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743例胆石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7-01-20翟润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2期
关键词:饮食结构流行病学胆管

翟润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胆道普外科,河南南阳 473000

1 743例胆石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翟润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胆道普外科,河南南阳 473000

目的 对南阳地区常住人群胆石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并对该病高危诱发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地区该病预防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 734例胆石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借助自制胆石病问卷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职业、疾病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南阳地区胆石病高发年龄在31~4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不同职业人群结石发病部位不同,农民以肝内胆管结石多见,工作职员人群以胆囊结石多见;在所有胆石病中肝内胆管结石病死率最高;胆石病发病率与人群文化程度无关。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规律,过度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工作环境等都是胆石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胆石病的高危诱发因素较多,该病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从常住人群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消除相应高危诱发因素,可有效降低该病发生率,促进人群健康。

胆石病;流行病学;因素分析;预防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3种;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2种。不同类型的胆石症发病机制有所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也有所不同。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等,胆石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胆道普外科和社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1]。为了探寻南阳地区胆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高危诱发因素,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石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寻本地区胆石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 743例胆石病患者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其中男754例,女989例,年龄在14~82 岁,平均年龄(44.7±3.5)岁,根据胆石病类型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873例,胆囊结石415例,肝外胆管结石455例,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石病,且实施手术治疗。

1.2 调查内容

自制胆石病问卷调查表对所有胆石病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职业、疾病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还包括患者本次住院期间的精神状态、心理因素、该次发病前对胆石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常生活中饮水习惯,饮用水质量情况,饮食结构,饮食营养搭配情况,工作性质、工作压力情况,精神压力释放途径等。饮用水化学分析结果与国家规定的卫生饮用水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1.3 调查方法

向所有患者发放自制胆石病调查问卷表,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专门负责调查问卷的发放、调查问卷填写过程中的疑问解答、问卷回收、问卷整理、数据录入计算机输入等工作。胆石病问卷调查表为该次调查数据的主要获取渠道之一;此外还有患者入院病历,诊断证、实验室检查报告、影像学检查报告、病历首诊记录、手术记录等;以上多个渠道获得信息数据,统一经专职人员整理,为统计学分析提供资料数据。

1.4 统计方法

由专职人员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石病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等一般情况分布

该次调查的1 743例胆石症患者,发放调查问卷1 743份,回收问卷1 698份,有效问卷1 686份,问卷总有效率为96.73%。该次调查的1 743例胆石病患者,中位年龄为38岁,以31~4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约占总调查患者的73.49%(1 281例),此年龄阶段为胆石病的高发年龄。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以下文化369例(21.17%),初中以下文化494例(28.34%),高中以下文化362例(20.77%),大专以下文化305例(17.49%),大专以上文化213例(12.22%),各文化程度人群所占比较接近,可见文化程度与胆石病发病率无关。在性别方面:1 743例胆石病患者中,男性754例(43.26%),女性 989例(56.74%),女性多于男性(χ2=6.185,P=0.037)。

2.2 不同职业人群胆石病发生部位情况

该次调查的1 743例胆石病患者,根据工作性质、职业不同分为:农民492例,其中男性206例(41.87%),女性286例(58.13%),约占总患者人数的28.23%,发病部位:肝内胆管结石325例(66.06%),胆囊结石81例(16.46%),肝外胆管结石86例(17.48%);工人352例,其中男性144例(40.91%),女性 208例(59.09%),约占总患者人数的20.19%,发病部位:肝内胆管结石122例(34.66%),胆囊结石108例(30.68%),肝外胆管结石122例(34.66%);机关职员346例,其中男性173例(50%),女性173例(50%),约占总患者人数的19.85%,发病部位:肝内胆管结石 163例(47.11%),胆囊结石 124例(35.84%),肝外胆管结石59例17.05%;餐饮服务业337例,其中男性 145例(43.03%),女性 192例(56.97%),约占总患者人数的19.33%,发病部位:肝内胆管结石138例(40.95%),胆囊结石82例(24.33%),肝外胆管结石117例(34.72%);无固定职业者216例,其中男性86例(39.81%),女性130例(60.19%),约占总患者人数的12.39%,发病部位:肝内胆管结石125例(57.87%),胆囊结石20例(9.26%),肝外胆管结石71例(32.87%)。胆石病发病部位与人群工作性质有一定关系,农民以肝内胆管结石最常见,约占该人群的66.06%,占总调查患者的18.65%,工人胆石病发病部位不突出,3个部位发病率接近,机关职员胆石病以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最多见,分别占总调查病例的9.35%和7.11%,餐饮业人群胆石病发病部位多为肝内、肝外胆管结石,两者约占该职业人群的75.67%,占本次调查患者的14.63%,无固定职业者以肝内胆管结石最多,约占该职业人群的57.87%。

