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释义看学习词典中多义词的不确定性
——以“意思”和“mean”为个案分析
2017-01-20□吴澄
□吴 澄
基于语用释义看学习词典中多义词的不确定性
——以“意思”和“mean”为个案分析
□吴 澄
释义是词典编纂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揭示和表述语词的意义。其中多义词的解释和辨析是词典编纂的难点,同时也长期困扰着词典用户。从语用学这个学科角度来讲,上述问题应归结于多义词语义的不确定性。因而,本文以词典释义中的语言释义为参照点,以语用释义为研究导向,阐明学习词典中多义词及其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基于此,分别以《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的“意思”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中“mean”为个案,探讨分析了学习词典中的语用释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这两部主流的汉语和英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中均没有呈现能够区分多义词词义和用法的语用释义成分。
语用释义 多义词 不确定性 学习词典
一、引言
“一词多义(polysemy)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并且这些义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章宜华2007:28)。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给词典编纂造成了许多困难,该现象存在的动因有多个方面。梅文静(2005)、章宜华(2005)、翁碧琼(2007)、王方园(2011)等从范畴化、原型理论、隐喻、转喻等方面给出了合理解释。此外,一词多义现象对于词典中多义词的研究,比如:义项区分、意义区分、词义联系等等,相关领域研究者(夏立新,2005;王馥芳,2014)从传统的多义词义项分析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总结了在词典编纂中如何进行多义词辨析和处理的原则方法,却鲜有人从语用角度对词典中多义词的不确定性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作出阐释。笔者认为,从语用的角度解释多义词的不确定性,同样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尤其是词典编纂者需要关注的角度。对于多义词的分析和处理不仅关系到多义词释义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更会直接影响词典释义的质量。本文以语言释义为研究基础,拟从语用释义的角度,说明多义词及其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两部学习词典中的具体的语词释义分析来说明多义词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和词典中语用释义的欠缺。最后,提供参照语用释义模式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对词典编纂和词典释义有所启示和帮助。
二、词典释义
“释义是词典编纂的中心工作,给一个词释义就是要分析这个词的指称内容和潜在意义”(章宜华,2007:28)。这里所指的“指称内容”和“潜在意义”,可以分别理解为“概念意义”“原型意义”和“语言义”(词典释义)以及“语境意义”“交际意义”和“语用义”。进一步来说,词典释义的主要内容是对语词进行“语言释义”和“语用释义”。所以说,在词典的编纂过程中,为了既保持词典释义的系统性,又注重词典的实用性,语词的释义应当有“语言释义”和“语用释义”两种区分。
(一)词典的语言释义
“语言释义”是指“词典所收录的语词在离开其特定的语境(‘去语境化’)后,人们同样可以理解的、常用的意义”(苏宝荣,1994)。它是一种稳定的意义、一种原型意义和一种概念意义,属于词典的传统释义模式,一般出现在词典的首个义项。
本文以“意思”和“mean”为例,具体阐述“语言释义”。所用的辞书工具分别是《商务馆学汉语词典》①和第8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②(OALD)。“意思”在汉语学习词典中的基本释义为“语言、文字的含义”。这里描述的就是“意思”最基本和最稳定的释义。“mean”在OALD中的第一个义项为“To have sth.as a meaning”(有含义;意义),是其作为动词时的原型释义。总的来说,语词的基本意义和常用义,是词义的主干,是语词其他意义(“意义潜势”,即利用原型理论来构建和描述被释义词的功能特征或多维意义表征(章宜华,2015:158))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首先掌握。
(二)词典的语用释义
“功用论和言语行为理论非常重视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和非语言因素对语词意义的影响,因此一个语词的意义在于它的功用或使用。”(章宜华、黄建华,2000)作为语言学理论的一个分支,“语用”本身就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语用规则真正被引入词典编纂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词典中“语用”+“释义”的组合首次被运用是在(LDCE)中,采用的是释义中“语义括注”的形式。
