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地区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
2017-01-21褚剑峰胡美华吴田铲陈巧燕
褚剑峰 胡美华 吴田铲 陈巧燕 沈 飞* 张 丹
(1绍兴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浙江绍兴 312000;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浙北地区印度南瓜周年栽培技术
褚剑峰1 胡美华2 吴田铲1 陈巧燕1 沈 飞1* 张 丹1
(1绍兴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浙江绍兴 312000;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印度南瓜耐低温,抗病性较强,生产效益可观。浙北地区通过改进蔬菜生产设施和提高栽培技术,越冬茬栽培注意保温,夏秋季进行避雨栽培,从而实现了印度南瓜的周年栽培。
印度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栽培种,学名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生产上又被称为西洋南瓜、日本南瓜、栗南瓜和笋瓜等。叶片肾形或圆形,花萼裂片披针形,果柄不具棱和槽,瓜蒂不扩大或稍膨大,果形端正、美观,果皮以绿色为主(也有少数红色等)。浙北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台湾、湖南等地引进锦元、锦栗等几个印度南瓜品种试种,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绍兴、湖州、杭州和嘉兴等地区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2015年浙北地区播种面积约3 700 hm2(5.55万亩),其中绍兴市播种面积达1 400 hm2(2.10万亩)。随着蔬菜生产设施的改进和栽培技术的提高,印度南瓜在浙北地区已经实现周年栽培。
1 主要茬口模式
浙北地区印度南瓜栽培模式主要有4种:①大棚越冬栽培模式,11月下旬播种,12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中旬至5月下旬采收,每667 m2产量5 000 kg、产值10 000元。该茬口上市早、采收期长,已经成为城郊型蔬菜基地最主要的栽培模式。② 露地春季栽培模式,2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5月中旬至6月下旬采收,每667 m2产量3 000 kg、产值4 800元。该茬口管理方便、成本低。③ 大棚夏季栽培模式,可以提前至7月上旬播种,种子发芽后直播,9月上旬采收,每667 m2产量2 400 kg、产值6 000元。该茬口正值高温期,印度南瓜适应性差、产量较低、病虫害较严重,但因生长期短和价格较高,亦有少量栽培。④ 大棚秋季栽培模式,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采收,每667 m2产量2 500 kg、产值6 500元。该茬口虽然错开高温期,但必须注意防治病毒病。
2 越冬栽培技术要点
浙北地区冬春季易受持续低温寡照天气影响,导致印度南瓜种植难度较大,应选用耐低温品种,适时播种,采用保温、保花保果等关键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耐低温性强、品质优和高产的印度南瓜品种,适宜当地种植的国产品种有翠栗2号、锦栗、胜栗1号等,进口品种有栗冠等。
2.2 种植时间 浙北地区城郊型蔬菜基地一般以11月下旬播种为宜,12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开始采收。该茬口可有效提早印度南瓜的上市时间,而且与海南、广西等地不重叠,种植效益高。
通过改善栽培设施条件,也可在11月上旬播种,12月上旬定植,翌年1月下旬开始采收。印度南瓜上市时间大幅度提早,此时本地南瓜上市极少,零售市场价格较高,种植效益较好。
另外,少数自产自销的蔬菜种植户,不追求提早上市,播种时间安排在1月中旬,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中下旬上市。这个种植时间安排技术要求不高,上市时间也可以提前,通过市场零售提升效益,种植效益较高。
2.3 保温措施 在没有加温条件下,采用大棚+中棚+小拱棚+地膜的“三棚四膜”或大棚+中棚+棚架+小拱棚+地膜的“四棚五膜”覆盖方式,充分利用太阳光线自然加温,减少热量散发,白天增温至25 ℃,夜间12 ℃,基本满足印度南瓜生长环境要求。有条件的基地可使用功率36 W、红光600 nm的植物生长灯补光,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地膜覆盖采用透明塑料膜,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定植前适当降低育苗棚内温度进行炼苗,提高幼苗耐低温能力和定植成活率。冷空气来临前,也可进行低温锻炼,或喷施油菜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提高植株抗低温能力。