2.3 不同发病部位胆石病患者病死率分布情况

该次调查的1 743例胆石病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73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2.41%,胆囊结石415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1.93%,肝外胆管结石455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1.98%,肝内胆管结石病死率最高,3种发病部位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P=0.034)。

3 讨论

目前,国际上对胆石病的流行病学报道多以胆囊结石为主,并没有全面的对胆石病所有发病部位患者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报道,胆石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这一结论已经得到医学界共识,对该地区胆石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该地区该病发病特点和高危诱发因素,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社区疾病预防等均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年龄、性别因素:据2010年全国的统计资料显示,胆结石病发病的高峰年龄是50~59岁[2],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南阳地区胆石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1~40岁之间,这一结果与近年来其他地区调查结论相符;另外,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女性胆石病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76,这一现象可能女性的生理特征有关,该年龄段的女性正处生育期,机体激素水平较高,若在生育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物的话,激素水平更高,激素水平增高可导致胆囊排空时间延长,增加结石的形成机率;此外,在女性妊娠期间,机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致使胆囊平滑肌肌力下降,胆囊张力变松弛,从而延长胆囊排空时间,导致胆汁淤积,增加结石形成。

过度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均在发生着变化,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使机体营养过剩,过度肥胖可导致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血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可导致胆固醇结石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机体的高血糖水平,不仅损伤机体重要脏器和血管,而且还能导致胆囊收缩舒张异常,造成胆汁淤积,增加胆石病发生率[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机关职员和餐饮服务业人员发生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机率最高,这与这2个职业人群饮食较丰富,食物较油腻,易造成胆固醇过高、糖尿病等有关。农民与工人由于饮食结构较单一,食物多以高纤维素的蔬菜为主,更有利于胆汁排空,因此农民与工人发生胆囊结石较少。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该次调查的1 743例胆石病患者中,农民多以肝内胆管结石为主,笔者认为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大多农民和工人具有吸烟习惯,有报道显示,吸烟将增加胆石病发病率,另外,农民的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有和生水的习惯,生水中的虫卵、细菌等进入消化道后,可逆行进入胆道,形成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畅引流,造成胆道感染,最终形成胆道结石。机关职员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应酬较多,饮食不规律,易暴饮暴食,食物较油腻,易导致胆石病的发生;此外,经常不吃早餐,可使空腹时间延长,胆汁分泌减少,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胆囊结石形成[4]。

[1]陈希纲,刘家奇,彭民浩,等.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附 8585 例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2):99-101.

[2]孔祥森,孔鑫.不同职业人群胆结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95.

[3]张中文.胆石病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16(4):408-412.

[4]刘涛,牟俊英.恩施地区胆结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4):52-55.

R735

A

1672-5654(2017)11(b)-0153-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2.153

翟润(1986-),男,河南南阳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胆道外科。

2017-08-15)

猜你喜欢

饮食结构流行病学胆管
饮食结构对青少年肾功能的影响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贫血儿童家庭饮食结构及不良饮食习惯调查分析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调整饮食结构,促进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