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素的物理学家

2017-01-21杨兴文

做人与处世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公共汽车补丁书包

杨兴文

70岁那年,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卸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职务,让别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卸下职务以后,她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回家休息,每天无忧无虑地度过,而是继续去上班,风雨无阻。作为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她希望把终身献给科学事业。

何泽慧不喜欢打扮,从来不会把自己收拾得花里胡哨的。在大多数人已经用名牌武装到牙齿的时代,她依旧艰苦朴素,平时习惯穿老式解放鞋,如果鞋子哪里破烂,她就找来针线、布料自己缝补。鞋子上已经布满三层补丁,她还是舍不得丢弃,依然每天都穿着。

尤其让人敬佩的是,何泽慧穿的衣服,价格普遍比较便宜,在衣服破烂之后,她就认真地缝补,几乎她的每件衣服上,都有几个补丁。何泽慧提着的人造革书包,已经用了几十年,人造革出现口子,她用针线缝补起来,书包带子断裂,她用绳子系着。即使参加级别很高的国际会议,她也提着破旧的书包。

何泽慧时刻想着科学研究,已经有90岁她还要提着书包,每周坚持几次到研究所上班。她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令同事刮目相看,觉得她是自己的楷模。在感动中,同窗王大珩提起笔,情不自禁地写出几句诙谐的诗:“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

除了治学与探求真理之外,何泽慧对于物质生活要求极低,生活极其简朴。在傍晚下班的时候,她从办公室里出来,去食堂买几个包子、馒头,放在书包中,带回家里吃。在吃东西时,她会左手拿着食物,右手提着茶壶,去接自来水,放在火炉上烧开以后,倒在水壶中。在口渴的时刻,她就拿来杯子,接准备好的白开水喝。

五十多年来,河泽慧家都住在中关村,她家居住的房子,是非常破旧的普通单元房,狭小的客厅,面积不到14平方米,随着时间的更替,当初刷在木地板上的油漆,都已经磨掉,仅仅留下依稀的痕迹,家具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的旧物,没有任何高档的家具。

在狭窄的客厅里面,有几样普通电器,都是用了多年的陈旧物品,无论卧室,还是书房,都比较微小。哪怕已经到耄耋之年,何泽慧依然每天都要练习书法,放在书桌上的镇纸,是她亲自去捡来的鹅卵石。她的书法以篆隶立基,以颜、魏立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何泽慧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单位几次来人进行劝说,可以搬到条件更好的院士楼居住,她竟然坚定不移地拒绝。何泽慧的女儿钱民协,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女儿购买新房子后,让她搬过去居住,她也不愿意搬迁,继续住在破旧的小楼里。

考虑到何泽慧年龄较高,上班下班挤公共汽车很麻烦,研究所打算派车接送,她坚决不要单位照顾,仍旧自己从中关村坐公共汽车到玉泉路。去买菜的时候,何泽慧也是坐公共汽车,完全没有大科学家的派头,不知道她身份的人,认为她就是普通的老太婆。

在公共汽车上,心情舒畅的乘客,会主动给何泽慧让座,情绪低落的乘客,会故意让她站着。别人愿意让座,何泽慧立即客气地表达感谢,人家不想让座,她也不会轻易生气。在何泽慧的眼里,无论男女,还是老少,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是平等的,不必要特殊化。

何泽慧从来不计较什么条件,多年来给他人留下的,都是艰苦朴素的形象。朴素并非等于邋遢,而是货真价实的美,不仅能够节省打扮的时间,而且会让自己感觉到轻松,可以无拘无束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在有限的岁月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编辑/杨逸)

猜你喜欢

公共汽车补丁书包
我的书包
减负书包
健胃补丁
补丁奶奶
跌跌撞撞的公共汽车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不一样的公共汽车站
坐公共汽车不在车上玩耍或跑跳
大病医保期待政策“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