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淮河流域管理机构水量分配与水资源监控管理措施

2017-01-20宫鲁蓉

治淮 2017年11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淮河管理机构

宫鲁蓉

浅析淮河流域管理机构水量分配与水资源监控管理措施

宫鲁蓉

一、淮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83mm,其中淮河水系910mm,沂沭泗水系836mm,其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多于内陆;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3~4倍;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0%。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83.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52.4亿m3,流域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水污染、水生态问题凸显。制定实施水量分配方案,对于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淮河水量分配方案

根据国务院授权,2017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批复了《淮河水量分配方案》。方案明确了淮河水量分配原则、流域内各省级行政区不同来水频率下的水量分配份额、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指标和最小下泄流量控制指标,制定了强化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的保障措施,为合理开发淮河流域水资源、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两部委批复意见要求,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将方案实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按照方案确定的指标,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水资源保护,确保淮河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流量。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加强淮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并强化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水资源监控管理

淮河水量分配方案的制定为合理开发淮河流域水资源、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淮河水利委员负责水量分配的监督检查工作。日常工作过程中,淮河水利委员会基层管理单位已积累了水资源监控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

淮河流域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范围内水资源监控管理工作,为确保淮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有效实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流域机构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了水资源管理机构,成立专门水资源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划清事权、理顺关系,充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保障淮河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

2.注重宣传,强化节水

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淮河流域管理机构注重节水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举办一系列水法宣传活动,大力宣扬水资源法规及节水常识等,提高大众整体节水意识,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强化用水需求管理,强化工业和服务业节水技术改造,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3.落实经费安排,加大监管力度

淮河流域管理机构落实经费安排,专款专用,将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管理经费落实到实处。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水资源监管力度,根据巡查监管制度的要求,及时开展水资源监管巡查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水资源监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及时整改,整改不了及时上报上级单位。同时根据每年天气及降雨情况,及时向周边取用水单位及个人发函,合理配置水资源。

4.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淮河流域管理机构加强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全面监管管理范围内排污行为。委托专业机构监测水质,依据水质检测报告,实时掌握水资源水质情况;加大巡查力度,监管管理范围内违章设置排污口的行为,发现违章设置排污口,立即制止并拆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周边企业及群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实施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保证河道内基本用水需求。

在淮河流域管理机构的不懈努力下,近几年管理范围内水资源监控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周边群众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大幅提高,水资源监控工作取得了周边群众及企业较高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为淮河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建议

尽管淮河流域管理机构在水资源监控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推进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

1.出台水资源统一管理政策规定

目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流域管理机构水资源管理执法缺乏有效的强制性措施,执法难度大、时效差,需抓紧出台有利于淮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营造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外部环境。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水资源预报和监控系统建设

目前,淮河流域基层管理机构监管主要以巡查监测为主,测验精度难以满足水量分配方案自动监控的要求,缺乏水资源预报和监控设施,缺乏先进的控污设备和水量计量设备,监管难度大,需尽快建立先进的水资源(水质、水量)自动测报和水资源监控系统,提高对水资源预报监测和用水监测,为淮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

3.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

目前基层水资源管理队伍装备相对滞后,人员少、装备不足与水资源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重的矛盾仍较突出。需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加大水资源管理科技投入,在水资源管理装备、人才技术培训、监测决策手段等方面不断引进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努力提高水资源管理科技含量和水平。

4.进一步深化研究

淮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不仅淮河水量分配,还涉及整个流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错综复杂,因此,在淮河水量分配方案实施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流域及淮河水资源调度方案,明确具体调度方式,深入研究不同来水条件下方案调整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深入研究水资源调度的可操作性等

(作者单位:南四湖水利管理局韩庄水利枢纽管理局 277600)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淮河管理机构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淮河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新时代下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论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措施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