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导学案之研究
2017-01-20刘彩丽周晓馥
刘彩丽++++周晓馥
摘 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21世纪周围的一切变化飞速,变化的时代要求变化的人才,为了做好培育人才工作,教育一定要变化。当前,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仅针对教改中导学案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包括导学案的起源,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学案的制作,导学案的使用和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导学案 高中生物
一、导学案的起源
导学案的原形是南京东庐中学的一次尝试,在老师集体备课过程中有人提议为什么不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也就是“讲学稿”。将导学案这一名词最终定稿的是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镇初中,他们彻底将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转变为学案,以强调这种课程材料的课程功能,即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学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
二、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在导学案的使用仅有十年,还处于导学案使用的探索阶段,关于导学案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教师和学生仍然把导学案当成一种负担;导学案虽然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使用不当会导致学生全程自主学习,教师失去存在的意义。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导学案和教材练习册等都是教学辅助材料,不可喧宾夺主抢占教师地位,同时应积极调整角色,有利于导学案更好地使用。
三、导学案的制作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作为教学一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看到过并且使用过多种导学案制作方式,慢慢钻研出自己的一套使用方法。一节课的导学案设计应围绕知识点,具体是知识点一;教材导读;归纳整理;巩固练习。其中联系部分可以统一归纳到最后。
四、导学案的使用
课前预习要让学生注意不可在书上找课文然后添上,那样导学案的存在就降低了价值,笔者有个建议:可以给学生十几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看导学案的教材导读但是不允许动笔写,等看完后把书合上默写自己记住的内容并对导学案进行填写,如果有没写上的再把书打开第二遍。除了课前让学生预习外,如果学生作业较多,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导学案没有在课前发下去,也可以在课后作为练习使用。或者作为单元复习或者考试复习使用。
五、导学案的评价
既然老师设计了导学案,学生也做了导学案,就一定要对导学案进行及时批改和评价。前面的知识点填写部分没有太难的,可以让学生自己理解。课上只针对本节课重难点进行讲解,有了导学案就像讲课有了剧本,不仅导演有了,学生也有了剧本。教师在课上应该更多地加强对课堂对应知识点的延伸和训练。
六、附录:以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导学案为例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知识点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教材导读:P8第二段
初步整理:
1.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原因是?摇 ?摇和?摇 ?摇的进行。
2.实例:体温变化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摇 ?摇、?摇 ?摇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摇?摇?摇?摇?摇 ?摇。
(3)尽管周围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摇 ?摇。
3.内环境稳态: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2)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摇 ?摇都处于?摇 ?摇中。
知识点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教材导读:P8
初步整理:1.基础:人体各?摇 ?摇、?摇 ?摇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机制:?摇 ?摇调节机制。
3.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主要有:?摇?摇?摇 ?摇、?摇?摇?摇 ?摇、?摇 ?摇?摇?摇、?摇 ?摇?摇?摇。
4.稳态的相对性: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摇 ?摇的。
知识点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认识
教材导读:P9最后一段
初步整理:1.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各种?摇 ?摇和?摇 ?摇。
(1)只有?摇 ?摇含量和血液中的?摇 ?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保证?摇?摇 正常地发挥?摇 ?摇作用。
2.是机体进行正?摇 ?摇的必要条件。
知识点4: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教材导读:P10
初步整理:1.实验原理: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流程:①表示用NaOH对?摇 ?摇?摇?摇的处理。②表示NaOH或盐酸分别对?摇 ?摇?摇?摇的处理。③表示用盐酸对?摇 ?摇?摇?摇的处理。
3.实验结果:无论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摇?摇 ?摇?摇。
4.实验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摇 ?摇?摇?摇,因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巩固提高:
1.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的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参考文献:
[1]“九大范式”解读.中国教育报,2010-4-14(B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