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油田采油厂设备创新管理

2017-01-20武喜怀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采油厂预防性油田

武喜怀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 银川 750001)

浅议油田采油厂设备创新管理

武喜怀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 银川 750001)

本文分析了油田采油厂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降本增效,提高设备投资综合经济效益,从设备全寿命周期综合管理的理念,提出了转变思路、优化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再造、预防性维护保养、资产运营和精细化管理等对策和措施,构建设备管理新模式,进行设备创新管理。

油田;采油厂;设备;创新;管理

1 概述

油田采油厂是油田公司下属的二级生产单位,主要生产设备为抽油机、机泵、加热炉、压力容器、发电机组和车辆等。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型号杂、价值高、专用性和技术性强,且野外露天安装、分布地域广、作业环境差,管理难度大。

随着石油行业油公司体制的深层次推进,以及受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经济效益下滑。原有的以原油产量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转变为效益优先模式,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了降本增效、提高设备综合经济效益,迫切需要进行创新管理,构建设备管理新模式。

2 采油厂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技术、经济和行政的手段,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综合管理,以追求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和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满足工艺要求。目前油田采油厂设备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制约了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

2.1 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石油天然气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地质的任务是研究地层,发现油田;工艺的任务是研究油气采出、分离、净化和集输的方法;设备的任务是为工艺提供成熟、可靠、先进的手段,实现工艺目的。地质、工艺和设备是油田开发的三驾马车,三者缺一不可。油田是连续性生产行业,在油田开发中,各个生产过程都要依赖设备,所有的生产任务都要靠设备正常运转来完成。设备若发生故障,轻者生产效率降低,满足不了工艺要求,重者生产停顿,更严重者可发生事故,危及企业财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油田又是高危行业,要依靠设备的本质安全来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在油田采油厂一级,设备管理科只有3~5人,基层各作业区只有1~2人,相对于地质和工艺部门,设备管理机构小、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处于被动的地位,从上到下,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2 设备管理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体制或设备管理人员自身的原因,设备管理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认为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是设备维修。重维修、轻保养,不重视与工艺的联系,为工艺服务的意识不强。常常工艺干了设备的活,造成设备没活干,设备管理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2.3 基层设备管理弱化,基础工作薄弱

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技能,一是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技能,二是管理能力。随着油藏管理模式的推行,油公司将地质和采油作为石油工程类主体专业A类,引进的人员多。而将机械设备作为非主体专业B类,引进的人员少,造成基层从事机械设备专业管理和维修的人员少。技术素质低,能力不足,管理、处置和创新能力差,哪里设备发生故障,就联系外修厂家来修,连最简单的判断故障和预防性维护保养都做不到。基层各站操作岗位只分为采油工和集输工,值班员工要巡检、倒班和轮休,只能应付于日常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操作,大班流动性强,不专业,对各类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维护保养知识不掌握,“四懂三会”未彻底落实,技能不高,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因各采油厂实行设备维修外包模式,没有自己的机修队伍,设备定期预防性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带病运转,不坏不修,事后维修多,待料时间长,维修费用高,综合经济效益差。

2.4 设备分散管理,运营成本高,效率低下

油田采油厂各类设备种类多,型号杂,大多数露天安装,使用条件恶劣,区域分散,有的采油厂按业务分类,将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加热炉等容器类和水处理装置等流程设备归工艺研究所管理,设备管理部门只管抽油机、机泵、发电机、车辆等设备,范围小,业务窄。看似条块管理、实则管理力量分散,形不成整体优势,造成运营成本增大,效率低下。有的采油厂将压风车、蒸汽清蜡车、热洗车、水泥车和专用车辆直接分散到各采油作业区管理,虽然方便使用,减少了扯皮,但造成各作业区低效的占用设备和储存配件,不能互相调剂使用,利用率低、重复购置、运行成本高。

2.5 设备资产管理粗放

设备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采油厂设备资产归财务资产科管,设备实物归设备管理科管,两个部门工作脱节。列资时资产名称、编码、数量等基础信息录入不准确,固定资产往往存在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现象。例如抽油机列到油井资产中,没有单独反应出来;车辆已报废,没有下账,造成账实不符。缺乏资产运营意识。有的单位领导存在重购置,轻流动,重占有,轻效益的观念,即使存在闲置固定资产,也不愿在油田内部各单位之间调剂和利用,最终导致该资产在原单位报废,而急需该资产的单位打报告重复购置。各采油厂每年产建新投油井都配套新抽油机,而每年无效油井关井和油改水井,又闲置了大量的抽油机,未充分利用。有的单位为了减少设备折旧费,将完好的设备提前报废。有的为了减少设备维修费,将有使用价值的设备提前报废,再申请购置新设备,存在随意报废设备现象。

