.中国古代天文记录验证[M].东京: 雄山阁, 1992.
20 刘次沅.两汉魏晋天象记录统计分析[J].时间频率学报, 2015,38(3): 177—187.
21 刘次沅, 马莉萍.南北朝天象记录统计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3(5): 832—838.
22 刘次沅.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统计分析[J].时间频率学报, 2013,36(3): 181—189.
23 刘次沅.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2,31(1): 14—25.
24 刘次沅.金史元史天象记录统计分析[J].时间频率学报, 2012,35(3): 184—192.
25 刘次沅, 马莉萍.二十五史点校本修订工程与历代天象记录的全面检校[J].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0,31(4): 5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