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主题摄影优秀作品欣赏

2017-01-19获奖作品

中华建设 2017年10期

获奖作品

楼是住所,也是媒介,连结的是各种关系。记录和解读这些关系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近期中华建设杂志社联袂微信第一摄影脱口秀 《凡是摄影》开展建设领域摄影作品主题征集活动,本月的微影赛主题为:《楼》,下面精选出10幅优秀作品与大家分享。

01作者:安徽 - 胡守炳

作者自述:2015年8月5日去温州市杨府山公园采风,当我登上杨府山公园制高点看到一座座耸入云天的高楼绽放着现代化气息,而脚下八九十年代老城区建筑参差不齐,给人以历史的回忆。

凡哥点评:这由近及远一眼看过去,在我们心头飞速地驰过了多少年的历史。这张静默的图片能够打动作者,同样能够打动读者。这种作者与读者共鸣的片子是众乐乐的。同样还有一类作品只有作者自己喜欢,别人的解读对作者来说意义不大,属于独乐乐,都挺好,乐乐就好。

02 .重庆 - 李银飞

作者自述:图片拍摄于2016年9月21日的重庆十八梯,此时的十八梯已经进入了拆迁尾声,除个别还没有谈妥的住户外,其他已搬出的地方都用围墙围起来了。重庆几位摄影界朋友将他们历年来拍摄的十八梯影像在即将消逝的十八梯施工围挡展出,真实再现了搬迁前居民的生活场景以及搬迁后的十八梯居民新生活的照片,展现了十八梯居民的生活形态、人文气息。

凡哥点评:跟原先逼仄、狭窄、杂乱、陈旧的居所相比,寄托的是老住户的家园情感,这种情感在离去、告别时显得越发珍贵,多年后再看到自己曾经居住的已经不再存在的住所照片,心里应该是百味杂陈。

03.宁波 - 李泽浩

作者自述:照片拍摄于2014年上海的隆昌公寓。隆昌公寓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公共租界巡捕房的办公地点,现在大多入住的是老上海人和一些来上海打工人居住。整个公寓如同一座古罗马斗兽场似的方筒形建筑,中间是宽敞的院子,如同一个大广场,被周边呈土灰色的五层楼房团团围住,犹如“围城”。站在院中仰望,形同坐井观天的“青蛙”。我去的时候刚好是12月份的时候,那天太阳很大,很多居民会在长长的竹竿上面晒衣服被子,就像万国旗一样。

凡哥点评: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电影《功夫》,那个时候邻里关系也如画面中的衣物、绳索、竹竿,骨头连着筋的纠扯不清。

04.越南 - 谭一泓

作者自述:摄于越南南定市,在越南城市里,土地是私有制的,居民可以买一块或者多块地,在上面盖民宅。每块地的大小一致,但可以盖出不同的风格,图中是四块地盖出的不同民宅。在正午,居民用不同颜色的布盖住窗户,遮挡阳光。

凡哥点评:上一张照片如果说节奏上属于嘈嘈如急雨,那么这张的感觉就属于嘈切杂错弹,不同艺术形式有时候也会有相同或者类似的语言。

05.武汉 - 赵庆

作者自述:2010年,单位附近的这个老旧小区开始拆迁,兴建一个大型商业街和写字楼。拆迁让我们单位成了一个孤岛,进出极为不方便,但也让我有了许多拍摄的题材。每天背着相机上下班,路上遇到感兴趣的就拍几张。差不多两年的时间,看着一栋栋低矮的楼房倒下,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整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张图片拍于2011年10月8日,挖掘机刚推倒一栋老楼,拆迁的工人们就一拥而上,抡起锤子砸水泥取钢筋,他们的背后是还没有封顶的一幢写字楼。

凡哥点评:这张照片除了同时反映了破旧和建新之外,更加有意思的是作为执行者的人也在画面中——前面是拆除,后面是建设,谁干的?就是中间的人。人物形态和右边颓而不倒的铁框架都给照片加分了。

06.北京 - 张旭

作者自述:冬日里电力维修工人在变压器及电线杆上抢修线路,背景正好是高层的住宅楼,当时马上想到工人们不辞辛苦地抢修,是为了给身后大楼里的千家万户尽快带来光明,这样找准位置拍下了这张片子,以身后的的高层大楼为背景,工人及电线杆为剪影组成了这个画面。

凡哥点评:以“电力维修摄影作品”为关键词,去百度图片看一下,再回头看这张作品,你会发现这张照片的好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嘿嘿!

07.信阳 - 蒋仑

作者自述:记录家乡一直是我这两年专注做的一件事。拍摄这张照片正值暑期的一个下午——年久的楼房,两个孩子正在玩篮球,一个在“看”的画面仿佛带我回到自己的童年。

凡哥点评:好多摄影师把人往回忆里带,蒋仑也是这么干的,干的还不错,画面也好看。当然摄影最擅长的也是表现过往,要不要来一期“未来”呢?想想头都大了。

08.淄博 - 孙磊

作者自述:手机拍摄街口酒吧玻璃幕墙倒映街对面的高楼,玻璃不平整造成倒映扭曲变形,产生了虚幻的效果。

凡哥点评:“奇”也是摄影的表现手法之一,你拍的东西大家很少见到,首先你就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发现“奇”,同样有的人能创造“奇”,当然,创造的前提还是要有发现的眼睛。

09.武汉 - 李黎

作者自述:武汉市青山区园林路附近城中村,每次路过这里,看见马路边上的废墟好像有些感觉,2017年1月14号,特地带上相机进去看看,废墟里两间房居然有人居住,是一对快50的夫妻和一只刚捡回家的小狗,从乡下孝感来武汉快20年了,一直靠打零工为生,快过年了,晒了两条鱼过年吃。

凡哥点评:这张照片很田园,但是前景田园与背景高楼大厦的对比,使观者会想的更多。太直白不好,读者的思想也可以算作品的一部分,所以别人不喜欢的,你未必不喜欢。

10.抚顺 - 张健

作者自述:老楼建于伪满洲国时期,是日本侵占抚顺煤矿时,为其国移民建造,因年久失修,这些老楼已被陆续动迁。新的楼盘还处在建设中,所以少部分居民仍然生活在老楼内,聊天的话题也常常会和新楼建设有关。

凡哥点评:鸡犬相闻的场景让人向往,农村有这属性,老的居民区也有。高楼和别墅让人有了隐私的空间,既然是隐私,那么当然是独立的。如果又要现代的整洁独立又要过去的融洽邻里关系,这需要我们交流和沟通的更多,当然这个交流不是通过网络,打开门跟邻居多走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