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2017-01-21张继飞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环节就是提问,提问也是教师在授课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突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更好地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帮助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尚未达到较高的提问水平,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本文对该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并结合小学数学中的实例进行了进一步的证明,完善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有计划的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小学的课堂提问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所以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迫在眉睫。

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出现的问题

1.1 教师的提问水平不高

一些小学教师在提问时光顾提问的频率,不求提问水平的高低。在课堂中出现过多老套的一问一答,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经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定向分析,表面上师生互动的较好,但实际上由于提问的缺陷导致学生的回答已脱离课堂教学目标的宗旨。

1.2 提问的答案过于死板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一般都是书本上固定的问题,答案也是较为固定的,甚至有的答案对错与否完全掌握在老师的手中。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有些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即使有老师也不能否认学生的其他答案,这会影响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1.3 没有充足的候答时间

当老师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时,大部分老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回答问题。因此只要学生思考停留的时间较长,便认为该学生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就急忙的宣布答案了,其实这种做法反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扩展及大脑的思考进度。

1.4 缺乏课堂的有效互动

不注重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其实在提问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即教师要学会听。只有会问会听才能提高课堂互动的气氛,否则仅顾提问而忽略倾听答案则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2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2.1 运用灵活转变提问的方式

教师在面临同一问题或同一知识点进行提问时,不同的提问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使提问起到更好的效果,应运用灵活转变提问的方式。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圆”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从概念到性质等不同层次的提问形式:

(1)你知道什么是圆吗?

(2)你会画圆吗?你能说说画圆的步骤吗?

(3)你用手能画出一个规则的圆吗,可以试一试?

(4)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圆?

(5)不用圆规你怎样画出一个圆?

(6)在生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的,为什么?

以上6种提问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前3个属于直接提问方式,而后3个则属于开放式提问方式。对于相同的问题内容,提出问题的形式不同,学生理解的程度亦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师提问时,要特别注意灵活转变同一知识点的提问方式。

2.2 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接地气,最好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提问。也可以逆向思维反着提问,例如在小学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长度单位”时,对于长度单位填空:橡皮长2()、数学书长2()、大树高3(),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可以采取2种方式:第一种:直接提问橡皮、数学书、大树都分别用什么长度单位进行表示;第二种:拿一个1米长的格尺问:有这么长的橡皮吗?学生回答说没有,所以间接的引出了橡皮应该用的长度单位就是厘米;那好接着问,在拿一块橡皮问学生一棵树能用橡皮的高度表示吗?因此,通过橡皮逆向思维推出大树用的长度单位。以上2种提问方式,很显然第二种更方便学生理解加记忆。

2.3 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数学是一个逻辑思维较强的一门学科,因此不断探索是学好数学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另外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或者勾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小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在给学生介绍三角形的概念时讲到“三角形的三条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点时,就让学生们亲自动手画一画,当学生画完后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1)你觉得画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你跟其他同学对比一下,你的三角形和他们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你从这次画三角形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上述教学中教师以“你从这次画三角形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问题作为导向,给学生留了足够的空间去探讨,同时在画三角形的过程中也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琢磨思考,这样的提问毫无疑问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快速地了解了三角形边与角的特征。

2.4 多以发散式思维进行提问

发散式思维就是对于一些不好理解或者比较枯燥的运算无法用数学语言说表达清楚时,就可以采用发散式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联想想象与该问题相似的运算模式。如教学“8的减法”,教师提出问题:“8个苹果,被吃掉了5个”,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答“8-5=3”,教师这时可以用扩散思维继续提问:“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这样你就可能会得到关于“8-5=3”这个算式的好多应用题版本,因为同学会跟着老师的思维进一步联想,最终通过思维的发散得到好多个例子。所以多以发散式思维进行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步。

3 结语

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中的提问,课堂提问就是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及想象力,点燃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快速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该问题给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首先要运用灵活转变提问的方式,不同的提问方式对学生的启发程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其次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再次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最后多以发散式思维进行提问,通过联想举出更多相关的例子,最终将提问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巧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200-202.

[2]张永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02):151-155.

作者简介

张继飞(1983-),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

作者单位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