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把保护区搞成城市小花园

2017-01-21费米

中华环境 2017年10期
关键词:巴桑野趣布达拉宫

文 费米

言论

别把保护区搞成城市小花园

文 费米

近些年,好多地方搞起了自然保护区,就连城市里都多了些湿地公园。杭州的西溪湿地我没去过,不好说什么,而三亚丹州小区附近的天泽湿地,倒是可以说上几句的。

那地方最早的名字还不叫湿地,而是一个池塘,名字很好听,叫作天泽湖,有上天的恩惠在里头的意思。湖,这个称谓有些勉强,真的只是几个连成片的池塘而已。也许以前面积很大,但被旁边的天泽湖畔小区一挤压,就成了现在的小池塘了。小区里头住了很多北方来的老头老太太,而且看他们的生活习惯,八成是来自农村:勤快,特别向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池塘边开垦出了很多小块的菜地,每天一早就来浇水、除草,还给豇豆和丝瓜搭个架子,每个人的眼里都是满满的喜悦。

几年后再去,那里变成了天泽湿地公园,小块菜地没了,种了不少花花草草;池塘也没了,挖了几条沟沟渠渠。为了方便游人,还铺设了几条水泥路。每天有园林工人来打扫和浇水,完全是一种公园管理的模式。整个面积似乎比原来更小了,以前的野趣也无影无踪。不过,相比之下,这块地能保留下来已经算不错的了。三亚有个红树林酒店,是北京的地产商过来开发的,现在那里酒店已经连成了片,成了游人购物、用餐和看电影的消费天堂,只是不见了红树林。只能说,红树林酒店的老板比天泽湖畔的老板要更狠。

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保护好大自然的馈赠,用以提升人的生存质量。我在西藏工作的时候,每每赞叹布达拉宫正面雄伟壮阔的同时,也赞美它那婀娜多姿的背影。布达拉宫的后面是一大片的拉鲁湿地保护区,一早一晚,那里弥漫着袅袅雾气,很像是祥云缭绕。很多年前,我问中关村祥云体育公司的老板:为什么要给公司起这样的名字?他说,他一开始也为起名字苦恼,后来有一天看《西游记》,写到西天佛祖时总是祥云缭绕,然后就灵机一动,给公司起了祥云这个名。所以,我感觉,有了拉鲁湿地的护佑,布达拉宫就更多了一分佛教圣地的灵气。时隔多年,再由西藏环境监测站的巴桑站长带了去看拉鲁湿地保护区,感觉被真正保护起来后,草长高了许多,水分涵养更充足了,缺氧的感觉就不怎么明显了。家住附近的巴桑说,以前牛羊随便进,所以水草一直不肥,前几年这里成了保护区,管理很严格,格局就大不同了。

我做过西藏环境监测站的第一任站长,知道那地方生态环境很脆弱,一草一木要长起来,比内地得多花几倍的力气,所以对巴桑这样几十年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的人是很敬佩的。相反再来看三亚,感觉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点作了。很多当地人告诉游客:我们这里是插根扁担都能长出叶子来。其实,说这话的人不懂,这样的事情只是在生态环境好的地方成立。我曾经采访过三亚林业队的人,才真正知道要在沙滩上成活一棵树有多难。这就是我们要珍惜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的理由。好几十年前有部老电影的插曲叫作《樱桃好吃树难栽》,说明这个老理儿人们早就知道,只是在利益面前人总是把持不住,所以红树林酒店四周不见红树林,原本的天泽湖成了个街边小公园。

好在政府做事有底线,三亚河边的红树林一概不许动,这才让河东沿岸的红树林一直那么茂密,傍晚和风袭来,颇有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同样的底线,在北京的永定河段也能显现,尽管周边也是高楼林立,但中间却是郁郁葱葱佳气浮,这也是得益于北调的南水滋润,更来自于严格的管控。依我之见,此地的保护有个很好的指导思想:顺其自然。没有人去修枝剪叶,更没有在当间修水泥路,这才保留了自然的野趣。如今很多保护区开设了旅游专线,为游人安全或者赏景计,建起了很多人为的设施,如此一来少了野趣多了俗气。所谓野趣,其实是自然的灵气,有种说法,说人是万物之灵,我看是把人抬得太高了,有这工夫,还是多去领悟自然的灵气吧。

猜你喜欢

巴桑野趣布达拉宫
长城野趣
布达拉宫
西藏布达拉宫迎“年度美容”
野魂犬
夏日荷景
布达拉宫
野魂犬
咏钓
奥尔哈代的梦
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