3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对策及措施

3.1 创新机制,转变思路,充分发挥设备管理的作用

设备管理部门一是自身要转变思路,积极主动的深入到设备管理工作中去;二是要树立设备为工艺服务的意识,发挥专业优势,紧盯工艺参数变化,加强与工艺的联系,搞好设备革新与技术改造;三是要将设备管理重点从车辆等非安装设备转变到抽油机、机泵、加热炉、增压撬、三相分离器等流程安装设备上来;四是要开展修旧利废;五是设备管理主要工作要从设备维修转变到设备全寿命周期现代化综合管理上来,追求投资综合经济效益。

3.2 优化组织结构,构建专业的设备管理队伍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应对设备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厂和基层主管设备的领导要配备机械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内行,各级设备管理岗位要配置机械专业的管理人员,懂管理,会技术,基层作业区配置设备工程师(技术员)。

为了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在联合站和注水站等设备较多的站点配备机修工,专职负责设备事前预防性维护保养和小型机修、修旧利废工作,从上到下,构建技术过硬的设备专业管理队伍。

3.3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和标准

只有建立了规范化的制度,设备管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除建立健全设备管理规定、油水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和能耗标准等制度外,还要制定各类型单机设备从订货、运输、安装、验收、检查考核、停用、报废和处置的企业标准(规程),并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检查考核标准和现场运行标准等规定悬挂在设备现场,进行标准化管理,使设备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3.4 建立科学的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体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设备技术状况好,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易保养、难维修,备用设备配置少,对正常生产影响大,应按照一级保养时间间隔,以“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十字作业为主要内容,不拆解,做好事前预防性维护保养,事后维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抽油机,应以每年4月和10月换季预防性保养为主,不拆解,重点进行十字作业。对注水泵,以事前预防性保养为主,不拆解,重点进行十字作业,做好润滑油动态监测和振动动态检测,泵效下降后维修。对多级离心泵,以事前预防性保养为主,不拆解,重点进行十字作业,做好振动动态检测,泵效下降后维修。对150kW以上发电机组,以事前预防性保养为主,重点进行十字作业、油水管理、清洗三滤和机油动态监测。对锅炉和加热炉,执行夏季检修制度,平时做好排污和水质处理等工作。对三相分离器等压力容器,平时做好排污工作。对结构简单、维修技术不复杂和能及时获得配件的小型发电机组、离心泵、污油泵、污水泵、螺杆泵等通用小型设备,采取事后维修方式。

3.5 要树立资产运营意识

为了对设备实行全寿命周期综合管理,借鉴一些企业的先进做法,将属于财务资产科业务的设备资产管理,整合到设备部门的管理工作中,或成立资产管理科,将资产和实物统一管理,以理顺流程,整合资源。每年定时进行资产盘点清查,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优化设备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产,减少占用,最大限度的追求投资综合经济效益,确保设备资产增值保值。

3.6 加强设备精细化管理

将设备强制润滑、回场检查、一级预防性维护保养、油水管理和基础资料填写五个方面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来做,积极应用润滑油、水质、振动和噪声等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以及温度、压力、排量等在线检测数据,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对设备购置、保养、维修、调拨、处置、报废等重点管理工作,以业务流程为中心,进行流程再造,重新设计管理过程,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3.7 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备管理数字化

目前设备ERP管理信息系统还存在与工艺、资产等部门信息系统数据不能互联,集成性差,资源不能共享,基层动态数据还需手工录入,系统只能对设备维修审批、结算和报表生成等阶段提供决策辅助,未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对现场管控和掌握能力差。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辅助决策能力,还要对设备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面管理控制,将运转时间和运行参数等动态数据自动采集和上传,将设备故障预防、现场监控、状态自动监测、诊断及预警和排除等都纳入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加强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4 结语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油田采油厂要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思路,进行设备管理创新,构建设备管理新模式,加强设备现代化综合管理,树立资产运营理念。从基础工作抓起,精细化管理,提高设备投资综合经济效益。

[1]李宁会.油田设备管理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5.

F426

A

1671-0711(2017)10(下)-0024-03

猜你喜欢

采油厂预防性油田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边采油厂
采油厂数据运行一体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