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上好高中语文课初探

2017-01-21刘碧兰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理念

摘 要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高中语文教学却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主要是因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而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因而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语文

课标明确提出要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也就是说高中语文不但求广,还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在整合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吸纳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崭新的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是全面落实新课改理念的主渠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高中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下是我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1 科学设计教学的过程

1.1 引人入胜的导语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语文课堂的导入应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理趣美,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1)利用媒体,激发兴趣。

对那些时隔久远,内容深奥的课文,如《蜀道难》、《滕王阁序》这些篇目,在设计导语时,从旅游资源开发、与之相关的影视剧等入手设计导语,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如在教学诗歌《雨巷》、《再别康桥》等优美的诗歌时,教师若能声情并茂的背诵,或者放一段配图的诵读视频,一定能带动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3)故事理趣,引发思考。

具有思辨性的课文,可以用现实幽默智慧的故事导入,如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我以著名作家冯骥才一次会见外国记者提问时幽默机智的回答导入,当时外国记者问他,中国改革开放学习资本主义,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很风趣地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中国学习资本主义的一些经验也绝不可能变成资本主义。这样,很自然的就引发学生去思考该如何正确去对待中外的文化遗产。

1.2 高超的课堂提问

高超的课堂提问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但教师提问必须要紧扣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实际、突出教学重难点、找到提问的突破口、杜绝形式主义,才能真正达到语文课堂的最优化。

譬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教学的重难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林黛玉进贾府走的是正门、后门还是侧门?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她的行踪路线图吗?在她的行踪描写中,你又有何发现?2.林黛玉进贾府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又是为什么?3.我们应怎样理解王熙凤的哭和笑?4.宝黛初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有目的性,导向性,同时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能从课文出发去寻找答案,又不拘泥于课本,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不同的见解往往能生成新的问题,符合课标提出的培养思考领悟发现创新能力的精神。这样,既解决了预设问题,又有生成创新。应该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则是没有生命的课堂,而合理的问题设计刚好可以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高超的课堂提问,能极大的优化课堂教学。

1.3 灵动的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效语文课堂一定要远离套式, 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的创造灵活多样的课堂风格。

譬如同是讲授《雷雨》一文,采用老师的启发提示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讲授《窦娥冤》时,可用声情并茂的朗诵营造出浓厚的剧情氛围;讲授《哈姆莱特》则尝试着让学生表演。不同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学。

1.4 联系现实,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

网络、电视、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使现在的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读书人,语文教师在课前要广闻博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学习时自然兴趣盎然。譬如在教学《包身工》时,在学习课文后引导学生探讨现代社会有无包身工,然后展示现代一些智障人员,及一些流浪儿童被一些无良老板控制做工的曝光视频,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评判。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等语文素养,又发挥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学生关注社会民生的人文情怀。

2 课堂语言接地气,善于与学生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给他们更多的尊重与爱护,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还要好好学习学生的交流语言和方式,去除交流障碍,与学生真诚自然地沟通。比如课堂上适当地学习使用网络流行语,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评价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适时的激将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3 科学小结检测

高效语文课堂,随堂小结检测是不可少的环节。语文教师要科学设计随堂小结与检测,使课堂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可采用综合评点、整理笔记、集体答卷、口头问答、重点评析、集体诵读、讨论辨析、强化记忆、课后实践、调查访问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无论是何种检测形式,都应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要点、强化考点为目的,问题设计要兼顾整体性,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之目的。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既要突出老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教学愉快而有效。在当今大班化教学现状下,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控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史云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课堂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夏爱云.基于课例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杜晓菲.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刘碧兰(1972-),女,福建省华安县人。现为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 福建省华安县 363800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语文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