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1-20何宝东

考试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环节文本教材

何宝东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完成这一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1.体现教师魅力,让学生亲师信道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如果他们喜欢语文教师,就会“爱屋及乌”,就愿意好好学语文。所以,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用真诚的爱心容纳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不管他(她)聪明灵巧,还是愚笨迟钝,语文教师都必须用真诚的爱心尊重、信任、接纳每一个学生。对待优等生,我们固然不会吝啬自己的赞许和鼓励;对待后进生,我们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安慰他们的成长烦恼,宽容他们的暂时落后。

2.教学过程简朴扎实

教学过程要突出一个中心,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围绕这一中心设置简化有序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逐层深入。同时,要贯穿一个“学”字,根据所确立的教学目标,结合优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避免对语言文字浅尝辄止现象的出现。首先,扎实深入地理解文本语言。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意旨,即课文“说什么”;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方式,即课文“怎么说”,先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然后从思想内容出发,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研读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如何把事物描写得清楚具体。其次,扎实充分地积累文本语言。语文教科书中编选收入的课文堪称经典,我们要充分利用教科书积累语言材料,把字词、格言、警句、精彩句段等通过朗读、背诵积累下来。只有如此“厚积”才能“薄发”,真正达到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3.删繁就简,有的放矢

古语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价值的问题不仅解构文本的钥匙,而且是联系教师、学生与文本的有效桥梁,更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助推器。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告知学生,或者适当地引导以促发学生的自我感受。但很多教师不明就里,硬让学生在细枝末节中自主探究,白白地浪费宝贵的时间。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扣”字的意思,教师直接抛出工具书上的几种解释供学生选择。由于语境的缺失,加之对解释的意思学生理解不清,学生的选择不正确。这样教师只能对工具书上的解释再次逐一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其实,这一“扣”字本身并不复杂,只要教师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联系语境理解,便可水到渠成。花招越多,范畴越窄,只有在简洁的环节中,学生才能获取更丰厚的认知体验。

4.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充分了解学情,以学定教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4.1备教材。构建高效课堂,必然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教学一篇文章,教师应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反复揣摩,细细咀嚼,悟出“三味”(文味、情味、人文味)。教师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4.2备训练。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前,教师必须先自己做一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写字兴趣

直观性原则是指导学生写好字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视听感官的结合,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因而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用电脑多媒体分析各种基本笔画的运笔特点和字的构造特点、组合规律,使学生印象深、兴趣浓。讲解得越透彻,范字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越深刻。

6.借助集体智慧,提高教师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个独立完成的思考过程。但是从辩证唯物观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全孤立存在,它们之间都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可以实现。在总结课堂的得失时,不要忘记对照自己,学别人长处,找自身不足;在别人的发言中获得新观念、新方法;在自己的发言中尽量做到有理有据,这是一种发布信息和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正是在这种讨论、交流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7.在情感交融中散发语文味

语文教材主要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构成,这些作品绝不仅仅是一个个文字符号的简单组合,更是一个有意义、有思想、有情感、有灵魂的精神统一体。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必须更多地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感悟,而不必刻意地将课文肢解成一个个段落,破坏作品的完整性和完美性。语文课堂之所以索然无味,是因为语文教师缺乏应有的激情,缺乏应有的语文素养。新课程需要教师懂得把握情感、表达情感,善于捕捉学生与文本的最佳情感切入点,激荡语文课堂,让课堂在情感共鸣中散发出语文味。

8.设计好教学环节

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清、操作强、实效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猜你喜欢

环节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