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体验

2017-01-21张金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高血压

张金忠

065650永清镇卫生院全科(廊坊)

非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体验

张金忠

065650永清镇卫生院全科(廊坊)

目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药物虽然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单靠药物治疗对稳定血压的维持是十分困难的。非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非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体验进行综述。

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治疗;体验;学习;自我控制

高血压(即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的首位危险因素。药物在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药物虽然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是对于维持疗效,恢复正常的血压并保持稳定,单靠药物治疗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对于正常高值血压或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物疗效并不理想[1,2]。长期服药治疗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都会影响药物应有疗效的发挥。高血压的病因至今未明。笔者查阅了许多文献,就个人的体会结合临床综述如下。

建立高血压病档案

社区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阵地,接受全科医学培训的全科医师为患者体检建立高血压病专档,做出风险评估,如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及妊娠期或哺乳期高血压病患者,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对不需转诊的患者,分类干预,进行个体化的高血压管理[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4]。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取提供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向患者讲明病程,高血压的危害,发展演变过程,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提高药物的依从性。

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BMI)>25 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多数研究人员认为,由于肥胖人员的脂肪组织大量增加,扩充了血管床,血液循环量相对增加,在正常心率的情况下,心搏出量增加许多,导致长期的负荷过重,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有调查资料表明,肥胖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的2~6倍,因此,要合理膳食,限制总热量的摄入,BMI控制在24 kg/m2以下。

减少钠盐的摄入量

高盐(钠)能使血压升高,可能因高盐摄入体内,能引起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能使血管对于儿茶酚胺类血管物质敏感性增加,同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基肾上腺素增加,抑制钠-钾-ATP酶活性,钠、钙交换受阻,血管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5]。因此,钠盐的摄入量应小于6 g/d,增加钾摄入量。

不吸烟,远离烟草

烟叶内含多种有害物质。有人观察到没有吸烟嗜好的人,吸烟后收缩压可以升高10~12 mmHg,而血压不稳定的非高血压者吸烟后收缩压竟上升30 mmHg以上,说明吸烟与血压升高有很密切的关系。

限制饮酒

日本学者Nakamura通过对吸烟国民饮酒及高血压发病率的研究发现,适量饮酒所带来的好处不足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WHO有关饮酒的口号:酒,越少越好[6,7]。不提倡高血压病患者饮酒,如饮酒,乙醇摄入量男性应<25 g/d,女性应<15 g/d,或白酒<50 mL/d,葡萄酒<100 mL/d,啤酒<300 mL/d。

情绪疏泄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负性(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紧张、恐惧、愤怒、抑郁等。情绪属于高级神经活动,负性情绪激动时,在大脑皮层下行冲动的影响下,延髓心加速中枢,缩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的紧张性增高,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性明显加强,释放肾上腺素,外周阻力加大,循环血量增多,血压升高。如果刺激时间短,负性情绪及时疏通发泄,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如负性情绪长期存在,可发生高血压病[8]。因此,对于突发的外来刺激,应避免大喜大怒,对可能发生的怨恨,愤怒和敌意的情绪状态切忌压抑,应扩大交往,结识良师益友,向亲戚、朋友说出内心的苦闷,寻求理解和安慰,以减轻心理冲突,尽量避免可能出现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反应的情景。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骨骼功能,增加肌肉收缩力,心搏出量增加,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量,并提高心肌氧的利用和对缺氧的耐受性;运动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9]。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3~5次/周,30 min/次左右;不宜做憋气或爆发运动。

中医针灸、按摩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肝之阴阳失调密切相关。人迎穴位于颈部结喉旁,相当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针刺人迎穴可以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10]。中医按摩如浴面分抹法也可以降压。

积极治疗伴随疾病

高血压常伴随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高血压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病,二者关系密切,糖尿病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并随着年龄的增高,体重的增加及病程延长而上升,女性高于男性。国外有关资料显示,糖尿病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40%~80%,我国低于国外(28.4%~48.1%)。高脂血症时会造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源源不断地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内皮,加重动脉硬化,导致血压持久性、渐渐地增高[11,12]。因此,治疗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十分必要的。

放松训练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各种各样的社会紧张应急因素是造成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而高血压患者往往具有易于引起紧张反应和高血压反应的心理、生理因素。国外学者本森(G.Benson,1975)等曾对36名高血压病患者(其中没用过药物者22例,曾用过药物治疗者14例)使用超觉静坐放松训练技术进行治疗[13],结果发现不管病人是否用过药物,有规律的松弛反应都可以降低他们的血压。

气功治疗

我国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曾对气功的降压作用进行广泛的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气功降压效果明显,血压稳定,不良反应少。

音乐治疗

音乐,尤其是优美音乐使病人身心放松[14]。音乐对高血压的疗效基本肯定。

生物反馈治疗

本疗法又称自主神经学习疗法,是一种借助于电子仪器,患者经过学习、训练后将自己的感觉与体内的过程联系起来,学习有意识地控制血压。常用的生物反馈训练有肌电生物反馈,脑电生物反馈,皮肤电生物反馈等[15,16],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学习。

