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进展情况分析

2017-01-21周向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2期
关键词:乌兰察布内蒙古自治区主食

刘 慧,周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内蒙古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进展情况分析

刘 慧,周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作为全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第一批9个试点省份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在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品种结构优化、种薯产业发展、加工转化能力提高、主食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品种选育、生产种植、贮藏加工、商品薯销售、消费引导等关键环节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今后要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建立贮藏加工设施多元投入机制、构建现代营销体系、加大营养宣传力度为重点,继续推进内蒙古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

马铃薯主食产品;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开发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的1/4[1]。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优势特色主导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前列,占比最高达12%,内蒙古自治区也是国家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第一批9个试点省份之一。在中央和自治区的政策引导支持下,内蒙古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加快推进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马铃薯主食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到1亿亩以上,总达到1.3亿t左右,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2]。

1 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政策措施

1.1 中央促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中央层面促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三个1:

第一,良种补贴政策。为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提高马铃薯脱毒良种覆盖率,2009年起在内蒙古、黑龙江、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政策,2010年起试点范围扩大到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微型薯生产补贴标准为每粒0.1元,利用原种生产脱毒种薯的补贴标准为1 500元/hm2。2014、2015年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对马铃薯在主产区开展试点,马铃薯一、二级种薯补贴1 500元/hm2。

第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为改善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农业部从2012年起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补助每年新建的马铃薯贮藏窖等三大类19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2015年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增加到6亿元,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扶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等三大类18种规格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实施区域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增加到9亿元。

第三,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2015年11月,农业部制定下发《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 000万亩以上。2016年农业部整合项目资金,支持“镰刀弯”地区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同时,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开展马铃薯产业开发试点,重点支持北京、河北、内蒙等9省(市)研发不同马铃薯粉配比的馒头、面条、米线及其他区域性特色产品,改善居民饮食结构,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3]。

1.2 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

早在2003年内蒙古党委、政府就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将马铃薯产业列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对马铃薯脱毒种薯进行良种推广补贴。之后陆续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2016年5月30日,内蒙古农牧业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将实现马铃薯主食化。为此内蒙古将扶持建设、引进马铃薯主食生产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扶持马铃薯主食品种多样化的研究,适应消费需求;鼓励研制创新、引进用于马铃薯主食化生产的工艺和机械设备,实现马铃薯主食生产的规模化;补贴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转化销售,逐步打开消费市场。此外,内蒙古还将发展主食产品直接配送,搭建产销直挂平台,推动产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等多种措施[4]。

马铃薯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平均海拔高、地势平坦、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风速快、马铃薯病毒传媒少,非常适宜马铃薯种薯繁育。为提高马铃薯种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乌兰察布市在2013年6月2日发布了《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对科研育种、新品种展示示范、种薯质量检验和种薯生产基地建设等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中的重点环节给予扶持,在税收、信贷、土地流转、运输等方面予以支持[5]。为有效化解马铃薯种植户市场风险,2015年乌兰察布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在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两旗县对种植面积超20hm2的种植大户,开展10万亩的马铃薯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农户自负30%保费、财政补贴70%保费。

2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取得的成效

内蒙古自治区抓住国家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契机,在中央和自治区的政策引导支持下,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在规模化生产、品种结构优化、种薯产业发展、加工转化能力提高、主食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规模化生产发展较快

内蒙古地广人稀,适宜机械化耕种和规模经营。2015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51.3万hm2,比2011年减少近20万hm2,但其中超过13.3万hm2是低产旱坡地。低产田种植面积的下降,促进了全区马铃薯优势区域集中度的提高和整体种植条件的提升。2014年全区马铃薯2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已接近20万hm2,占总面积的30%左右。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察右中旗和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马铃薯规模经营已占40%以上。规模种植的马铃薯平均亩产能够达到2 t以上,比普通旱地单产高1~1.5t[6]。

2.2 品种结构逐步优化

长期以来,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品种90%以上是鲜食品种,专用品种不足10%,加工专用薯品种几乎依赖国外引进。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鲜食薯种植面积达到2∶3∶5的比例。2015年内蒙古马铃薯主栽品种克新1号种植面积大约在26.7万hm2左右,占总面积的52%,比2011年降低30个百分点。适宜加工的品种如夏波蒂、荷兰系列、兴佳2号、冀张薯8号等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已占到总面积的48%左右。

2.3 种薯产业稳步发展

种薯品质对于提高马铃薯生产标准化程度和提高马铃薯商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蒙古大型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18家,微型薯生产能力达10亿粒以上。2015年实际生产微型薯5亿粒以上,原种产量在25万t以上,脱毒种薯总的生产量近200万t,占鲜薯产量的25%左右,脱毒种薯的普及应用率达到60%左右,种薯科研生产走在全国前列。生产的种薯除了供应自治区内种植户外,还远销自治区外。2016年初马铃薯市场行情看好,内蒙古自治区种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2.4 加工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