关于“语用释义”,苏宝荣(1994:59)认为是指语词离开其特定的语境后难以理解的、临时的、灵活多变的意义。总结苏宝荣(1994)的观点,“语用释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语词的交际语境意义,即语词意义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或交际情景下发生了位移或转义。这类词的意义与其常用意义往往相差甚远,不通过具体的语境分析,人们很难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其次是语词的上下文语境义,即语词意义在特定上下文中发生某种偏移。这类词的语用义与其常用义相通而所指有别,往往具有多向性。
以上所说的“交际语境”可以概括为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话语语境。一般来说,词典的语用释义就是要描述语词在这三个语境中的使用。章宜华(2015:158)也认为语义的选择是由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话语语境决定的,这些因素构成了语词潜在的使用意义或现实意义得以实现的条件。可以说,任何一个词语都包含语义义和语用义两个层面,词的语用意义是相对于词的语言意义而存在的。换句话说,一个词的“语义释义”往往是“字面意义”,而“语用释义”则是“言外之意”。
例如:“傻”的语义是“智力低下;愚笨”,但是在下面两句话中(即具体语境中),“傻”不再是“智力低下”义。
(1)教师劝一位因失恋而想自杀的同学:“你记住,千万不可以做傻事。”
(2)爸爸对淘气的儿子说:“哎,我的傻儿子。”
很显然,由于“傻”处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其含义已经发生变化。例(1)中的“傻”可解释为“不理智”;例(2)中的“傻”是“可爱”之义。
总之,在词典释义中,对“语言释义”和“语用释义”必须有明确的区分,以帮助词典用户更好地掌握词义。
三、多义词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英语和汉语中大多数语词都不止一个义项,如“take”和“make”这类的轻动词(light verbs)③,不管在哪一本英语词典中都具有多个义项。随着语言的发展、交际的需要,一个单义词会从同一词源出发,在不改变词性的情况下,被赋予新义,由原始义变为派生义,由一般意义变为特殊意义,由具体意义变为抽象意义,由字面意义变为比喻意义,由概念意义变为语用意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可称为“认知经济性”。但从语用学角度来,指的是在脱离语境(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语词的多义性、指向性的不确定性等。“词典释义是一个从个体到一般(去语境化),再从一般到个体(语境化)的语言认知过程”(章宜华,2015:158)。词典作为一种提高有效交际的工具,必须对这些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释义进行准确的辨析和描写,以帮助词典用户。
语言的不确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自然语言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of natural language)是指自然语言自身的不完备致使其不能孤立地表达确切的意义,必须依赖语境”(吴亚欣,2001:19)。这里的语境可以是“交际语境”,也可以是“情景语境”和“话语语境”。语言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冉永平、张新红,2007):
1.话语内容。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词语一般具有多义性、指向的不确定性等,因而出现歧义、模糊等现象,这势必要求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进行以语境条件为基础的意义选择和调整。
2.语用用意。(间接言语行为)在没有确定的语境的情况下,一种话语对于听话人(hearer)来说或许有不止一种意思。
3.会话含意。在日常交际中,我们所想表达的意义与其表层结构之间通常会有一些信息缺口(information gaps),即“what is explicit is not equal to what is implicit”。要弄清楚说话人(speaker)的说话目的,必须依赖一定的语境和前提条件进行一系列的推理。(Sperber & Wilson,1986、1995)
显然,上述三个方面皆受语境因素的影响,词义的不确定性产生于不同的语境中,要确定“不确定性”,不能从语词常用义上进行分析,必须对具体语境加以分析。
综上所述,多义词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来讲应归结为“语境化”,主要是交际语境,必须采用“语用释义”来对其进行描述。下面以“意思”和“ mean”为例分析在汉语学习词典和英语学习词典中,词典释义是如何处理多义词的不确定性的。
四、多义词不确定性个案分析——以“意思”和“mean”为例
(一)“意思”
根据《商务馆学汉语词典》,“意思”的语义大抵是“语言、文字的含义”,这个常用义项已十分固定,无需赘述。
语境既是解释多义词不确定性的原因,也是解决其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以《中华在线词典》④为参照,“意思”具有以下释义并匹配有相应例证⑤:
①思想,心思;②意义;③意图,用意;④意志;⑤神情;⑥情趣,趣味;⑦心情,情绪;⑧心意,情意;⑨代表心意的礼品或宴请;⑩意见,想法;⑪迹象,苗头;⑫贿赂;⑬象征性的表示(对某人的祝贺或感激)。
(3)年尚少壮,意思不专。
(4)咱们怕的不是死,是怕死得没有意思。
(5)他的意思是想让她知道……
(6)政府应该依照国家之意思执行政务。
(7)“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苏轼《传神记》)
(8)你这人真没意思。
(9)“好意思、曾同明月,恶滋味、最是黄昏。”(晏几道《两同心》)
(10)我来了,意思到了。
(11)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省事。
(12)张队长来了,把你们的意思谈谈吧!
(13)门外阴沉沉的,一股冷空气灌进屋里,有下雪的意思了。
(14)想让他给你分房子,你必须意思意思。
(15)你帮他这么大的忙,他总该对你有点“小意思”吧!
