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立体定向和术中B超精准定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7-01-21吴文昌
吴文昌
537000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改良立体定向和术中B超精准定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吴文昌
537000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目前人类高发的一类疾病,且患病人员年龄年轻化已成为主要趋势。手术已成为治疗该类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但传统开颅手术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文就采用改良立体定向和术中B超精准定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将该类方法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必要性。
改良立体定向;B超精准定位;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HCIH)是目前我国中老年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由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致死率很高[1,2]。目前对于该类疾病无论采用药物治疗还是开颅手术治疗,其死亡率及病死率均相对较高[3]。近几年立体定向和术中B超精准定位治疗HCIH已取得较好的进展,手术成功率及患者康复率明显提升。
HCIH临床情况说明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诱因及危害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年龄多为50~60岁,以男性患者居多,发病多集中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排便及屏气用力时;与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具有高度相关性。周波对106例HCIH患者的调查表明[4],大量饮酒、长时间劳累、剧烈运动、便秘及情绪激动是引起其发病的主要因素,而HCIH患者的危险因素则是血压控制不良、并发糖尿病与高脂血症、大量吸烟及过度酗酒等。该类疾病发病前常无任何预兆,发病后在短暂几个小时内病情往往可以到达顶峰。患者在发病时常表现出头部剧烈疼痛,随即会出现呕吐,偶尔会存在抽搐情况,严重者数分钟内神志昏迷,同时有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等情况[5,6]。患者出现脉率加快、血压降低则为危险征兆。
HCIH临床表现及特点分析:在临床上,壳核、基底节区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患者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状和“三偏”症状[7]。脑桥是临床常见出血部位之一,该类患者两侧瞳孔极度缩小为其特征性体征,有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中枢高热、不规则呼吸、呼吸困难等症状,治愈率低[8]。脑叶皮质下也是其主要出血部位,症状与血肿大小有关。患者一般会有头痛、呕吐、畏光和烦躁不安等,脑叶神经缺损比较突出,颅高压症状明显。此外,HCIH发病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且年龄上多集中于老年人群,与杨琳的相关研究基本一致[9];且其还认为HCIH的发病有逐步年轻化趋势。
HCIH手术治疗综述
HCIH手术治疗现状说明:HCIH是常见的一类病症,约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80%;我国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年轻化速度逐渐加快,HCIH住院患者较以前明显增加[10]。对于该类患者,及时、正确地救治是降低脑卒中的病死率、避免或减轻残疾、提高幸存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是以前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该手术方式对脑组织和机体创伤很大,手术适应证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手术并未对降低患者死亡率起到明显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不明显。
微创手术用于HCIH患者治疗情况说明:目前用于HCIH患者的微创诊疗技术有很多,如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内窥镜手术、“锁孔”手术、立体定向手术、椎颅血肿碎吸术、穿刺液化引流术等[11]。关于该类手术,用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临床治疗所追求的目标。广西郭奕浩认为[12],对无手术禁忌HCIH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不仅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再复发情况,且对HCIH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应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非常重要。
关于改良立体定向联合术中B超精准定位治疗HCIH的临床研究
关于改良立体定向治疗HCIH的临床研究分析:改良立体定位用于HCIH研究已取得较好的进展[13,14]。这些年,如林小平等对改良立体定位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CIH临床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调查[15],其采用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进行了对比治疗,治疗结果发现,采用改良立体定位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生存率高,可明显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满意度。同时,吴治斌等采用改良立体定位微创术治疗HCIH与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HCIH进行对比[16],经治疗结果确认分析,采用立体改良定位微创术比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HCIH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可以快捷、简单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康复。此外,覃宗华、成庆辉等对52例HCIH患者采用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17],其结果显示,改良立体定向手术后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重残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方面与传统开颅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对传统开颅术不耐受及高龄危重患者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文中所述,改良立体定位微创术用于HCIH治疗可有效避免由于麻醉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延误及创伤对患者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B超精准定位治疗HCIH的临床研究:关于B超精准定位用于HCIH患者手术治疗具有以下特点:①患者在术中过程中仅需开直径约3 cm的小骨窗,在术中可采用B超微探头置入小骨窗内进行扫描,有效减少了创伤面积;②B超的指引可在手术过程中为医务人员提供血肿的实时动态影像,便于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准确、精细的操作;③B超影像能明确血肿形态、部位、范围,准确地穿刺到血肿中心;④术中抽吸血肿过程中,术者能正确把握血肿量、血肿形态及范围的变化;⑤对脑内重要功能区小血肿或丘脑小血肿也能准确穿刺抽吸。刘忠涛等人在对B超精确定位治疗HCIH的研究中指出[18],采用B超精确定位可明确血肿清除程度及具体位置,血肿清除率优于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清除率,在临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用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性。此外,林合麟等人将对B超精准定位用于HCIH临床微创清除手术治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19],对26名在B超精确定位下的HCIH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对诊疗效果进行统计时确认,采用该类方法,患者恢复良好的高达18例,死亡人数仅1例。同时,采用该种方法简单易行,穿刺脑内血肿准确度高且能够及时发现术中脑组织移位及术中再出血特点,可有效避免术中误伤正常脑组织,有效提高手术的疗效。
