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价值

2017-01-20林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0期
关键词:程序化急性期脑出血

林萍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价值

林萍

目的探析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好。

急性期脑出血;程序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急性期脑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是损伤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1]。在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多数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均可成功救治,但残疾率较高。为此,一定要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展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延缓病情进展,降低残疾率。本文现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组6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8±3.2)岁;干预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0.1±3.3)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即生命体征监测、镇静用药、规范护理及用药指导等。

干预组患者予以程序化护理干预:

(1)病情评估: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进行详细了解,根据临床资料初步评估患者病情。

(2)护理方案制定:查阅有关急性期脑出血的资料,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制定护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护理方案执行。

(3)护理方案实施:①接诊处理: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程度予以接诊,提供冰枕或冰帽,予以吸氧治疗,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2]。②用药指导: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定时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马上通知医生,采取恰当措施[3]。③饮食干预:以流质食物为主,确保营养充足的同时,不会增加胃肠负担,采取鼻饲插管方式进食。④心理干预: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从而给予针对性疏导;同时讲述成功病例,提高患者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⑤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制定肢体康复训练计划,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锻炼要领,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适当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进行统计比较。(1)护理效果:显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神经功能未改善甚至加重。(2)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予以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5]。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观察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予以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干预组60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参照组60例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0 0,P=0.003 2<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前,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1.1±7.2)分,参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1.0±7.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7 1,P=0.938 6>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9.1±7.5)分,参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5.5±7.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81 6,P=0.000 0<0.05)。

3 讨论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致病原因非常多,多数为高血压患者血管破裂导致。在临床治疗期间,护理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近年来,程序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护理模式,还促进了临床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属于一种优质护理[6]。在临床中,程序化护理干预主要就是利用综合、连续、动态的护理程序,针对患者需求,制定恰当、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此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夏德艳[7]的文献报道十分相似,数据为: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程序化护理干预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有助于现代护理的发展,通过综合、动态、连续的护理程序制定先进的护理措施,充分满足患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了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凯梅[8]的文献报道十分相似,数据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9.01±8.41)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48±7.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程序化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为:患者发病前期处于疾病进展过程,患者情绪波动易造成血压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病情,所以,不宜进行功能训练,此时以循证思维予以专业指导,落实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稳定患者病情,进入平稳期,之后展开功能训练,进一步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1] 陈卓.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58-159.

[2] 徐留庄,赵华.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5):165-168.

[3] 王静.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41-242.

[4] 王翠萍. 程序化护理模式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130-131.

[5] 李林. 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244-245.

[6] 李彩燕,陈彬彬,施丽华,等.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程序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20-221.

[7] 夏德艳. 分析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1):164-165.

[8] 胡凯梅.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7):191,194.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LIN P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Nanping Fujian 3542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12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a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ach with 60 cases.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procedu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 and daily life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s better.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programmed nursing intervention;clinical effect

R615

A

1674-9316(2017)20-018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94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南平 354200

猜你喜欢

程序化急性期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程序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程序化操作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