根据“意思”在《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的基本释义,我们可以看出以上释义中,义项①和②都是“意思”的本义,相对应例证的语词没有特别的语境意义。义项③~⑧是“意思”一词的引申义,可以理解为在一定交际语境或情景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例(11)“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省事”,在这种言语行为中,“意思”往往指代一些不便于直接表明的具体行为动作,这是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对听话者表达尊重,根据所处语境而采取的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再如:例(15)中的“小意思”表示“象征性的表示(对某人的祝贺或感激)”,这是在具体语境中的“会话含义”,与“意思”的本义相差甚远。除此之外,“小意思”还有“不值一提”义,在英语中通常表达为“piece of cake”,像这种语境意义,听话人不能从词典释义中直接获取,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分析。
以上只是“意思”一词作为名词时在不同语境下的释义,其在作为动词时也有不同的话语表现和语境意义。比如:“意思一下”有时跟“意思意思”不太一样,指做做表面工作,敷衍一下。“没意思”有时也不只是表达“没趣”,它还可以表达“不识相”“失望”等意思。“有意思”也不仅仅表达某人某物有趣,它也可以表达某种倾向。例如:“他对她好像有那么点儿意思。”可以看出,“意思”不管是作为名词还是动词,其在使用时的不确定性都十分明显,原因在于“意思”一词所使用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
以上释义和例证分析都说明“语境”是导致词语意义不确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也证明“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词语意义的重要性。可以说,日常交际中话语的隐含意义是语境决定的,语境制约着语义表达。词典中的语用(语境)释义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在《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对“意思”一词只呈现了义项①“想法”( 。)和义项②“使人愉快的感觉;趣味”(这本书没意思。)这两个名词性的释义。“意思”的其他“语用义”并没有被全面、详细地描述出来,这对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和使用起不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如要进一步完善“意思”在汉语学习词典中的释义,则要参考以上语用义分析来拓展其释义内容,最大程度地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该词的运用。
(二)“mean”
在不同语言环境中,“mean”的引申义与其本义也相去甚远。本文列举的“mean”的释义和部分例证选自《牛津高阶英语双解词典》第8版,详见表1~3。
表1:“mean”作动词时,本义分别为义项①和义项②
表2:“mean”作形容词,已完全脱离了作动词时的语义
表3:“mean”作名词,其作为多义词的不确定性不明显
从以上释义和例证可以看出,“mean”的义项信息非常丰富。作动词时,其作为多义词的不确定性是最明显的,原因在于其搭配比较单一,需要一定的交际语境才能识别其特定的含义;作为形容词,“mean”的多义性非常丰富,感情色彩十分鲜明,语义的不确定性自不必说;作为名词,“mean”的义项信息相对比较少且运用较单一,故由语境导致的不确定性不是很明显。根据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粗略看出OALD释义上过于简洁,完全没涉及语用释义。特别是“mean”作动词时,不同义项的释义(Have as meaning;Intend as meaning;Have as purpose;Intend sb.to be/do sth.;Have asresult;Be important)都比较含糊,其中有三个义项中都出现了“intend”,会让学习者(特别是在英汉翻译时)摸不着头脑。虽然OALD在例证中体现了辨析词义所需要的不同的语境信息,但其提供的例证和用法也没有揭示“mean”的不同义项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以义项①和义项②的两个例证为对比:“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和“What did he mean by that remark?”它们的例证译文分别是:“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和“他说那话是什么意思?”这两个例证相对于“mean”在这两个义项(“Have as meanig”和“Intend as meaning”)中的语义差别体现得并不明显,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学习者而言,这种释义并不能帮助他们正确运用语词。以上两个“mean”的释义,根据其在《牛津高阶英语双解词典》第8版中的例证,笔者认为或许义项②可以采取以下语用释义:
②INTEND AS MEANING,意思是:To intend to say/ express/ know sth. on a particular occasion.[usually the origial meaning or the real intention of(doing)sth.]
此释义采用的是括注的形式,使义项①和义项②区别开来,但没有使释义支离破碎,因为其将括注放在了释义的最后。
五、结语
从词典释义的角度来看,多义词的不确定性是由多义词所处的不同语言环境导致的。语言的模糊性是绝对的,它的使用与理解受制于语境因素,但语境是灵活多变的,所以多义词的不确定性也是绝对的。词典释义在处理多义词的不确定性时应参考不同的语料库或词库,尽可能区分其不同的语义,并结合例证将具体的语言环境体现出来。
注释:
①《商务馆学汉语词典》,鲁健骥、吕文华编 ,商务印书馆,2007年。
②《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
③轻动词(light verbs)指的是在语言结构中语义作用轻微而语法功能很强的一类动词。
④http://www.ourdict.cn/
⑤例证来源于“意思”百度百科。
[1]Sperbr.D & D.Wilson.Revelance:Communicationa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梅文静.英语多义词多个语义形成的原因[J].大学英语,2005,(36):94-95.
[3]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苏宝荣.词典的语言释义和语用释义[J].辞书研究,1994,(1):56-63.
[5]吴亚欣.自然语言的不确定性和语用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1):19-22.
[6]翁碧琼.从认知角度认识一词多义现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
[7]王方园.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的现象[J].语文学刊,2011,(32):96.
[8]王馥芳.词典编纂中的一词多义现象[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7):1-2.
[9]夏立新.谈多义词的词义辨析和处理[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6):106-108.
[10]章宜华,黄建华.语言学理论对词典释义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0,(1):69-70.
[11]章宜华.多义性形成的认知机制与词典义项的处理[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7):13-17.
[12]章宜华.当代词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章宜华.二语习得与词典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吴澄 广东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 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