2015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有67家,马铃薯鲜薯年加工能力达到300万t左右,其中90%以上加工马铃薯淀粉。有马铃薯全粉加工企业5家,加工能力5万t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政策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马铃薯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提高附加值。如内蒙古田丰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已与国内15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无钒鲜粉、干粉、马铃薯即食方便食品、马铃薯保鲜菜、咸菜系列、马铃薯饮料等,其中3项已申请国家专利,无钒鲜粉经过企业食品生产许可(QS)认证,年生产5 000 t马铃薯湿粉生产线和年生产3 000 t马铃薯无矾粉条、粉丝、粉皮生产线已投产[7]。

2.5 主食产品开发开始起步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第一中学、包头市包钢集团万开实业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兴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赤峰市内蒙古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实施了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试点项目,已经成功生产开发出了马铃薯馒头、面包、包子、油饼、油条、面条、丸子等系列产品,消费者反应良好。2016年2月17日,内蒙古首条马铃薯主粮化馒头生产线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建成投产。目前,仅乌兰察布市就有兴隆食品等6家专门从事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的企业,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在全市大小型超市销售,并辐射到周边地区。

3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作物和优势作物,在扩大面积、增加产量、提升效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需要品种选育、生产种植、贮藏加工、商品薯销售、消费引导等环节的协同发展,目前在这些关键环节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3.1 品种选育环节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主要产区,从西到东跨度大,纬度在北纬40°~49°之间,东经从111°~120°之间,最低海拔为兴安盟乌兰浩特274.7m,最高海拔为四子王旗1 658m,自然条件差别较大。马铃薯主栽的品种大多从国外引进,加工专用型品种更是如此。引进的加工专用型品种,如适应主食化和市场需求的荷兰薯、夏波蒂、青薯9号等,抗逆性较差,生产成本高,很难大面积推广[8]。

3.2 生产种植环节

内蒙古自治区80%以上马铃薯种植在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农田基础条件差,没有保灌条件,而适期降水量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生产基本是“雨养”,产量低且波动大。主产区乌兰察布市的年降雨一般在300mm左右,年蒸发量2 600mm左右,十年九旱,干旱问题直接威胁到马铃薯的稳产与高产,2014年7、8月遭遇旱灾亩均产量仅为250kg,2015年雨水较好亩均产量达到1 000kg左右。

3.3 贮藏加工环节

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左右,产量1 000万t,其中农民自己留着食用200万t、加工200万t、剩余600万t需要储存。马铃薯的收获期是1~2个月,销售期却要7个月,由于目前储存主要依靠土窖,这些土窖空气不流通,储量小,温度和湿度靠天然控制,在长达5~6个月的储存期里,马铃薯水分流失大,极易腐烂,贮藏损失在15%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近1倍[9]。

2乌兰察布市发改委预测,2015年家庭经营种薯费用1 174.2元/hm2、普通基地1 339.95元/hm2、标准化基地1 340.4元/hm2,分别占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的比例分别为66.5%、60.4%、53.2%。

3.4 商品薯销售环节

地头交易仍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商品薯销售的主要方式。马铃薯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正是全国鲜薯价格谷底阶段,由于储存和深加工能力不足,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抛售马铃薯,信息不对称又导致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恶性竞价,定价权被销地采购商控制,产地农户收益受损。此外,由于全国各地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步增大,基本形成了马铃薯周年生产供应的局面,对内蒙古窖藏商品薯销售也构成冲击。

3.5 消费引导环节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方,经济发展滞后,人民食物种类相对较少,健康饮食刚刚兴起,小康社会主食文化正在营造。马铃薯营养丰富、全面,可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和主食文化发展的需要。但是消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饮食习惯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短期内难以改变。价格也是制约消费的一个主要因素,1个马铃薯全粉馒头1元多,即便在生产地兴和县,每个卖0.8元钱,市民们也仅是尝个鲜而已。

4 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政策建议

马铃薯主粮化要从马铃薯主食加工适宜品种的筛选和专用品种的培育入手,形成品种选育、原料生产、贮藏加工、商品薯销售、消费引导等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推动马铃薯从杂粮副食转变为与三大主粮协调发展的第四大主粮[10]。

4.1 在品种选育环节,扩大直接补贴范围

优质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马铃薯增产的重要手段,增产潜力可达到30%以上。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主要包括种薯投入、化肥投入及其他投入,种薯投入所占比例最大。以主产区乌兰察布市为例,2015年家庭经营种薯费用为1 174.2元/hm2,占生产物质与服务费用的66.5%,市、旗县政府两级对本旗(县)的良种补贴标准为不低于1 050元/hm2。这个补贴标准虽然不低,但是仅有少部分的马铃薯种植户能够得到补贴,远远不能调动农民使用脱毒种薯积极性2。建议今后内蒙古自治区要根据种薯市场价格变化情况,扩大直接补贴范围,进一步提高脱毒种薯普及应用率。

