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榆林造林地红松高枝嫁接对比试验

2017-01-19刘姝玲刘春红张林媚郭彩云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径冰柜新枝

刘姝玲,刘春红,张 耀,张 惠*,张林媚,郭彩云

(1. 定边县林业工作站,陕西 定边 718600;2.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榆林 719000)

榆林造林地红松高枝嫁接对比试验

刘姝玲1,刘春红1,张 耀2,张 惠2*,张林媚2,郭彩云2

(1. 定边县林业工作站,陕西 定边 718600;2.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榆林 719000)

为了探索影响樟子松嫁接红松成活率及新枝生长量的因素,通过选取不同砧木规格、不同接穗储藏方式和不同嫁接方式进行高枝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砧木规格下,砧木高度为183 cm的嫁接成活率达到88.88%,新梢生长量为18.20 cm,显著高于砧木高度为153 cm和228 cm;不同接穗储藏方式下,冰柜储藏方式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分别为91.17%和16.33 cm,显著高于沙藏;不同嫁接方法下,芽接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分别为96.1%和19.27 cm,显著高于对接方法。表明不同砧木规格、接穗储藏方式和嫁接方式对红松嫁接成活及生长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樟子松;红松;高枝嫁接;成活率;生长量

红 松(Pinns koraiensis)属松科松属常绿大乔木,亦称果松,耐腐能力强,经济价值极高,天然保有量较少[1-2],人工造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3],多生长在温和湿润的气候、土层深厚、肥沃,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陕西省榆林市实生苗引进成活率极低。而樟子松(P.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耐寒性强、耐旱、喜阳、抗逆性强,樟子松寿命长,生长速度快,但是经济价值低,利用形式单一[2,4],在陕西榆林市大面积推广栽植取得成功,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景观和经济效果[5,6],为了使樟子松寿命长、易成活和红松优材质、高经济性等特点相结合,我们进行了樟子松高枝嫁接红松的砧木选择、接穗储存方法、嫁接方法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榆林市榆阳区、定边县、横山县等三个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一致且具有灌溉条件的樟子松造林地进行。试验区属干旱、半干旱沙地,年均气温10℃左右,冬春季多风,年降水总量约400 mm。试验地为沙滩地,沙土,地势平坦,樟子松长势良好。

1.2 试验设计

1.2.1 同砧木高度嫁接试验 砧木高度设计为2.2 m(树龄约10 a)、1.8 m(树龄约8 a)和1.5 m(树龄约8 a);采取芽接方式嫁接。

1.2.2 不同接穗储存方法试验 接穗储存方法设计为沙藏和冰柜储藏,即在树液流动前,从辽宁省本溪市红松接穗圃选取并采集生长充实、枝条光洁、芽体饱满的发育枝或结果枝,用冰块进行冷藏处理,运输到榆林市后采取沙藏和冰柜两种不同方法储藏;具体方法为冰柜储藏温度设定为0~5℃,储藏期不超过6个月,储藏时结穗条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并轻取轻放,防止损伤牙尖;沙藏方法温度10℃,一层沙一层结穗条,顶层沙厚5 cm左右,用塑料布覆盖沙堆,储藏期30 d左右。

1.2.3 不同嫁接方法试验 嫁接方法设计为对接和芽接;砧木为3 a生、高度80 m左右,接穗引进后采取冰柜贮藏方法。

1.3 试验布置与测定

穗条选择、采集,接穗制备,嫁接时间,接后处理与管理等,按参考文献[7]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时,接穗和砧木粗度比例适当,接穗粗度是砧木粗度的2/3至等粗,切削砧木和接穗要一刀成,先切接穗后切砧木,并迅速粘合最后给嫁接口绑带。

嫁接于5月左右进行,调查于嫁接当年生长季结束时的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调查时随机抽取3个重复,每个重复30株,逐个调查;嫁接萌生新枝生长状况调查时取样方法嫁接成活率调查相同,测定项目包括新枝基部直径和高度。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按算术平均数计算,采用Excel2007、DPS7.0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木高度对嫁接红松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樟子松砧木高度嫁接红松平均成活率为77.7%~88.9%,砧木高度为228 mm者最大,高度为153 mm者最小,高度183 mm者居中,砧木高度153 mm者与高度183 mm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都显著低于砧木高度228 mm者(P<0.05),说明砧木达到一定高度后对嫁接红松成活率有利。

2.2 不同砧木高度对嫁接红松萌发新枝条生长的影响

2.2.1 对新枝基径生长的影响 由表1看出,不同樟子松砧木高度嫁接红松新枝平均基径为0.86~1.36 cm,砧木高度为183 mm者最大,高度228 mm者次之,高度为153 mm者最小,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砧木达到一定高度后对嫁接红松新枝基径生长有利,但超过一定幅度后促进作用会降低。

2.2.2 对新枝生长量(高度)的影响 表1显示,不同樟子松砧木高度嫁接红松新枝平均高度生长量为11.83~18.20 cm,砧木高度为228 mm者最大,高度为153 mm者最小,高度183 mm者居中,砧木高度153 mm者与高度183 mm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都显著低于砧木高度228 mm者(P<0.05),说明砧木达到一定高度后对嫁接红松新枝生长有利。

