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017-01-21夏桂敏
夏桂敏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观念,也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重视环境教育,在环境问题上就会犯无法挽回的错误。所以,各部门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国家有关环保的法规及法制也在进一步健全,为了人类的生存,让我们一起关注环境吧!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比如,在化学、生物、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等,以及通过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进行环境教育。那么如何通过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中学地理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对资源的过度掠夺和开采,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人人都要成为大自然的保护员及管理员,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参加环保活动,投身到环保事业当中,以教材为依托,在地理课堂中,进行环境教育是环保事业最有力的保障。我们要不断地用环保知识充实我们的地理教材,争取通过每一节的地理教材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环保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能力和环保责任感,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将环保意识渗透其中,使每一节地理课都成为环保教育课。中学地理不仅介绍地形、地貌,还介绍矿产资源等,这些都受环境的影响。从教材中不难看出,人们的乱砍滥伐,绿色植被面积减少使大片土地沙漠化,人们就会遭遇到强暴雨中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危害等,近几年,这些灾害告诫人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二、地理活动课渗透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环保教育的目的和手段,由学生的环保意识到环保实践是环保教育的目的。环境教育的旨意是普及环境知识、培养环境道德和能力,其实效性在于学生环境道德水平的高低和环境实践的主动性程度。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十分重视课外活动的课程,需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体验、丰富所学知识。同样,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在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体验或观察到环境对生活及各方面的影响,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组织学生通过野外观察、实践调查、采集分析等手段来获取环境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这种地理教学过程,不仅具有一般的实践活动功能,而且能够深化环境认识,规范环境行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技能。
三、巧妙运用网络进行环境教育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日益强大,国际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应用和研究也逐渐增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查找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局限于国内,还可以将视野放到国外,了解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我校有很多的师生,他们借助于网络平台,收集大量的环境保护素材,播放出来供大家观看,为此,我们师生共建了环保网页,学生积极参入,网页及时更新,及时丰富。为了查找资料,学生必须浏览更多的环保网页,从而了解环保动态及环保知识。这种应用起来灵活的网上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环保知识。
四、利用校本教材进行环保教育
虽然地理教材中有丰富的环境知识,但从环保教育的角度看,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了进一步强化环境教育,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我校本着“适合校情,受益教师,得利学生”的原则编写了《关注家乡》,从我县几十年前的“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商小贩到处有,满地污浊随处有”的环境到今天的国家卫生城,天蓝蓝,水碧碧,树丛丛,好一片天地,好一片美景,我县一步步的发展不难看出,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亲身感受到环境与人们的关系。在教材中渗透环保小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保工作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这样的乡土教材从学生的身边寻找实例,更有说服力。
在长期的环保教育实践中,深深体会到,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教育活动,不断调动了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参加了大量的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环保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和活化,而且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地理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积极性,掀起学习地理的高潮。我校近几年地理成绩很好,这和渗透环境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赵玲.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5.
[2]贾秀梅.浅谈地里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J].江西教育科研,2014.
[3]杨正强.环境意识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