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己处
2017-01-19浅姿
文 / 浅姿
生活在己处
文 / 浅姿
《人间草木》
汪曾祺 著
现代出版社 2016年版
【真视听】
不过二手的生活
栏目主持/李颜岐
廖一梅在文章里写“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我把这叫做二手生活”。这样看来,多少人浑浑噩噩过着二手的生活,当然,也有更多人从这样的生活中醒来,去往一条富于创造力和激情、不囿于成见的自由生活之路。
随着时代更迭,经济发展,思想多元,彰显个性成了从隐晦到明亮的社会主题之一。人们从曾经的缄默求同、不敢出头,到现在的渴望不同、秀出自己,折射出观念的解放和进步,但也存在过度和刻意的怪象。很多人渴望与众不同,却仅仅追求生活形式上的特别,比如集体活动一律拒绝,因为要做“极少数”;想方设法进入日常生活圈之外的酒会、舞会、秀场等,只为拍照发朋友圈;甚至认为做违法的事情是显现勇气的表达,醉酒驾驶、网上乱喷、聚众闹事等屡现媒体。
其实,特立独行一方面是外在行为举止的独特,但也要在一定限度内;另一方面则是精神世界的充实,凡事有自己的态度和思考,哪怕是面对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有的人看似忙碌潇洒,实则内心空洞无依;有的人看似家长里短,实则把历史与人生都装进了自己独有的生命。汪曾祺便属后者。
汪曾祺的散文翻上几页就能体会到他对日常生活的炽烈热情。他小时候住在江苏老家宅子,喜欢观察花虫草木,“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名为“夜哇子”能带来幸运的灰白色的鸟,自开自落不用人打理的秋海棠,夏天里的蝈蝈、蝉、蜻蜓和刀螂,还有以汽锅鸡、宣威火腿、牛肉、蒸菜、菌类、茄子酢等闻名的昆明菜……写的是物,自得其乐;念的却是人事和情谊,感情真挚。
《人间草木》内容平实亲切,题材细小琐碎,语言清丽恬淡,读起来缓畅舒服,特别是读到有趣处,难免露出笑意。我在地铁上读它,从一个个微小事物,看到了汪老当年的记忆和情绪,有时是一个大宅中的小男孩正捉虫逗鸟,有时是一个西南联大的学生正与同学在凤翥街“坐茶馆”,有时是一个老人漫步在秋日的北京街头。合上书,抬眼四顾,我也在揣测他们的故事,特别是那些没有盯着手机的人们,一定是有难题要思考,有情感要整理,或者想在忙碌的节奏下短暂地放空自己。
汪曾祺的母校是西南联大,他曾专门作文回忆母校生活,在《人间草木》中回忆在昆明品菜喝茶的日子,免不了也写到了读书时的生活细节和人际交往,因了那特殊战时和名人教授,整个回忆读来生动又颇具个性。他讲“跑警报”,联大学生听到预行警报都不跑,只有空袭警报响起才会动身出城去山野。防空洞的沟壁上有高人作对联,如“人生几何 恋爱三角”,这种闲情逸致倒有了乐观豁达之味。还有人压根不理会警报,继续待在校舍享用平时享受不到的资源,“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读来忍俊不禁,大学时光,自成节奏,怪人一堆,这个道理,古来今往或许都一样吧。
一向认为散文不必刻意追求结构定式、玄奇生僻,它胜在感同身受、打动人心。读汪老的文章,时间虽有跨度,但情感没有隔阂,从描写细致的微小事物感受到他当时惊叹和欢乐,如果此时再看到一个观点和自己内心呼之欲出的一模一样,真想大叫“好赞”!他在“跑警报”的结尾时说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这个评价就像《活着》 《我不是潘金莲》等塑造的主人公在荒诞打击下的强大心理,只不过小说用情节来刻画,散文则是娓娓道来。
汪老喜“无事此静坐”,年少时静静读书可看半天,他说自己“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儿隐逸之气了”。有时并不读书,“虽然犹然独坐,然而浮想联翩”,思维飘得越远,文章素材越多。我是很羡慕这样的生活的。疲于生活,每天给自己定个读书时间,有时也没法完成任务,内心多有愧疚,既可惜没法感受书中精华,更害怕被程式化的生存解构,如果无阅读、无想象,人生乐趣减少许多。我和汪老愿望一致,盼“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书,写一点儿文章”,把观察和情绪留下,等待时空交错后的共鸣。
是为人生。
LINKS
《卡罗尔》
[美]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著 李延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版
本书因为今年入围奥斯卡的同名影片而得以趁热打铁在中文市场推出,其原本的书名The Price of Salt直译应为“盐的代价”,以“盐”来比喻女性的情欲。书中的主角卡罗尔与特芮丝的一段邂逅相遇,相知相许,正应了那句“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而,两人的爱情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是不被允许的,考验两名女性的时刻终于到来,越是相爱,就越接近庞大可怕的社会禁忌,爱得越深,被禁忌压碎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为了心中唯一的不将就的爱,她们最终甘愿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