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风俗画
2017-01-20任红
◎ 文 | 任红
端午的风俗画
◎ 文 | 任红
南直隶人徐霞客在《黔游日记二》中写到:“平明微雨,既止,而云油然四布。是日为端午,市多鬻薄艾者。雄黄为此中所出,然亦不见巨块。市有肉而无鱼。余兀坐逆旅。囊中钱尽,不能沽浊醪解愁,回想昔年雉山之乐,已分宵壤。”活泼泼将晚明贵州市镇中的端午节写成了一幅风俗画。
与徐霞客差不多同时期的福建画家吴彬,也画过一幅端午节的风俗画。吴彬授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作为宫廷的职业画家,吴彬曾向神宗万历皇帝奏准游历四川,造访遥远省份的名山狭隘,以求其画作的写实准确。《岁华纪胜图册》并不是川行带回的作品,但川行本身则可以看出晚明人寄情山水愿望之强烈,则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而徐霞客对自然的向往也并不是那个时代的孤本。
《岁华纪胜图册》是吴彬记录民间风俗的插画,十二页幅对应十二个岁时,参考的蓝本是著名的《礼记》,储存在宫中以备档案之用。《端阳》是吴彬这十二页幅杰作中的一幅。他所选取的题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龙舟竞渡。
民居上挂着菖蒲以驱邪秽,商铺兜售着果蔬,对岸植有蜀葵,廊桥上聚集观渡的人群,两人两骑上桥,而仆童紧随其后。一船正欲过桥,其他船则陆续驶来。夏日浓阴,屋舍俨然,河上沙洲,庭院劳作,仿佛冬去春来,日月轮回,都与他们无关。对面桥上有个荷杖负重的行人,正是我们所熟悉的徐霞客羁旅天涯的扮相。作为同时期人,两人关于端午节的两桩纪录则可以互相印证。
另外,吴彬描绘九月风俗的《登高》也为佳构。事实上,端午节亦有崇尚登高辟邪的传统,非重阳节所独有,只是少了茱萸花罢了。
对我们来说,虽然过去了几百年,徐霞客和吴彬所记录的端午节,并不是为我们所陌生的穿越剧。它就是我们的节日,它的风俗核心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不管历史风尘经历过什么,这个节日的正确打开方式并没有变。
当我们站在屈原祠的祭坛之下,站在龙舟竞渡的岸边,站在骚坛诗会的现场,当门楣挂起菖蒲和艾草,额间点上雄黄,手里剥开粽叶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觉得我们是个古人,或者我们在模仿古人。这应该就是卡尔·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吧。它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并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