2.4 保花保果 越冬栽培印度南瓜,因生长前期温度低,雄花数量极少,且花粉发育不良,自然条件下难以坐果。植株三叶一心时,可喷施40%乙烯利1 500倍液诱导雌花形成。雌花形成后,采用3种保花保果方法:一是套种美洲南瓜,在低温条件下收集美洲南瓜花粉给印度南瓜人工授粉。二是提前收集印度南瓜花粉低温冷藏,然后进行人工授粉。三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坐果,以往采用南瓜灵涂果,坐果率高、副作用小;目前多使用西葫芦坐果王保花保果,坐果率较高、果实膨大快,但是使用不当时,极易造成叶片褶缩、生长点皱缩等生理障碍,容易出现果实异味等异常现象;也可用氯吡脲60 mL、九二〇 10 mL兑水1.25 L自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必须根据气温变化相应调整,气温升高浓度降低,气温下降浓度适当增加。
3 夏秋季栽培技术要点
浙北地区夏秋季是典型的高温干旱气候,常出现病虫害高发、植株大片死亡、产量低等问题,不利于印度南瓜栽培,必须掌握关键技术才能获得高产。
3.1 品种选择 选用耐高温、抗病性强的印度南瓜品种,在当地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锦栗、翠栗3号、胜栗2号等。
3.2 播种时间 高温干旱不利于印度南瓜生长,同时病毒病和烟粉虱等主要病虫害危害严重,通过改进栽培措施,夏、秋季均可种植。夏季,在7月上旬播种,易遭遇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可采取大棚避雨栽培。秋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此时夜间温度相对降低,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印度南瓜生长,可在前期采取大棚避雨栽培,后期采取覆膜保温栽培。印度南瓜秧苗生长快,种子发芽后直播,但需要做好补苗工作。
3.3 避雨降温措施 可在棚架上覆盖1层老旧薄膜,大棚四周通风,避免夏秋季雨水冲淋植株,减少病虫害发生。播种后,大棚膜外覆盖遮阳网,或者在晴天用泥水泼大棚膜,起到遮阴降温作用,第1片真叶长出前揭去遮阳物。
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高温条件下,印度南瓜雌花形成较少,并且容易化瓜,需要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及保花保果措施。印度南瓜在5片真叶期,可用40%乙烯利1 500~2 000倍液喷洒植株,诱导雌花形成。雌花形成后,用氯吡脲50 mL、九二〇 10 mL兑水1.25 L水混配成植物生长调节剂涂果;若使用西葫芦坐果王涂抹,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浓度,稀释150倍液,同时避免涂到果柄和叶片,否则容易造成药害。夏季温度高,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时浓度要降低,以免产生药害。
3.5 病虫害防控
3.5.1 病毒病 印度南瓜夏秋季栽培容易发生病毒病。生产上做好清洁田园、保持土壤湿润、避雨防风等农业防治措施。播前用55 ℃热水浸种20 min(分)进行种子处理,能够有效减轻苗期病毒病发生。发病初期,使用0.5%香菇多糖水剂600倍液+10%烯酰·吗啉胍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0.5%香菇多糖水剂600倍液+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混合药剂防控效果较好。同时用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等防治病毒传播媒介烟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害虫。
3.5.2 白粉病 发病初期使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
3.5.3 烟粉虱 烟粉虱是夏秋季印度南瓜主要害虫之一,尤其以B型烟粉虱危害大,除传播病毒病外还会引发煤污病,造成南瓜减产、品质下降。由于烟粉虱世代重叠和抗药性强,防控难度大。生产上应做好清洁田园、防虫网隔离、黄板诱杀等农业措施。发病初期,交替使用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烯啶虫胺水剂1 500倍液,或2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或36%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 000倍+5%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混合液等,化学防治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褚剑峰,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电话:0575-85151627,E-mail:10843274@qq.com
*通讯作者:沈飞,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电话:0575-81503526,E-mail:543632125@qq.com
2016-07-15;接受日期:2016-11-07
中央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项目〔浙财农(2015)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