学习自主控制高血压病

笔者是社区全科医生,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父亲因高血压、心肌梗死早年去世。因此,很注重家人和自己的血压情况,28岁时,用门诊血压计为自己测得血压140/100 mmHg,在运动、兴奋、紧张、情绪波动等情况下血压高达160/120 mmHg,服用降压药物不能很快降压。对自己血压的测量由1次/d不定时测量,发展到2次、3次、4次定时测量、做记录,记录年、月、日、时,收缩压与舒张压用“/”隔开,运动、兴奋、紧张、服药、情绪等所致的血压变化予以注明,长期、每日按时自测血压并做记录27年余,从不间断,自血压持续升高,服用降压药物疗效欠佳,到目前在不服药的情况下血压稳定,保持在120/80 mmHg左右,酝酿出一个道理,建立新的健康行为,代替异常行为可降压。可能是通过内脏学习训练,将服用药物,非药物所致血压变化的感觉和体内的过程反映在纸上,通过视觉器官传入延髓心血管调节中枢,副交感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增多,交感神经受到抑制神经末梢释放肾上腺素、去甲基肾上腺素减少,使心跳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小动脉及毛细血管紧张度下降,循环血量相对减少,血压降低[17-19];还可能是长期养成的生活方式原因如:早晨5:00起床,慢跑30 min,锻炼身体,风雨无阻;不吸烟,不饮酒,生活规律,低盐饮食。

总之,高血压病是慢性病,需终身治疗、管理。非药物治疗显得尤其重要。控制高血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改善“三不”现象即不坚持测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不按时服药[20-22]。高血压病患者一生中2/3以上时间是自己生活,就医、开药、检查等与医生接触的时间不足1/3,因此,医生的责任不单纯为患者开药,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体会通过各种方法教会患者,融入他的心里,引领患者,成为他自己内在的行动,将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变成患者日常生活的必要习惯,有意识地、自觉防控。高血压病能否得到防治,并发症能否得到避免,患者自身起决定性的作用。

[1]Jorgensen L,Jenssen T,Johnden SH,et al.Albuminuriaas risk factor for initiation and profression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nondiabetic persons;the Tomso Study[J].Eur-Heartj,2007,28(3):363-369.

[2]Tran LT,Macleod KM,McNeill JH.Chronic etanercept treatment pr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in fructosefed rats[J].Mol Cell Biochem,2009,(330):219-228.

[3]梁颍,鲍勇.“4CH8”模式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等影响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9,11(9):1428-1429.

[4]袁华,李文涛,彭歆,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6(12B):4190-4193.

[5]刘甜,李胜玲,刘冬梅,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41-643.

[6]Mule G,Cottone S,Mongiovi R,et al.Influ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aortic stiffness in never 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J].Nutr-Metab car-diovasc Dis,2006,(16):54-59.

[7]李南方,石磊,王新玲.内分泌性高血压142例病因构成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61-562.

[8]蒋美嫒.综合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效果观察[J].内科,2013,8,8(4):358-359.

[9]何雪珍.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脂异常类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2):1280-1282.

[10]殷春,杜宇征.针刺人迎穴为主对原发性性高血压降压效应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9):776-778.

[11]张添甜,孙光,林杰,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3(4):308-311.

[12]徐艳秋.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8,32(4):453-455.

[13]Raiziada V,Thakore K,Luo W,et al.Cardiac chamberspecific alteration of ANP and BNP expression with advancing aeg and with systemic hypertension[J].Mol Lell Biocchem,2001,216(1-2):137-140.

[14]Palatini P,Dorigatiti F,Mugellini A,et al.Ambulatory versus clinic blood pressu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anti hypertensive efficacy in clinical trials:insishts from the Val-syst stndy[J].Clin Ther,2004,26(9):1436-1445.

[15]程文俊,席建军,牛方枫.脑利肽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50-651.

[16]赵燕,杨明,崔建英,等.阿托伐他订、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微粒CD62p、CD40L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3(26):193-195.

[17]苗青原,张媛,李进峰.糖尿病与高血压肾损害机制及早期识别与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42-44.

[18]黄俊.遵循专家共识推动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的规范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3):193-194.

[19]任京嫒,姚崇华.由一例高血压自然发展病程看高血压致肾功能损害及患者教育[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57-558.

[20]邓开宪.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问题[J].中国医刊,2011,46(1):90.

[21]Tuttle KR.Protein Kinase C-beta inhibition for diabetic kindney disease[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82(3):70-74.

[22]吴洪敏,娄培安,陈培培,等.睡眠时间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关系的现况研究 [J].中 华 全 科 医 学,2013,11(9):1438-1439.

The experience of no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Zhang Jinzho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Yongqing Town Health Center(Lang fang City)065650

Hypertension is a common chronic disease,Although the drugs have obvious antihypertensive effect.Only on the drug treatment is very difficult to maintain stable blood pressure.Non drug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reviews the experience of nonmarket med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Non drug;Hypertension therapy;Experience;Learning;Self control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5.3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