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桃花源”的引路人

2017-01-21刘炜伟

新课程·教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桃花源入境

刘炜伟

摘 要:从诗歌教学的“困境”出发,探讨了诗歌教学困境的四种原因,提出了诗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的三种具体途径:第一人称叙事法、场景还原法和想象补白法,并提出教师在诗歌教学之前先要有三种储备:作者创作背景、相同题材或意象诗句、名家评论。

关键词:诗歌教学;入境;路径

诗歌教学在回归传统大文化的背景下,其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彰显,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中考命题趋向考查课外诗歌鉴赏。诗歌教学的难度平地突起一个新高度,过去诗歌教学“读背译赏”机械应试的策略也就日益捉襟见肘,显出尴尬之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如果不能教给孩子读诗之法,面对一首完全陌生的课外诗歌,要让孩子能读懂甚至做赏析,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教读诗之法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读诗的“路径”,让孩子通过这些“路径”进入诗歌的“桃源”,体验美妙的诗歌境界。

一、要引导“入境”,先正视“困境”

第一,诗歌本身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形式,诗歌用字讲究“古雅”,学生入境首先有“文字解读”之难。如,我们学习杜甫的《登高》和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和《登岳阳楼》中“老木沧波无限悲”均有一个“木”字,今天孩子理解就是“木头”,稍微古文素养高一点的孩子知道还可作“树木”,能理解“老木”即“老树”之意,但是“无边落木”就怎么也理解不了。我们查资料,“木”作“叶”解,也只查到《登高》中有此用法,别无他家。

第二,中国诗歌是中国审美传统的典型代表,表达讲究“含蓄”“留白”“衬托”“借力”“暗示”,这些灵动多变的表现手法,学生入境有“技法解读”之难。如,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幽处”为何处?“禅房”之中相见何人?“清晨入古寺”为何事?均为“留白”,均未说明。孩子们跟随父母或者旅行社入古寺,参观殿宇或者膜拜佛祖,有没有人可能去后山禅房呢?没有生活经验可以补充,诗歌中又没有说明白,如何入境?

第三,诗歌表现的情感具有传承性,但是,古人的生活背景、生活场景、心境,包括自然风景等,均与现在孩子的生活有巨大的鸿沟,因此,学生入境有“时空背景跨越”之难。如我们学习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是“晚秋之早”还是“早春之早”呢?“板桥霜”的“霜”字和“槲叶落”的“落”字是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秋天”的。但是,秋日早行如何又联想到故乡春天“凫雁满回塘”的景色呢?我们再查资料,就发现“槲叶”是秋天落叶,“早霜”是晚秋和早春皆有的景象。其中,槲树,树属壳斗科,乔木,叶阔大,卵形。商州老百姓都知道“槲叶”是什么,而且用它衬蒸馍笼,端阳节用它包粽子。槲叶秋冬季并不落,而是枯黄在枝上,到第二年春天新叶萌发时枯叶才脱落。“枳”,商州人俗称“铁梨寨”。枳木多丛生,叶少刺多而粗,春天开白花,果实像桔,深绿色,味苦涩不能食。枳木多生长在河堤、畔或人家场院墙边。有的人家还把它当作篱笆栽植。现在已少见了。如果不想办法跨越这一困难,孩子自然无法入本诗之“境”咯!

第四,古人阅读和写作诗歌的功夫,是在文言和诗歌的大文化背景下,从长年累月的“读背吟”基本功积累下逐步形成的。而现在孩子的诗歌阅读是悬空出现在他的整个文化知识学习背景之外的,虽然小学和初中学习的诗歌也有百篇左右,但是都是零散出现,缺乏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构建,因此,学生入境有“文化背景虚空之难”。

最糟糕的是,所有孩子们学习入境之难,也存在于老师身上。老师是孩子们读诗入境的引路人,但是,如若这个引路人本身就不知路径的话,自然难入桃源仙境,因此,老师教诗找本教参照本宣科,找点题目讲点标准答案,学生背几遍诗歌背几遍答案就完了。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读透”“读出趣味”来没有呢?似乎没有去理会。

二、引导读诗“入境”三法

“入境”是孩子们“以我之境”入“诗人之境”的过程,想象是最佳的桥梁,因此,教师应该围绕“想象”这架虹桥,引领孩子走入诗歌桃源。

第一,第一人称自叙法。古诗中,作者大多是隐藏在诗歌背后,浮在诗歌文面上的往往是“景物”,学生看不到作者本身,亦无法勾连作者与文中景物的关系,也就无法体味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不像小说,人物是核心,人物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外显于形貌言语之间,孩子们爱读小说,往往浑然忘我,“我”就是“黄蓉”“小龙女”“简·爱”,从而获得极大的阅读愉悦。读诗不妨也借用此法,用“第一人称自叙法”。如,教李白《渡荆门送别》,学生不能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我用“船刚刚过了荆门,我站在船头,看到……”的句子引导孩子们说话,让孩子们理解“随”“尽”“入”“流”,周围风景的变化是由于船行的变化。再用“我回忆起在三峡船行时的情景,水………,山……,多么的……”,形成对比,体味作者船出荆门之后心情变化的原因。最后“我的心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场景还原法。诗人生活的时空与孩子们生活的时空相去甚远,要“入境”,就得“跨越时空”,回到“当时场景”。如我教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新词”“酒”“亭台”,这几个词可否通过想象搭建出当时的场景呢?首先,“新词”谁唱?引用一段材料:宋人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录了苏轼的一段逸事:“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与柳七郎如何?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晏殊当时的新词是“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而歌。其次,“酒”谁喝?既然是新词,就像周杰伦发行新唱片,那当然是要多一些人来听咯!一边喝着酒,一边听新曲。是哪些人在场呢?我们查看资料,关于晏殊的介绍:晏殊,十四岁以神童入试,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哇,听歌的人肯定不少,而且都是文人雅士,说不定“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在场哦!再次,在哪听歌喝酒呢?是不是KTV?当然不是,实在亭台楼阁的美丽园林之中。这三个问题,成功地将孩子们带入了晏殊的后院花园,只差与晏殊喝杯酒了。这时候,再顺势提出“这么热闹高兴的场景,作者为什么独自去徘徊呢?”我们就可以顺着场景与心情的落差之处,走入作者内心深处,但是前提是,先让孩子们进入“场景”之中。

第三,想象补白法。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历来为人们所称颂,但是三个场景九个景物太过跳跃,如何理清“诗脉”,让孩子们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味他复杂幽微的情感变化呢?第一个画面里,只有“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景物,何时何地可以推断:荒野,黄昏。通过读下文,“瘦马”“断肠人”补进画面。再通过想象补充细节,乌鸦的鸟巢筑在何处?乌鸦的叫声怎样?断肠人穿得怎样?表情如何?包袱里还有多少干粮?离乡多久了?第二个画面里,“小桥”“流水”“人家”,让我们猜测一下,断肠人的路线。“他”进入了一个小村庄,走过了村口的小桥,桥下有潺潺的流水,水边嫂子姑娘们在嬉笑着洗衣裳,看到了村庄里的人家,家家屋顶上的烟囱已升起了袅袅炊烟。他会留下来借宿吗?吃一顿别人的妈妈做的饭,睡在别人的床上吗?还是不要吧!这只会更添伤感,还不如离去。第三幅画面,“古道”“西风”“瘦马”,古道难行,西风渐紧,瘦马勉力前行。留在他乡,是不愿;想要快点回家,是不能。这种无奈,怎么不让人“断肠”?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桃花源入境
菊与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桃花源记》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你心中的桃花源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非法入境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