表1 不同砧木规格高枝嫁接红松接穗生长情况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2.3 不同接穗储藏方式对嫁接红松生长的影响

不同接穗储藏方式下,接穗生长具有明显差异(表2)。冰柜储藏成活率、新枝基径和新枝高度依次为91.17%、1.28 cm、16.33 cm,分别显著高于沙藏方式的85.27%、0.90 cm、11.44 cm(P<0.05);冰柜储藏的嫁接成活率、新梢基径、新枝生长量分别较沙藏方式提高5.9百分点、42.22%、42.74%。表明相同嫁接方法下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冰柜储藏方式优于沙藏方式。

表2 不同接穗储藏方式的嫁接成活率及新枝生长量

2.4 不同嫁接方式对嫁接红松生长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芽接成活率、新枝基径和新枝高度依次为96.10%、1.61 cm、19.27 cm,分别显著高于对接方式的81.83%、1.29 cm、13.73 cm(p<0.05);芽接的嫁接成活率、新梢基径和生长量分别比对接提高14.27百分点、24.81%、40.35%。表明芽接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优于对接。

表3 不同嫁接方式的嫁接成活率及新枝生长量

3 结论与讨论

(1)本实验研究结果为,不同砧木高度处理嫁接成活率平均为77.7%~88.9%,砧木高度为228 mm者最大,显著高于砧木高度153 mm者和高度183 mm者(P<0.05),新枝基径为0.86~1.36 cm,平均高度生长量为11.83~18.20 cm,砧木高度为228 mm者最大,砧木高度153 mm者最小,最大者与最小者之间差异显著;接穗冰柜储藏成活率、新枝基径和新枝高度依次为91.17%、1.28 cm、16.33 cm,分别较沙藏方式提高5.9百分点、42.22%、42.74%,差异显著(P<0.05);芽接法成活率、新枝基径和新枝高度依次为96.10%、1.61 cm、19.27 cm,分别比对接法提高14.27百分点、24.81%、40.35%,差异显著(P<0.05),从嫁接成活率、新枝生长量方面综合考虑,嫁接时应优先选用砧木高度183 mm,其次是228 mm,红松接穗应优先选用冰柜储藏,嫁接方式优应先采用芽接。

(2)影响红松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特性的因素较多[7-8],正如本研究结果,除了红松接穗的质量外,砧木的选择、接穗的储藏方式以及嫁接方式也是影响红松嫁接成活率及新枝生长量的因素,且各因素之间还会相互影响,为了提高樟子松嫁接红松成活率和新枝生长量,尽快生产优质大苗,还需进一步研究,总结提出最优砧木高度、嫁接方式、接穗储藏等条件组合。

[1] 姜涛. 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16(3):38-40.

[2] 黄跃新, 杨丽, 王利宏. 不同地域红松接穗在樟子松砧木上嫁接成活率的研究 [J].河北林果研究, 2014,29(1): 23-25.

[3〗 马晓艳. 樟子松嫁接红松优势及技术要点分析[J]. 科研·林业科学, 2015(11): 130.

[4] 于长生, 李言.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J].科研·林业科学, 2015(6): 134.

[5] 叶竹林, 曹楗翊, 韩海祥,等.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套笼造林效果[J]. 林业调查规划, 2014,39(2):143-146.

[6] 曹继俊, 陈旭, 李庚.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壮苗深栽造林效果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14,39(5):129-131.

[7] 张林媚,刘姝玲.毛乌素沙地红松嫁接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6(5):83-84.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n High Branch Grafting of Pinus koraiensis in Yulin Afforestation Field

LIU Shu-ling1, LIU Chun-hong1, ZHANG Yao2, ZHANG Hui2*,Zhang Lin-mei2, GUO Cai-yun2

(1.ForestryStationofDingbianCountry,Dingbian,Shaanxi718600;2.ForestryScienceInstituteofYulin,Yulin,Shaanxi719000)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Pinus koraiensis grafting to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different root stock specifications, different storage methods of grafted seedling and different grafting patterns were experimen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oot stock height at 183 cm enables 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to be 88.88% and new shoot increment to be18.20 cm,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oot stocks heights of 153 cm and 228 cm. of different storage methods of grafted seedling, freezer storage had the survival rate 91.17% and the new shoot increment 16.33 cm,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and storage. of different grafting patterns, the bud grafting had survival rate and new shoot increment to be 96.1% and 19.27cm,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ocking method, indicating that different root stock specifications, storage methods of grafted seeding and the grafting patterns of Pinns koraiensi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survival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fforestation land; Pinus koraiensis; high branch grafting

2015-12-18 基金项目:榆林市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4jh -02)。

刘姝玲(1977-),女,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科学 E-mail:834622558@qq.com。

Q958.1

A

1001-2117(2016)06-0051-0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基径冰柜新枝
冰箱和冰柜
热搜第一!免费取水冰柜里的水越取越多
跟踪导练(五)
跟踪导练(五)
曲苑新枝
曲苑新枝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取食利用的主食竹特征
不同施肥处理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
大别山野生杜鹃基径与年轮相关关系的初步研究
曲苑新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