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主题诗文演变中的文化意蕴探究
2017-01-21阳耀芳
阳耀芳
摘 要:王昭君主题诗文演变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蕴。本文主要抓住各个时期的特征,凸显出每一个时期王昭君的独特形象,借此找出王昭君主题诗文对历代社会文化映射的线索。汉代昭君故事的主流是福音,隋唐时期的昭君诗文表达了对个体的同情与关注,宋代表现了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元代突出了民族矛盾,明清时期及近现代体现了个人意识的觉醒,新中国成立后昭君故事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王昭君主题文史作品的变化展现了历史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王昭君 诗文 文化意蕴
王昭君故事源于西汉元帝时的昭君出塞和亲之事。此事由史传到民间传说,再到文学不断地被世人拿来铺排演绎。近年来对昭君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有昭君故事的流变以及某一时期或某一体裁昭君作品主题思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昭君故事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情节与主题,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总体分析王昭君主题诗文反映历代社会文化意蕴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汉代昭君故事的主流是福音
西汉焦延寿咏昭君的韵文是现存最早的咏昭君作品。“昭君守国,诸夏蒙德。异类既同,崇我王室”,“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1}。这两首诗比班固的《汉书》对昭君出塞的记载早六七十年,最早将昭君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是赞颂昭君出塞这一倾向作品的源头”{2}。焦延寿之所以盛赞昭君出塞之行,是因其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使然。焦延寿是与昭君同时代之人,生活于汉武帝之后的昭、宣、元、成帝年间。当时的汉匈关系正是汉武帝武力征服匈奴之后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元帝时期,由于之前武帝、宣帝对匈政策所打下的良好基础,加之元帝时期匈奴内部的五单于争立造成的匈奴方面的政局不稳、力量薄弱,呼韩邪单于通过依附于汉朝并在汉朝帮助下最终统一了匈奴各部,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汉匈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睦状态。《易林》中这两首咏昭君的诗,作于昭君出塞的十二年后(成帝河平四年)王昭君第二个丈夫复株累单于来朝之时。焦延寿亲历了昭君出塞给汉匈和睦及国家的边境安定带来的巨大好处,因此其诗中有“昭君守国”“昭君是福”之说,把昭君看作捍卫国家的能臣良将,认为昭君出塞就是对国家安全的守卫,是对国家的贡献,为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福祉。{3}
东汉班固的《汉书》中《元帝纪》《匈奴传》两章对昭君事有简要记载,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文字。《汉书》中所记昭君事,表现出史家的客观态度,对王昭君的人物形象未作渲染。“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字昭君为阏氏。”{4}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昭君故事演绎出昭君怨
昭君出塞后给胡汉人民带来了长久安宁,因此,世人揣测昭君是一位落雁美女,在宫中不得志才出塞和亲。因此南朝刘宋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将昭君刻画成一位有传奇色彩的美女:“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此段记载虽为史料,然而其可信度却历来受到质疑。王昭君既然倾国倾城,怎么又会不得见御呢?后人揣测其中必有蹊跷,疑为晋葛洪(284—364)所撰的《西京杂记》塑造了画师毛延寿,作为王昭君不得见御的罪魁祸首。以后只要有士不遇的情形存在,谴责画师和同情昭君就成为“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的途径。
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广大人民饱受异族侵凌,大批的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被掠入异族为奴为婢,在这种状况下,文人们结合自身感受杜撰出了昭君远嫁匈奴之后的怨旷之作:《怨旷思惟歌》(又作《昭君怨》)。
在《汉书》和《后汉书》中对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的归宿都有同样的记载,即从胡俗嫁给了呼韩邪前阏氏之子。汉文化对这种伦理关系难以接受,因此《琴操》(民间文学,另说为晋孔衍或东汉蔡邕所作)设计了昭君不从胡俗而吞药自杀的结局。“昭君有子曰世达,单于死,世达继立。凡为胡者,父死妻母。昭君问世达:‘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达曰:‘欲为胡耳。昭君乃吞药自杀。”这个结果,显示出乱世中人们对个人品质的关注与期待。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权更迭频繁,个人命运朝夕难测,这种焦虑进而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体生命的珍惜,个体意识日渐觉醒,借品评历史人物来关注个体遭遇、抒发个人情怀的文学作品明显增多。晋石崇的《王明君辞》便是在此基础上诞生。南朝江淹《恨赋》也想象了王昭君辞汉的唏嘘情怀:“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北周庾信的《王昭君》更描绘了一个挥泪辞乡的悲情形象:“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5}
三、隋唐时期昭君诗文表达对个体的同情与关注
这一时期的文人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由王昭君的遭遇引发的对自身命运的思索和感慨成为这一时期诗歌的主流。如隋薛道衡的《昭君辞》,对昭君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唐代崔国辅的《王昭君》诗,把自己融化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倾吐了“蛾眉憔悴没胡沙”的万古愁恨。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更是想象出了昭君因思乡而月夜魂归的意象,给人一种岁月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的历史感。在昭君的怨恨之情中寄托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怀才不遇的身世家国之感。《杜诗详注》引王嗣 云:“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悲昭君以自悲也。”{6}
