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目的论视角看林语堂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017-01-19黄文雅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浮生六记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摘 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典籍不断传往国外,而典籍英译的目的只为弘扬特色鲜明的中华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往往很难确切展现。然而在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却译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目的论的共通之处。本文以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探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多种方法。为了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既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要保证准确地传达源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目的论 林语堂 文化负载词 翻译方法 《浮生六记》

一、引言

在近现代的翻译热潮中,涌现出许多文学大家,如:辜鸿铭、林语堂、杨先益、王佐良、许渊冲、戴乃迭等,他们都开始致力于中国经典作品的翻译。另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如:戈得布莱特、庞德、白芝、霍夫曼等,都曾将中国的一些诗歌、戏剧以及小说引入西方,例如《将进酒》《牡丹亭》《红楼梦》等。在吸收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中国翻译者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张并将它们付诸实践。其中,目的论作为翻译功能理论的一部分,在翻译实践中地位举足轻重,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目的论”检索到了66104个条目。《浮生六记》创作时间较早,语言带有古文风格,不如现代语言易懂,而英语是一种主要由形式来表达的文字,两者转化具有一定难度,也十分考验译者的双语水平。在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中,可以看到目的论对于翻译的指导。

二、目的论及其三原则

(一)目的论

目的论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领域。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能够直接指导各项翻译任务。目的论由德国语言学家弗米尔提出,由诺德补充发展。任何翻译或口译都首先要考虑文章在原文和目标语中的作用。与人的任何活动一样,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中,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者如何翻译。目的论的提出突破了语言对等的禁锢,而更注重根据翻译的目的或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卞建华,2008)。在诺德的“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一书中,目的论强调原文的地位要低于它在基于对等的翻译理论中的地位。原文提供信息,译者的任务就是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目的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原文和作者的二元关系,而更注种社会效应和译本的功能。根据目的论,原文只是一个信息的提供者,并且由译者选择有用信息来达到翻译的目的。译本是为目标受众创造的,是为了完成在目标语环境和背景下的目的,由此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因此,为使译文能够达到特定的功能和效果,译者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翻译方法。

(二)目的论三原则

目的论遵循三个原则,即目的论、语内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在三原则中,目的论是首要原则。目的就是译本的交际目的,即在目标语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功能。所以译者必须弄清楚在给定的目标语言环境中文本的具体目的,然后决定采用什么翻译策略——直译还是意译,或者结合两者。语内连贯原则要求译本必须达到语内的连贯,也就是说,译本必须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即译文语言在目标语言文化中合情合理并且读者能够理解。忠实原则是指原文和译文的内容和思想要保持一致,忠实的程度和形式由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所决定。

三、《浮生六记》原著及其译本分析

(一)沈复《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讲述了与妻子陈芸平凡却充满情趣的生活和之后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当时幕客士大夫的生活经历,也向读者展现了一位贤良淑德颇具性情的妻子形象。然而夫妇二人率真任性的个性作风与封建礼法是相冲突的,陈芸最终还是病逝了。沈复写下这部自传性的作品来怀恋妻子,祭奠人生。“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句。

(二)林语堂的英译本及其目的分析

1936年起,林语堂开始翻译《浮生六记》,并且前后将他的译本修改了十次。他在译本前言中写道,他认为芸是中国文学里面最可爱的一个女性角色,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她太爱美,同时她又知道爱美是错误。读沈复的《浮生六记》给人一种神秘的快乐,这种快乐超越了所有身体所受的苦难,就像一个明明无辜的人被判了死刑,却真的觉得自己有罪。因此,林语堂觉得这对夫妇的生活是最悲伤的同时也是最欢乐的,欢乐之中带着悲伤(1995:5)。林语堂对沈复夫妇的爱情充满尊敬,更多的是对他们即使生活贫穷却始终追求自由和美丽的仰慕。深深被这个故事打动的林语堂开始翻译《浮生六记》,将中国传统文学带到海外,出色的翻译成功地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在国外大受好评。

四、文化负载词及翻译方法

(一)文化词汇分类

1.生态文化词汇

(1)日惟演戏,夜则参差高下,插烛于瓶花间,名曰“花照”。

In the daytime,there would be theatrical performances,while at night the flower-vases were brilliantly illuminated with candlelight in their midst,a custom which was called“Illuminated Flowers.”

