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2017-01-20徐萍郑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0期
关键词:综合症持续性通气

徐萍 郑坚

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徐萍1郑坚2

目的探究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90例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儿通过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NCPAP),实验组患儿通过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治疗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1.1%,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结论通过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治疗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能够取得良好的

治疗效果。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治疗

对于足月新生儿来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对患儿的健康和生命有非常严重的威胁,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三凹征、呼气性呻吟,并且患者的病情有进展加重恶化的趋势[1-2]。其病死率高,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所以为了探究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措施,本实验选择对照实验的方法进行,现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6月我院收治9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男婴47例,女婴43例,新生儿中通过引导自然分娩的有44例,通过剖宫产手术生产的有46例。对照组年龄32~87 d,平均(38.00±1.24)d,其中男22例,女23例,剖腹产15例,顺产30例,体质量2.3~6.1 kg,平均体质量(4.00±2.38)kg,其中30例新生儿母乳喂养,15例人工喂养;观察组年龄33~86 d,平均(39.00±5.52)d,其中男25例,女20例,剖腹产14例,顺产31例,体质量2.1~6.3 kg,平均体重(4.00±3.21)kg其中32例新生儿母乳喂养,13例人工喂养。两组新生儿在年龄、性别、出生方式、胎龄、体质量、喂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新生儿均为在分娩时发生窒息,其中45例为轻度窒息,20例为重度窒息,25例为宫内窘迫;对照组患儿通过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实验组患儿通过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主要以呼吸机支持为核心部分,然后辅助进行综合性补液治疗,从而维持患儿的电解质、血压、血糖的平稳,治疗原发病,同时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控制感染,防止出血等症状[3]。

对照组:该组患儿通过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4]。

实验组:该组患儿通过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给药剂量100 mg/kg,用药前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气管插管,将药液一次性注入,注入后复苏气囊加压通气3~5分钟。一般患者只应用1次,个别1次效果不佳。呼吸困难加重者,12 h考虑重复用药剂量同上;用药结束后拔出气管插管,给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初始参数:氧的流量控制在5 L/min,吸入氧浓度为0.3~0.6 L/min,PEEP为5~8 cmH2O,氧气的温度控制在27℃~32℃。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调整参数[5]。

1.3 疗效判断标准

主要的判断标准如下:(1)显效:新生儿患者在治疗后24 h之内呼吸窘迫的症状消失;(2)有效:新生儿患者在治疗后24~72 h呼吸窘迫的症状消失;(3)无效:治疗72 h以上呼吸窘迫的症状没有消失,甚至有严重的倾向。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患者满意度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治疗及护理质量越高[6]。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将实验结果的检验标准设置为0.05,P<0.05时,说明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1.1%;实验组患者中显效39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从实验结果能够看出,实验组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患者,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患者家长满意度调查

对两组患者家长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对照组满意患者为11例,较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患者19例;实验组满意患者25例,较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患者5例。通过以上的数据能够看出,对照组患者家长满意度为57.8%,实验组患者家长满意度为88.9%,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孕妇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负面情绪或者是隐匿性病的存在,导致孕妇出现健康情况下降或者是营养不良的情况,容易造成新生儿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肺部局部炎症以及由于炎症反应造成的肺泡损害和间质性肺水肿,该病的病死率非常高[7],并且由于新生儿的肺脏发育不完全,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具有非常严重的威胁,所以需要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患儿出现肺泡萎缩的现象,改善肺部血管的通透性,提高治愈的效果[8]。

现探究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比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和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结果发现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1.1%,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对于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的治疗,通过气管内注入肺泡表面活性剂(固尔苏)联合经鼻持续性正压通气治疗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彭荣秋.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临床治疗体会[J].医药,2016,3(9):278.

[2] 曹彤梅.足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048.

[3] 李举.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治疗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9-80.

[4] 刘凤,王飞,黄泰.足月剖宫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118-122.

[5] 宋爱玲,毕务霞.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7(6):846-847.

[6] 刘凤,吴明赴,王飞.89例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1):4449-4451.

[7] 雒虹.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比较分析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9):84-85.

[8] 谢钦妹.78例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28(6):1305-1307.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Full-term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Neonates

XU Ping1ZHENG Jian21 Neonatal Department, Jilin Children's Hospital,Jilin Jilin 132011, China;2 Department of EN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full-term infa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Methods90 cases of fullterm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 by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reatment (NCPA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y intratracheal injec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Curosurf) treatment with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 mode.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1.1%,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100.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ConclusionBy intratracheal injec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Curosurf) combined with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an achieve good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ing syndrome model therapy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eonatal; treatment

R563

A

1674-9316(2017)20-007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0.038

1 吉林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吉林 吉林 132011;2 耳鼻喉科

徐萍

猜你喜欢

综合症持续性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与间歇性蓝光照射的疗效比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梦游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