关于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最佳时机的选择:关于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机选择,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早期给患者实施手术,经临床确认其治疗效果明显,如患者发生疾病之后6~24 h内进行手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效果;其具体原因为此时患者的脑部组织还没有出现坏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迅速清除患者的血肿,降低疾病的影响,降低出血对组织的损伤。杨君、魏进旺等认为[20],在患者发病后6~24 h内进行早期手术以清除血肿可有效减少致残率及死亡案例,对改善其预后及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其还提出患者发病后6 h内进行超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不甚稳定,会引起患者再次发生出血疾病,患者发生再次出血对其的损伤非常大,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不建议进行超早期(<6 h)手术治疗。目前众多研究已经证实6~24 h进行手术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起到积极作用[21。22]。因而,临床现今多主张患者在6~24 h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HCIH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于该类疾病采用手术精准治疗是最佳选择。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存在创伤面积大,伤口难以愈合及危害性大的问题,改良立体定位和B超精准定位用于HCIH微创治疗已成为当前主要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罗俊杰,戴永建,吕伟,等.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1):135-137.
[2]韦树德,韦廷求,蒙智恩,等.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 (6):801-802.
[3]伍颖光,汤隆,梁宝琳,等.显微外科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右江医学,2013,41(2):176-178.
[4]周波.高血压发生脑出血的原因分析[J].实用 心 脑 肺 血 管 病 杂 志,2012,10(3):1689-1690.
[5]李晓乾,孔新兴,王宝艳,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学,2016, 14(1):43-49.
[6]成杏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 素 [J].基 层 医 学 论 坛,2014,33(2):4473-4474.
[7]李红旗,张玉芝,臧永强,等.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6例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11(3):31-33.
[8]高泽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12(1):241-242.
[9]杨琳.高血压脑出血30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5):15-16.
[10]李国良,李平,钟亮,等.CT引导下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8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0(2):627-628.
[11]陈祎招,徐如祥,赛力克,等.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10(3):616-619.
[12]郭奕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进展[J].中国医学工程,2015,13(3):197-198.
[13]叶金练,胡伟鑫,陈建才,等.改良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颅内血肿136例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2(3):176-177.
[14]黄丽华.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远近期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9 (2):4337-4339.
[15]林小平.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10(2):58-60.
[16]吴治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21(2):4143-4146.
[17]覃宗华,成庆辉,彭建民,等.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3, 11(2):143-150.
[18]刘仲涛,刘涛,田继辉,等.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13(2):147-234.
[19]林合麟,刘晓芳,黄振林,等.介入性B超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9(6):745-746.
[20]杨君,魏进旺,梁启龙,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综合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7(2):7969-7973.
[21]刘宏浩,王少雄,黄程,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研究[J].重庆医学,2014,22(2):2925-2927.
[22]Tapia-Pérez JH,Gehring S,Zilke,R.et al.Effect of increased glucose levels on short-term outcome in hypertensive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hemorrhage[J].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4,118:37-43.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modified stereotactic and intraoperative B-mode ultras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u Wencha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lin City,Guangxi 537000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a kind of disease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human beings,and the younger age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Surgical treatment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but the traditional craniotomy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because of its large trauma.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using of the modified stereotactic and intraoperative ultrasonography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of th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describe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we propose the use of this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odified stereotactic;Ultra precision positioning;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