“花照”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节日。在那天白天会有一些戏剧表演,晚上花瓶在烛光的衬托下闪闪发光。这是一个庆祝花开的节日,但是在外国并没有这样的节日。另外,这个节日与生态相关,所以将之归类为生态文化相关词汇。

2.物质文化词汇

(2)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

For instance,at meals,she always mixed her rice with tea,and loved to eat stale pickled bean-curd,called“stinking bean-curd“in Soochow.Another thing she liked to eat was a kind of small pickled cucumber.

“臭腐乳”“虾卤瓜”都是中国地方特有的一些事物,属于苏州地区特有,这些物质概念都是西方所没有的,所以将它们归类为物质文化词语。

3.社会文化词汇

(3)余生乾隆癸未冬一月二十有二日。

I was born in 1763,under the reign of Ch'ienlung,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

(4)余笑曰:“将来罚嫁麻面多须郎,为花泄忿。”

“All right,”I said,“you will be punished for this one day by marrying a pock-marked bearded fellow for your husband to avenge the flowers.”

“乾隆”是清朝的一位皇帝,“一月二十有二日”是根据中国农历来计算的日期。“麻面多须郎”也是中国特色词汇,代表的是丑陋并且荒唐的长满胡子的一个男性形象。这些是中国社会的独有词汇,所以将它们归类于社会文化词汇。

4.宗教文化词汇

(5)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According to the custom at Soochow,the women of all families,rich or poor,came out in groups on the Mid-Autumn night,a custom which was called “pacing the moonlight”.

(6)余夫妇必焚香拜祷。we burnt incense and prayed together before him.

(7)子宜备牲牢以待。You must prepare a sacrificial offering for the occasion”.

“走月亮”“焚香拜祭”“牲劳以待”都属于中国宗教词汇。“走月亮”是苏州地区的一种宗教传统活动,人们晚上出门然后在月光下漫步,祈祷生活和谐。“焚香拜祭”“牲牢以待”意思是烧香,准备用于祭祀的猪、牛、羊。这些都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仪式,所以属于宗教文化词语。

5.语言文化词汇

(8)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

Over the bridge,there was an open hall overlooking the water,called “After My Heart”——the reference was to an old poem:“When the water is clear,I will wash the tassels of my hat,and when the water is muddy,I will wash my feet.”

在例(8)中,“我取”义为跟随自己的心,“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是《诗经》中的一句话。这些词都与中国文化相关,并且都用的古汉语,四字结构特点明显,属于语言文化词汇。

(二)文化负载词翻译运用的翻译方法

1.直译加注解

直译加注释是对原文的进一步解释,使译文的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单纯的直译会使读者产生误解,所以注解在有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

(9)始则折桂催花,继则每人一令,二鼓开始。

At first we played a game with a twig of cassia,and later each one was required to drink one round,and we did not break up until ten oclock in the night.[This is a game similar to‘Going to Jerusalem.A twig of cassia blossoms was passed round from hand to hand as long as the beat of the drum continued.The one found with the twig in his hand when the drum stopped beating was required to drink.]

例(9)中,“折桂摧花”是当时人们在喝酒的时候玩的一个游戏,大家轮流传桂花来决定谁输掉游戏。因为这个游戏为中国所特有而且名字比较奇特,所以林语堂为此加上注释,便于读者理解。

2.音译

音译是指在源语或目标语中采用相似读音的表达方法来表示这些文化负载词。源语和目标语的差别会形成一些语义理解上的空白,这种情况下,音译可以较好地保留原文语言文化,同时能降低译文的阅读难度。

(10)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战国策》《南华经》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西汉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司马迁、班固取其渊博),昌黎取其浑(韩愈取其浑厚博大),柳州取其峭(柳宗元取其雄健超脱),庐陵取其宕(欧阳修取其不受拘谨),三苏取其辩(宋代三苏取其语言流畅),他若贾、董策对,庚、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And I replied:“Chankuots'eh and Chuangtzu are noted for their agility of thought and expressiveness of style,K'uang Heng and Liu Hsiang are known for their classic severity,Ssuma Ch'ien and Pan Ku are known for their breadth of knowledge,Han Yu is known for his mellow qualities,Liu Tsungyuan for his rugged beauty,Ouyang Hsiu for his romantic abandon,and the Su's,father and sons,are known for their sustained eloquence.There are,besides,writings like the political essays of Chia Yi and Tung Chungshu,the euphuistic prose of Yu Hsin and Hsu Ling,the memorandums of Loh Chih,and others more than one can enumerate.True appreciation,however,must come from the reader himself.”

