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美术中的经典佳构

2017-01-20郭明生

青年时代 2016年32期
关键词:构图造型笔墨

郭明生

摘 要: 陈玉先的国画作品《秋收暴动》以气魄恢弘的构图,精准生动的造型,形神兼备的形象,酣畅淋漓的笔墨,热情的再现了发生在整整八十年前中华大地上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武装斗争.作品题材内容重大,思想主题深刻,艺术表现高超,是新中国红色美术中一幅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史价值,为中国画人物科的艺术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 秋收起义;构图;造型;笔墨

1927年9月9日开始的秋收起义,是紧接南昌八一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工农武装暴动。

1927年7月,因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党中央派毛泽东为中央特派员与湖南省委书记的彭公达一起负责领导秋收暴动。

1927年9月9日,驻江西修水的卢德铭兼任团长的第一团,正式宣布起义,打响了秋收起义的枪声。9月10日驻安源的第二团发起暴动。9月11日,毛泽东亲自率领的第三团在江西铜鼓发起战斗,三支工农革命军与反动军队展开殊死搏斗,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毛泽东作为这次暴动的主要领导人和实际指挥者,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选择与践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作品《秋收暴动》以气魄恢弘的构图,精准生动的造型,形神兼备的形象,酣畅淋漓的笔墨,再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读之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其一,作品以恢弘的构图展现气壮山河的历史大事件,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的统一。在艺术传达过程中,构图是作者必须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它对于作品气势、神韵乃至主题的表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秋收暴动》以横向式构图的方式,表现出大气磅礴,力冲画外的气势与力量感。中心人物毛泽东矗立画面中央,身体稍向左倾,与其前面的众多人物构成“人”字形的结构。以毛泽东为中心,其前后人物分为两组,他们共同构成相互支撑的态势。毛泽东身后的红旗直冲画面的上边线,以竖直方向与大的横平构图形成交叉的力量,也使画面有了“向上升腾”的心理暗示,这与作品的内容及主题极为切合。人物群体的前方, 一丛翠竹不仅点出了井冈山的植被特征从而具有了借代井冈山的含义,竹叶的画法又使整丛翠竹形成了向上升腾的视觉动感。本作品右边荷锄者与手握红缨枪的小孩为“起”,毛泽东与其身前身后几人可视为“承”,其他人物是为“转”,画面左边远隐而去的众人当为“合”。远处群山与村舍十分精准的表现了当年井冈山地区的景色特征,更使整个作品有了构图学上的“透气”效果,以及冲淡宽远的意境。本作品还值得一提的是众多人物的各种道具在人群上方成多样统一的态势,这正暗合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队伍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统一性。同时,各色武器刺向云天又是对秋收起义轰轰烈烈,义薄云天状态的视觉演绎。

其二,人物动态造型准确,神态毕现,形神兼备。作者陈玉先十多岁时就在中国绘画界崭露头角,其极强的连环画人物造型能力为当时中国的艺坛元老们所点赞。作品中人物无一不生动逼真。如毛泽东前方弯腰拾物的老者,其脚腿、上身与头部呈三个不同方向,且弯腰向下,作者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形体的转折,透视的变化,衣物的起伏,表情与动作的吻合等,不见丝毫生硬。宋代陈郁在其《藏一话腴》中称:“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惟难,写之人尤其难也。”毛泽东是观众熟悉的人物,作为尤其难写的“之人”,在无法“写照”,又没有作品中所需形象可临摹的图片的情况下,要创造性的呈现出“这一个”毛泽东,难度可想而知,但作者笔下的毛泽东却是如此逼真,让人有老友相逢的熟识感。陈郁又称“夫善论写心者,当观其人,必胸次广,识见高,讨论博,知其人,则笔下流出,间不容发矣。”本作品人物身份、气质、年龄、禀赋各异,作者都十分到位的将这些不同的特征表现出来。毛泽东的气宇轩昂与志在必得的神气,扛锄者的结实厚道,军服者的沉着冷静与心领神会,小孩儿的天真无邪与嫉恶如仇,无不栩栩如生,读之使人有身临其境,即欲与之对话交流之感。

其三,中国画艺术是笔墨的艺术,笔墨被视为中国画最基本最重要最能体现作品艺术水准的核心标准,谢赫所提“六法”无不与笔墨息息相关。《秋收起义》的笔墨可圈可点。如主要人物毛泽东的笔墨表现, 作者将西洋绘画的型面要素与中国画的笔墨追求相结合,笔中兼具线与面的造型效果,同时用墨加强形体感,且展示出墨色的活色生香之妙味。清代沈宗骞在其《芥舟学画编》中说:“画之色非丹铅青绛之谓,乃在浓淡明晦之间,能得其道,则情态于此见,远近于此分,精神于此发越,景物于此鲜妍。所谓气韵生动者,实赖用墨得法,令光彩晔然也。”观《秋收暴动》,信然!

陈玉先的中国画力作《秋收暴动》,题材内容重大,思想主题深刻,艺术表现高超,是新中国红色美术中一幅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史价值,为中国画人物科的艺术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猜你喜欢

构图造型笔墨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