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7-01-19万军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直线方程知识点

万军

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去完成,而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被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其主观能动性被忽视,“教”等同于“讲”,“学”等同于“受”,学习效率不高,技能难以得到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自主感知、探索、构建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提出任务,引导学生预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学生的学习来看,很多学生在课前不会主动预习,有的学生在预习中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粗略地阅读教材,效果并不理想.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前预习中就要向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让学生知道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通过什么途径去完成任务.这样,有利于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比如,“对数函数”的学习,什么是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什么特点,抓住这两个核心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初步感知,才能为学生理解知识奠定基础.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对于基础知识点,要引导学生尝试理解,例题要引导学生能看懂,提出遇到的问题,练习则要先尝试解决.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习惯了依赖教师,为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实践中可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可应用填空、例题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自学.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进行评价.

二、问题引导,促进学生探究

课前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根据任务学会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的安排,初步尝试理解知识点,但因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在预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对知识点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过渡到课堂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结合自学而和同伴展开交流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时,若要求直线方程,应知道什么条件,合作解决下面两个问题:(1)已知直线l经过两点P1(1,2),P2(3,5),求直线l的方程;(2)已知两点P1(x1,x2),P2(y1,y2),其中(x1≠x2,y1≠y2),求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先判断是否存在斜率,然后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求出直线方程.再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和分析,发现当x1=x2时,直线与x轴垂直.结合课本中例3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多少方法来求直线l的方程?哪种方法更简捷?然后求出直线方程,再结合课本例4进行巩固.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活动,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自主练习,引导学生反思

一般而言,数学教学中的练习都是由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很多学生都不会自主进行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提倡自主练习,并不是让学生自由练习,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任务.这种练习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例如,在讲“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后,一类练习是让学生判断两直线是否相交,若学生能判断了,再进一步练习求交点坐标.在练习过程中,练习的层次、难易度要有所区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练习后,要引导学生根据练习情况进行反思,即练习中掌握了什么,还有什么是不清楚的,哪些知识点还没有牢固掌握,哪些方法还不会灵活应用,针对自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找相应的练习进行训练.

四、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归纳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会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自主练习反思,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与整理.高中数学阶段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较强,而有些学生却不会整理,所掌握的大多是零散的知识点,在解决问题中错误也就较多.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不仅要每节课结合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归纳,还要结合章节引导学生归纳.例如,“函数”的归纳,其中包括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等多个知识点.首先,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串联起知识点,找到其中的关系.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时代衡量人才的标准.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不仅仅是把课本中的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直线方程知识点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圆的方程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