例(10)划线处都为中国特有人名以及书籍,林语堂在翻译时用音译的方法将汉语古籍及名称表达出来,便于读者朗读。考虑到此段相似名称太多,而且对每个名词的一些特点都有说明,所以林语堂直接将其音译,并不再加注释,有助于读者感受汉语的发音,也有助于相关资料的查询。

3.意译

意译是为目标语读者服务的,不拘束于原文的形式。它打破原文的结构特点,重新组织,便于读者理解。

(11)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

Yun could not drink,but could take at most three cups when compelled to.I taught her literary games in which the loser had to drink.

(12)《语》曰:“礼多必诈。”

There is a proverb which says:“One who is over courteous is crafty.”

汉语四字格言简意赅,但是英语中几乎找不到这样形式的对应,所以林语堂采用了意译,用英语俗语的形式来表达汉语俗语在原文中的效果。“礼多”若直译可能是“too much courtesy”,林语堂将之译为“over courtesy”,更符合英文结构。

4.省译

省译指由于英汉语言用法上的差别,有些词(或成分)在英语中是必不可缺的,但在汉语中却是多余的,或是说在汉语中因为语气情感的表达而使用的一些词汇在英语表达中并不可取,翻译时便需要省去不译,以使译文更严谨、更精练、更明确。

(13)憨曰:“蒙夫人抬举,真蓬蒿倚玉树也,但吾母望我奢,恐难自主耳,愿彼此缓图之。”

“I should feel greatly honoured if I could come to your home,but my mother is expecting a lot of me and I can't decide by myself.We will watch and see.”she replied.

“蓬蒿”“玉树”都是中国特有的物质名词。“蓬蒿”出自李白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义为无用的草,“玉树”来自诗句“一朵梨花压海棠,玉树临风胜潘安”,代表尊贵、高尚。“蓬蒿”“玉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蓬蒿倚玉树”义为很荣幸做某事。在例(13)中,其实“抬举”和“蓬蒿倚玉树”意义有重叠,都含有对自己身份的降低的意味。林语堂翻译时直接省略了这两个意象而补充了它的内涵意译。

5.转换补偿

用目标语中的相似表达来代替源语中的描述方式,从而在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下和源语读者产生共鸣。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文化传达丢失,但是这样做能够很快激发目标语读者的意象图式,也不失为一种翻译文化负载词汇的有效方法。

(14)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Looking at it,one could imagine oneself transported to some fairy region.

“蓬莱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岛,它象征着一种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出自杨无咎诗“两腋风生,从教飞到,蓬莱仙境”,还有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林语堂在翻译时用“a fairy region”来替代“蓬莱”,将原文的意思完美地传达给读者。

五、结语

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了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对英译本中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做了一个总结。可以发现林语堂采用的翻译方法与目的论相符合。文化负载词汇往往很难翻译或者说几乎不能很好地展现给读者,然而在仔细阅读过林语堂的英译本之后,对文化负载词的一些翻译方法包括直译、直译加注释、音译、意译加注释、意译、省译、转译等有了更深刻的把握。林语堂本身就是一位用中英文创作的大学者,其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今后的翻译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3]董晖.老到圆熟,出神入化——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赏

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4]段自力.翻译目的论介评[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

[5]李懿.从归化和异化论林语堂《浮生六记》译本中文化词的翻译

[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

[6]林语堂.《浮生六记》汉英对照绘图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1999.

[7]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8]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9]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单原.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外译——以《浮生六记》译本为例

[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12]赵慧娟.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思想研究[J].边疆经济与

文化,2013,(4).

(黄文雅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浮生六记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中陈芸的现实处境
《浮生六记》的人物形象分析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研究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