唐代对王昭君婚后故事的补充表现出对个人生活幸福与否的关注。昭君怨的原因在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如储光羲的《明妃曲》云:“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写了昭君勉强适应北方严寒气候与游猎生活的细节。《王昭君变文》是唐代昭君故事中内容最为丰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平民文学作品,现载于王重民《敦煌变文集》,是敦煌遗书残本,其原本今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它对昭君和亲后的生活做出补充,使昭君的故事丰富和完整起来。《王昭君变文》描绘出了一个痴情的单于形象,对王昭君的婚后生活做出善意的想象,体现出唐人对少数民族的接纳。再如王睿的《解昭君怨》“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些都表现出唐人对匈奴的肯定与包容,表现出唐朝努力把其他民族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之中的胸怀。
四、宋代昭君故事表现政治责任感
宋朝的建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宋代社会与汉唐时期相比却是大为逊色,高度的中央集权导致了国家“外虚内实”局面的形成,军队缺乏战斗力,外敌频繁入侵,使得宋代面临着民族矛盾尖锐等残酷的现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人歌咏昭君诗里,流露出的主要不是个人怀才不遇的感叹,而是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和忧虑,带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王安石的《明妃曲》两首,其一曰:“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表现了对政治责任的思索;其二曰:“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表现出以胡汉平等思想为基础的对知遇之恩的渴望以及匡扶社稷的深重责任感与忧虑。《明妃曲》作于嘉 四年(1059),王安石年39岁。他于嘉 三年给仁宗上了万言书,主张变法,但此时仁宗无意改革,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得不到实行。宋人建功立业的壮志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壮志难酬的失落,使得宋代文人不得不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昭君的遭遇。欧阳修的《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刘子 的《明妃出塞图》:“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靖天山。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表达了士人建功立业的诉求。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深重的国家危机,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生坚持抗金,力图恢复中原。他的《明妃曲》借抨击汉朝和亲政策,矛头指向南宋投降派。“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公卿谁悟和戎非。”以历史来影射现实,体现了有志之士安邦定国、舍我其谁的责任感。
五、元代昭君故事体现民族矛盾
元代是中国古代杂剧、传奇的繁荣期。元代从马上得天下,亦从马上治天下,民族矛盾是此时期的最强音。同时,科举考试被废达八十年之久,读书人唯一的晋升之路堵塞,社会地位低于妓女,高于乞丐,这使文人对社会矛盾的表现显得格外凄厉。马致远的《汉宫秋》将王昭君化为元帝的爱妃,在外族强大的压力下,被迫和亲。《汉宫秋》中的匈奴,敢于要大汉皇帝让出爱妃,影射了元代汉弱胡强的现实。元蒙统治者灭亡南宋前,丞相伯颜围攻临安,曾强索南宋大批宫女。汉元帝的悲痛即为元代汉人的伤痛。一曲【梅花酒】唱得肝肠寸断。马致远将王昭君的结局改为在到达番汉交接处时为民族气节而投黑水自尽,把全剧的悲剧推向了高潮。昭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朝臣们的懦弱无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马致远对民族气节的向往。另如王思廉的“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也对公卿皇室的昏庸无能做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
六、明清至现代昭君故事体现个人意识觉醒
个人意识的觉醒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到了清代及近现代,则更为突出。清代云南著名女诗人李含章《明妃出塞图》曰:“大抵美女如杰士,见识迥与常人殊。春花不枯秋不落,要令青史夸名姝。一日不画画千载,安用黄金百镒烦鸦涂!”这首诗带有高傲的妇女解放的观点,对昭君主动和番的选择作了充分肯定和热烈赞扬。诗中所塑造的昭君艺术形象完全脱离了悲剧色彩,成为一个识大体、顾大局,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前途,并为国家、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光辉形象。李含章是18世纪的诗人,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从她所塑造的王昭君的形象中,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妇女要求自由、要求解放的思想开始觉醒。现代郭沫若的历史剧《王昭君》表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王昭君成了一位与封建统治者彻底决裂的斗士,个人尊严觉醒,与封建意识彻底决裂。
七、新中国昭君成为民族和平使者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的历史剧《王昭君》中,塑造了一个喜盈盈的和亲使者。翦伯赞《咏史》称赞昭君和亲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表现出歌颂民族团结的倾向。
八、总结
通过王昭君主题诗文作品对历代社会文化意蕴的探究,我们发现:一部昭君文学发展史几乎包含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蕴含着对时代的解说。正如波普尔说:“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人有权利去做出自己的解释。”{7}文学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吸引着后人不断地去解读经典,寻找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 杨开达.历代昭君题材诗词主题思想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 贺芬.略论历代戏剧中的王昭君形象[D].内蒙古大学,2010.
[3] 闵泽平.昭君故事的流传与演变[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03,23(5).
[4] 杨建兵.说不尽的王昭君[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5] 吴河清.论唐宋诗人的昭君诗[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3).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12-A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