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侦探文学的一簇火炬

2017-01-20张策

中国法治文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肖像法制公安

文/张策

中国侦探文学的一簇火炬

文/张策

笑容仍然慈祥,却已悄然凝固,如定格在历史中的人生。我想和您说什么,刚刚张嘴,才意识到您已远行,在我面前的,只是一幅肖像而已。于是,您的脸庞模糊了,我的心情也慢慢淹没。

筹备第六届中国侦探小说大赛颁奖典礼,评委们一致同意,为您颁授终身成就奖,以褒奖您在中国侦探推理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我迅即委托优秀公安油画家郑方刚同志,为您精心绘制了这幅肖像,准备在颁奖礼上郑重地赠送给您。是的,大家心里都有一点小小的真诚企望吧,希望这个奖和这幅肖像,能给病榻上的您带去一点安慰。

不想噩耗终于传来,您到底没有等到领奖。您累了,您想休息了,您悄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怎样的一个严酷夏天,刚刚送走公安作家修莱荣先生,您竟然也去了,只留下肖像上的微笑,和我们默默对视。

心绪纷乱,如窗外在闷热中挣扎的枝叶,有着沉重的疲惫感。面前一张白纸,无意识地拿起笔,写下了“于洪笙”三个字,是您的名字,一如既往的亲切。往事此时便如涓涓细流,漫过我的心头。

已经忘记和您第一次相识的时间和地点了,但仿佛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亲密的师生关系。其实只听过您的一次课,是我邀请您为当时北京市公安机关的新闻报道员们讲写作。您问:讲多长时间?我说,两小时吧。于我而言,实在是顺口一说,心想教授讲课,全凭兴趣所至,哪能有时间长短的限制?而您,却是缓缓登台,从容授课,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当您在黑板上画下最后一个句号时,我抬腕看表,整整两个小时,竟是一分不差。由此,钦佩您的学识和您的严谨。

那时您还在工作岗位上。身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您是桃李满天下的。

而我们这一些人,应该算您的“编外”学生。我们于您受益的,更多是关于侦探文学创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想来那时,您已经在繁忙的教学之余确定了自己毕生的研究方向,您把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公安文学创作的实践相结合,把自己定位在了侦探文学那扑朔迷离的广阔世界里。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奖,第一届您就是评委。也许就在那时,就在那一堆并不成熟的公安文学作品中,您看到了侦探文学的魅力,您也捕捉到了中国侦探文学发展的未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们陆续集合到您的身旁,您是一簇火炬,吸引了有志于侦探文学的这群人,背起行囊,集结。而那时,正是百废待兴的年代,文化的复苏正如春雨过后的田野。您便如一位殷勤的农夫,在这蓬勃的绿色中耕耘出别有洞天的一方热土。

1992年,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法制文艺委员会成立,您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法制文艺,当时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却蕴涵着您的一份苦心。在中国,看侦探小说的人不少,写侦探小说的人却寥寥无几。理论上的匮乏,更使创作处于一种非驴非马的状态中。而在这种混沌里,您却是清醒的,您在默默地为中国侦探文学的觉醒而努力。几番寒暑过后,您的心血终于结出硕果,1998年,第一届全国侦探小说大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颁奖仪式,中国侦探文学终于亮出了自己的旗帜。

于洪笙

于洪笙,您的名字也由此镌刻在了中国侦探文学事业的丰碑上。是您厘清了侦探文学与法制文学、公安文学的界限和关系,您把侦探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奠定在了一个牢固的基础之上。

到2005年1月,历经周折的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正式成立,在您和您身边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努力下,中国侦探文学有了自己的家园,有了自己的平台。

到过您的家里拜访,怀着崇敬的心情。被震撼的,是您家里那顶天立地的书柜。每一层隔板居然都被压弯了,仿佛承受不了知识的重量,也承受不了您渴求知识的心情。坐拥书城的您,和您亲爱的胡先生,都使我们顿时有了亲切感。您和我们促膝交谈,胡先生拉着我们喝酒。沉浮在酒中的话语,飘散在话语外的书香,是您永远留在我们心底的印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四季在穿梭的岁月里更迭,全国侦探小说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第六届也正在筹备中。2015年的这个时候,您抱病出席了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筹备工作会议。在那次会议上,宣布了全国公安文联侦探小说学会的成立。学会将和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一起,担当起中国侦探文学发展繁荣的重任。年轻的侦探小说作家们纷纷说:于老师,您辛苦了!您开创的事业,如薪火相传,我们会把它继承下去。

那时,笑容弥漫在您削瘦的脸上,定格在我们心中。会后,我们加速了筹备工作的步伐,我们在和病魔赛跑,我们希望在您最后的日子里,能够在第六届全国侦探小说大赛的颁奖台上,接受属于您的荣誉。

然而,您终于还是走了。

坐在电脑前,打下带着眼泪的字迹,仿佛看到您悄悄地走来。走在敦煌莫高窟前的土路上,那是我们在那里召开法制文学研讨会;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那是我们为第一届侦探小说大赛颁奖;走在新疆天池的旖丽风光里,那是我们在和日本侦探小说作家交流;走在曹雪芹故居门前的满地黄花中,那是我们在策划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的成立……是的,您真的有些累了,这么多年您奔波在路上,却是终于把中国侦探文学的篝火点燃了。

您应该休息了。我在您的肖像前,轻轻地说:于老师,安息吧。您看看我,仍是微笑无语。

(本文作者系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肖像法制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地毯肖像
《民主与法制》杂志1000期大事记
叙利亚肖像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探析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