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 联合SP 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

2017-01-20李丹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3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32期
关键词:麻醉学医学教育医学

李丹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PBL 联合SP 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

李丹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PBL与SP教学法,是现代医学教学中主要的形式之一,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等特征。随着我国医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PBL与SP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优势逐渐突显出来,成为医学教育创新实施的代表。基于此,该文以PBL与SP教学法的基本理论为突破口,着重对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也通过实践教育内容课堂成果的总结,对其教学成果进行深入讨论,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全面推进提供实践指导。

PBL教学法;SP教学法;麻醉实习教育

医学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结构完善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目前,我国医学系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一方面,医药研究能够将中医理论与西医技术相结合,实现新型药物开发的综合探索;另一方面,医学发展人才供应体系发展,逐步引导理论性人才与实践性人才恰当性对接,实践性教学的工作在有序中推进。其中,PBL与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医学理论的实践性证明,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论证麻醉学研究的相关性理论,为现代医学领域人才输出与应用提供了更坚定的理论基础。从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新方法的发展角度而言,医学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依然需更广阔的实践做引导,为现代麻醉学科研究提供更新的实践空间,因此,能够善于从麻醉学教育开展中总结经验,归纳人才教育培养经验,是推进现代社会医学进步不可忽视的有效发展策略。

1 PBL联合SP教学法的培训

1.1 PBL与SP概述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医学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某一医学主题进行问题讨论。学生在这一教育模式中,依据问题提出假设、寻求假设证明条件、验证假设、以及得出结论几部分,教师则依据学生的问题研究需求,给予相应的信息提示和问题解答,充分体现了医学教学开展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是提升现代教育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问题教学模式的开展,实现了医学教学工作全面性推进,从而引导学生系统分析与理论知识论证相结合的资源探究新模式,是现代医学教育创新的代表。PBL具有实践性、论证性等特征,是医学研究教育工作全面推进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式。

SP是依据医学病病理研究需要,对自愿参与医学实践人员进行病症培训,使其在医学问题探究中,能够对病人生病状态、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模仿,是现代医学研究问题模式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条件。SP训练法具有模仿性、辅助性特征,是现代教育开展中的主要代表[1]。

1.2 PBL联合SP教学法

所谓PBL联合SP教学法,就是教师提出医学研究问题,学生依据理论知识提出医学假设,并通过SP训练法专业人员给予的生病状态、做出相应性医学验证,从而达到了医学理论知识研究与实践效果分析的学习讨论的效果。以麻醉学学科教育为代表进行分析,教师在医学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求训练人员模仿手术中全麻状态,此时,教师提出“患者当前精神意识状态分析”的课题,学生通过观察训练人员的状态,做出麻醉应用量、病患者身体摄入效果、麻醉药物对大脑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依据麻醉学相关理论知识,得出麻醉学研究的相关性结论。

2 SP教学法在麻醉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为麻醉专业的本科大三学生共12名,12名学生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同,并将这12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教学试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利用PBL联合SP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利用普通方法进行教学,在一阶段的教学结束后,观察两组学生的最终成绩。

2.2 教学人员的划分

此次试验的教学人员是由麻醉高级职称教师3名、中级职称教师2名、麻醉主讲教师2名以及1名麻醉专业的研究生组成,并对以上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进行本次试验。另外,学生的划分方式如下,教师人员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教学。但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PBL联合SP教学法进行教学,每周进行2个课时的讲解,3周为一个专题,共讲解两个专题的内容。除此之外,其他教学过程完全与对照组相同[2]。

2.3 教学过程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讲解PBL以及SP教学法的具体含义以及应用效果。其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利用SP教学法,模拟出不同患者的手术现状,随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知不知道这类病人在麻醉过程中的生理特点是什么,在麻醉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要以哪些因素为依据设计麻醉方案”在学生做出回答之后,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书籍,或者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最新的麻醉资料。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该节课研究的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并制定出研究方案。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到麻醉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为今后的实践学习打下良好的条件。

在麻醉手术之前要对病人进行探访,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并通过教师以及小组成员的共同帮助将问题解决。另外,通过SP教学法对麻醉之前的会议以及患者探访情况进行演示。学生对模拟患者实施病症检查以及病史进行询问,其中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对呼吸道的检查、对患者基本特征的检查以及对患者心肺状况的检查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病人进行预先检查,并在学生检查的过程中辅助学生完成检查工作。在利用SP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设置的难度要比实际临床教学的难度高,锻炼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在实际麻醉中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一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在临床麻醉中将角色转换到医生。有效缓解学生在麻醉过程中面对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对于麻醉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探访步骤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对以上情境模拟完毕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同学们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对于麻醉过程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麻醉的评估方案有没有新的建议,有没有发现患者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你没有想到的并发症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提问,能够使学生对于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以外,还能够对于麻醉相关的其他领域进行适当的了解,例如,内科、外科以及急诊科等[3]。

在麻醉管理过程中,首先利用SP教学法对麻醉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模拟,例如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其次,根据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紧急处理方法。例如,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心脏病复发的情况,医护人员在必要时要对患者实施电击。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其中包括在对患有各种疾病患者进行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防止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有效手段等。通过SP教学法,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此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让学生写出对以上教学的感悟和临床综述,形成一份书面报告。

2.4 教学效果

在一学期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其中考核的内容包括临床试验的综述,也就是最后的书面报告。理论考试的成绩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3个部分。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40%、30%。教师在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于两组学生要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且由相同的教师进行评价,确保最终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另外,在试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满意度的调查。

2.5 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能够得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在理论知识以及书面报告方面没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实践能力方面,试验组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期中,对照组学生期末的平均成绩为75分,实验组学生期末的平均成绩为83分。由此可以看出,利用PBL联合SP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总体麻醉水平[4]。

3 试验讨论

麻醉实习工作临床实习开展的重要环节,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医学教育中“教师实践,学生观看”的观摩式教育形式,为实习生医学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

结合以上麻醉学实践案例来看,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方式,能够为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换提供了过渡,学生能够主动对模仿人员的精神状态、心跳、神经反应系统等方面做出判断,并在实习中第一时间进行麻醉医疗救助,学生知识运用的独立性能力提升。同时,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开展时,学生的实习工作开展具有研究核心目标,避免了学生麻醉学实践中心理论偏离的研究分析状态,实践中学生的研究课题紧紧围绕“麻醉学”的理论知识展开,达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的相互照应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开展时,教师应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避免过多的辅助工作影响学生理论知识研究的独立性,从而有效发挥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的实际教学效果[5]。

4 结论

综上所述,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中的应用分析,是现代医学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的有效形式。在此基础上,PBL联合SP教学法在麻醉实习教育分析,使得学生对麻醉理论知识的掌握灵活度提升、麻醉实践工作开展的规律性分析也更加深入,为现代麻醉医学开展带来更有效的指导。

[1]杨波,邹曲,谭天海,等.拟PBL教学模式加角色扮演法在诊断学问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5(12):147-149.

[2]吴颖,曾勇,姚定康,等.应用标准化病人对八年制医学员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评估[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8-121.

[3]王伟,罗晓丽,杨小利,等.新形势下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紧要性与推进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37-139.

[4]樊华英,成兴波,鲁燕,等.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98-99.

[5]李皓,李跃华,戚晓红,等.PBL教学理念应用于病理生理学大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5-6.

R-4

A

1672-5654(2017)11(b)-0043-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32.043

李丹(1982-),女,吉林桦甸人,本科,医师,研究方向:麻醉。

2017-08-12)

猜你喜欢

麻醉学医学教育医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