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简析

2017-01-21闫海林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语文教学小学

闫海林

摘 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而不应是单一的。下面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结果的应用,体现出评价的功能。据此,我尝试将评价结果用于语文课代表选拔,兴趣小组的划分,学习任务的落实,学习活动的安排等。

2 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

在教学实践中,采取课堂达标训练,单元训练,阶段检测,期末考评等方式进行完整评价。所有数据横向从时间维度汇总,纵向以班级平均,多次数据的集合,就能集中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一个学生读完《中华少年》中一个片断后,我引导说:“你自己觉得读得怎么样?”他腼腆地笑了一下,说:“读得比较流利,只是声音较小。”“能不能再试一次?”他又试读了一遍,我又问:“你觉得这次读得好吗?”“比前一次要好,只是缺乏感情。”“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这次,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却相对困难。一般,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低,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从而使他们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生互评,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评价形式,它可以使课堂建立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教师如果组织得好,必将是一笔丰富的教学资源。有人就认为,生生互动,能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属感。我常常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让评价成为课堂组织的亮点。譬如组织“讲故事比赛”、“口语交际”等,这时的课堂常常是情绪最高昂、气氛最活跃的,发言同学各展才华,听的同学各抒己见,能得到同学的真诚称赞或认同或指正,不仅使评价成为目标,也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成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师评价是在学生自评互评基础上的评价,应秉承客观公正,积极鼓励的原则进行。

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如家庭书面作业请家长做评语等方式,也可以就某一主题作文邀请相关专家做点评。

4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实践中,我设计了听写奖励卡,朗读奖励卡,写字奖励卡,回答问题优秀奖励卡,日记奖励卡,作文奖励卡等日常性奖励卡,制定详细的奖励规则,并将奖励数据录入表格,分月汇总,形成连续完整的数据系统,期末学年末总结奖励,以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5 评价内容的完整性

语文教学评价内容广泛,评价应该涵盖从课堂学习表现到作业表现,从考试成绩到语文综合素养等方方面面,通过以上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实现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总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评价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我们的课堂评价应该积极转变,以适应课改的要求。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从细节处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优化我们的课堂评价,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语文教学小学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