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分析

2017-01-20马亚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马亚峰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分析

马亚峰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和现代医院审计制度的逐步完善,绩效审计已成为非营利性公立医院审计发展的主流趋势。现对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医改

1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开展现状

绩效审计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对投资项目和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的活动。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控制手段,绩效审计通过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强化公共事业主体的经济责任,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提升社会效益[1-2]。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审计理论界就开始着手研究医院审计问题,并指出医院审计应向绩效审计方向发展。自本世纪初,我国的公立医院开始全面尝试和探索绩效审计,主要从“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角度对医院资金使用绩效、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等进行简单评价[3-5]。近年来,随着审计工作转型的深入,绩效审计已经逐渐从一种创新的审计类型升华为一种审计理念,单纯的合规性审计越来越少,大多公立医院都积极尝试在审计项目中融入绩效理念。通过几年的发展,绩效审计评价范围已经拓展至公立医院无形资产管理、医患关系管理、医院声誉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较好地发挥了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不少公立医院除了从“3E”的常规评价角度,还从安全性、真实性、合法性等角度出发,围绕资源配置、项目管理和履职效果等,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绩效评分,并提出加强业务管理绩效的意见和建议[6-8]。

2 当前绩效审计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制约

尽管公立医院的绩效审计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遭遇较多的困难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绩效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审计人员和公立医院从业人员对医院绩效审计的认知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认为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审计的重点是财务合规审计,防止滋生腐败,而对于医疗资源闲置等影响效率的现象不够关心,甚至认为强调绩效审计将影响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和社会效益。诸如此类观念普遍存在于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对象中,导致现有绩效审计环境不够成熟,给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2.2 缺乏客观可比的审计评价标准

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完整、全面、客观、可比的评价标准。而当前我国公立医院发展极不均衡,对大城市三甲医院和基层普通医院采取同等评价标准,显然无法起到绩效审计的激励导向作用。因此在绩效审计评价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基础条件和客观因素,如医院级别、财政支持力度、地方经济发达程度、区域人口密度和人口结构、针对主要病种等,卫生主管部门尚未制定出完整的绩效审计配套制度,缺乏统一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文件,在审计实践中对定量指标大多简单套用普通企业模板进行处理,对定性指标的分析和挖掘运用不够充分,势必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2.3 绩效审计手段方法不够先进

公立医院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分析各类医疗资源使用的经济性,评价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因此,绩效审计需要大量借助现代审计技术,运用数据对比、趋势分析、多元回归等先进审计分析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绩效审计对象做出全面评价。而目前的公立医院审计方式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审计人员的大量工作花费在对报表凭证的人工审核上,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较低,加上审计方式多为现场检查、实地察看、询问经办人员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审计效率的提高。

2.4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相对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内容不仅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还涉及医院管理、社会效益和政策执行等多个层面的运行情况。如在医院管理层面,对医院历史数据库中的挂号记录、门诊结算、住院明细记录、患者基础信息等多种数据进行审计评价。这需要审计人员综合运用多样化的创新方法和多学科知识,不仅要懂财务、审计业务,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而现阶段,公立医院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等与绩效审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传统合规审计较熟悉,而对绩效审计和相关配套技术较陌生,现场检查经验较为丰富,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开展。

2.5 审计报告缺乏针对性

目前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于绩效审计报告的形式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但理论界都认为绩效审计报告应务实、有针对性,框架应灵活、多变。然而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很多审计人员对如何撰写绩效审计报告感到非常棘手,有时绩效审计报告与合规性审计报告没有实质性区别,有的报告通篇只谈绩效而忽略了合规性基础,有的报告仅在正面评价时从绩效审计角度阐述,而对存在问题、潜在风险等做出负面评价时回到合规审计的套路,有些报告篇幅冗长、重点不突出、定位不清晰,不能为医院管理者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也影响了内审组织治理作用的发挥。

3 推进绩效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宣传和保障力度,优化绩效审计环境

在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全面的改善公立医院的审计工作环境,尤其是确保绩效审计工作引起决策层的足够重视,强调绩效审计作为医院的“免疫系统”和管理工具,能够发挥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结构的作用。要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在医院的地位层次,确保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营造适宜的绩效审计环境;同时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纠正部分人员认为审计就是合规检查的固有观念,使绩效审计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绩效审计全面推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 建立公立医院绩效审计准则,完善绩效评价标准

审计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对公立医院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开展绩效审计的经验,认真总结我国历次医改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成功做法,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顺应当前医改和供给侧改革方向,具有较强系统性和操作性的绩效审计标准。明确绩效审计的对象、目的、程序以及报告的基本形式,建立绩效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和相关规章制度,使绩效审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3.3 不断改进审计手段、方法,提高绩效审计效率

在公立医院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综合采取审计抽样技术、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等开展绩效审计,并尝试将平衡计分卡原理、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运用到绩效审计中去。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形势下,要具备大数据思维,广泛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非现场数据采集、实时分析和审计线索发现,实现绩效审计手段由以现场手工操作为主向以非现场计算机审计为主转变,不断提高审计效果和质量。

3.4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绩效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加快审计人才的培训、提升人员素质是推进绩效审计的根本保障。一方面,审计和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医院审计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审计队伍建设,使绩效审计人员不仅懂法规、财务知识,更能懂医疗、懂管理、懂技术,具备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外聘专家或将个别审计项目“外包”。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自身也应加强学习,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绩效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和审计技巧,学习现代医疗管理知识和医改政策精神,使自己尽快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

3.5 遵循使用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提高绩效审计报告质量

内审人员在撰写绩效审计报告时,应学会换位思考,把提升审计建议质量作为提高绩效审计成效的重中之重,突出强调报告使用者最关注的内容。审计报告形式是否简洁,重点是否突出,报告篇幅和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确保使用者第一时间获取审计报告的核心信息等。因此,应积极尝试更加务实灵活的报告形式,可以用专题报告和阶段性报告等形式,提高报告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体现绩效导向,提出解决方案,力求报告使用者效用最大化。在表述方式上,改变传统审计报告纯文字表述的方式,更多运用图表等可视化手段形式来表达各类信息,增强报告的表现力。

[1] 张莉.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探析[J]. 财会学习,2016,11(16): 160.

[2] 李文瑾.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思路探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4): 56-57.

[3] 吴运清. AO技术在医院绩效审计中推广应用的实践与探索[J].审计月刊,2008,24(1): 132-133.

[4] 王敏. 医院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J]. 中国内部审计,2011,15(4): 69-70.

[5] 曹玉筠. 基层中心医院绩效审计初探[J]. 审计月刊,2010,26(4): 40-41.

[6] 赵鹏. 对医院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4): 66-68.

[7] 张宇红. 医院管理中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3(24): 261.

[8] 陶静. 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探讨[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2): 866-868.

Analyze the Actuality, Constraint and Counterplan of Performance Auditing in Public Hospital in China

MA Yafeng Economy Management Offic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China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care reform deeply and the modern hospital audit system gradually improve, performance auditing has been the dominant trend for audit in public hospital. We analyzed the actuality, constraint and counterplan of performance auditing in public hospital in China.

public hospital; performance auditing; health care reform

R197

A

1674-9316(2017)08-001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8.007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管办,江苏 扬州 225000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公立医院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新审计报告准则应用指南
试析公立医院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