4.2 在生产种植环节,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5,马铃薯主产区大部分农业生产生态条件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平均亩产只有1t左右,不到国内马铃薯主产区山东省产量的40%,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3不足。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内蒙古马铃薯灌溉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不断推进,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灌溉种植平均产量达到每亩2 500kg,但是比例仍偏低。以主产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为例,2016年马铃薯总播面积达3.87万hm2,开发滴灌仅0.57万hm2。建议今后内蒙古要加快马铃薯节水技术的推广速度,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稳定年际间产量。

4.3 在贮藏加工环节,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建设仓储设施是稳定马铃薯市场价格,实现错峰销售、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内蒙古缺乏专门针对企业和农户自建马铃薯仓储库补贴政策,加之受仓储库难以获得不动产登记、建设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和农户自建仓储库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常常出现了部分农户宁愿不再收获、任马铃薯烂在地里的现象。建议今后内蒙古针对仓储设施少,修建费用高等现实问题,地方政府应积极开展规划工作,合理开发建设公益性马铃薯仓储设施,或者通过给予企业和农户补贴,利用社会力量加快建设仓储设施。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仓储设施探索办理相关不动产登记和抵押贷款等手续。

4.4 在商品薯销售环节,构建现代营销体系

近年来,内蒙古马铃薯错季销售优势弱化、生产成本上升,加之销售市场低位运行,销售难度和市场风险加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规模普遍较小、内部制度尚不健全,受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质量风险等多重风险的影响,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无论是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还是龙头企业,普遍经营效益不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建议今后内蒙古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概念,结合超市对接、特许经营专卖店等实体店销售方式,借助微信、电商平台等新兴营销渠道,构建现代化立体式销售网络。同时,以“订单农业”和“农市对接”为目标,积极与国内大客户沟通联系,拓展销售渠道。

4.5 在消费引导环节,加大营养宣传力度

马铃薯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其中赖氨酸含量远高于小麦和稻米。在消费者不断追求膳食多元化和营养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正逢其时,也是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品的一项重要举措[10]。马铃薯主食开发应坚持“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理念,建议以内蒙古中部马铃薯加工优势区为试点,广泛宣传,加强信息化服务,理顺供需环节;扶持经纪人队伍及中介组织,鼓励工厂企业、机关食堂、大学院所尝试消费,先期构筑当地马铃薯主食消费市场,衔接销售环节;同时加强品牌建设,突出地标优势,为马铃薯主食化奠定市场基础。◇

[1]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1/4[EB/OL].中国粮油信息网.http://www.chinagrain.cn/liangyou/2015/9/15/201591513451853296.shtml.

[2]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EB/OL].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www.agri.cn/V20/SC/jjps/201602/t20160224_5028533.htm[3]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2016年国家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政策措施[EB/OL]. http://www.moa.gov.cn/zwllm/zcfg/qnhnzc/201603/t201603

30_5076285.htm

[4]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nmagri.gov.cn/zxq/xztz/572550.shtml

[5]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wulanchabu.gov.cn/information/wlcbzfw788/m

sg103353940292.html

[6]内蒙古调查组.推进主食开发,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J].农村工作通讯,2015(13):54-55.

[7]刘慧,周向阳,赵一夫.做大主导产业 开拓致富路[N]农民日报,2016-10-01.03版

[8]包玉德.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 [C].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2:518-523.

[9]储存不善,内蒙古马铃薯大量烂掉[EB/OL].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http://www.farmer.com.cn/xwpd/btxw/201307/t20130718_868247.htm

[10]陈萌山,王小虎.中国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发展与展望 [J].农业经济问题,2015(12):4-11.

[11]中国大力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EB/OL]. 中国食品报.http://www.cnfood.cn/n/2015/0805/62867.

html

(责任编辑 李婷婷)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Potato Staple Food in Inner Mongolia

LIU Hui,ZHOU Xiang-y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AAS,Beijing 100081, China)

Inner Mongolia,as one of the first 9 pilot provinces of the national potato staple food product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has achieved certain effects in potato production,variety structure optimization,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processing capacity improvement and staple food product development,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breeding and production,processing and storage,commodity sales,and consumption guide.It was suggested to promote the Inner Mongolia potato staple food product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rough expanding the scope of improved variety subsidies,promoting efficient water-saving technology,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storage and processing facilities,constructing modern marketing system,and increasing nutrition propaganda in the future.

potato staple food;Inner Mongolia;potato industry developmen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欠发达地区杂粮生产综合效益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1403273);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ASTIP-IAED-2017-04)。

刘慧(1976— ),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周向阳(1982— ),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1根据农业部网站历年的强农惠农政策整理

猜你喜欢

乌兰察布内蒙古自治区主食
聪明吃主食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乌兰察布之夜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宝贝爱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