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人文景观与环境设计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2017-01-19罗雨帆

中华建设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文景观咸宁人文

罗雨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是城市名片,但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很多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挑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文景观与环境结合成为必然。我们必须重视发掘人文资源,通过采用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些理念、手法、方式,让独一无二的人文资源赋予与众不同的人文特性。如何塑造城市独有的人文特质的景观体系,满足市民现代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城市人文景观规划建设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咸宁人文景观现状与问题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有很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咸宁市城区文化景观建设应从本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出发,将本地自然美感和人文风俗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人文景观。

咸宁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如三国文化、革命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桂花文化、古民居文化、千桥文化、温泉文化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影响。近年来,在城市改造和城市营建中有意识地融合了一些人文元素,景观效果营建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对流经城区的淦河两岸改造,在景观和环境设计上结合城区防洪要求,很好地融入“嫦娥文化”元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现已建设完成的公园、广场等,文化融入分布过于凌乱随意,文化整体性不强;文化设施建设的文化性、创新性不强,一些小品、地铺等设施过于陈旧;现有文化建设,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例如星星竹海、太乙洞等一系列现有建设,对外宣传不够;对文化遗址的挖掘不足。

景观与环境艺术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在融入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矛盾,进一步对其文化、地域、历史进行特色分析,最后实现城市建设的全方位发展。

二、导入人文理念

1.城市公园设计。在城市公园设计中,为了打造本地特质文化,充分梳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资源。作为承载咸宁文化和历史的母亲河——淦河,应在沿河岸线规划复建“淦川八景”,塑造独具魅力的公园景观,以增强咸宁的文化竞争力。要以“淦川八景”文化为文脉,重现淦河明清时期的沿岸繁盛景观;以楚南文化为内涵,展现咸宁文化特质,重建潜山公园的“三台八景”。

2.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结合《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应新建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大剧院、书院等富于文化性特色亮点的地方,根据各个文化特色进行重新命名。主要措施是针对新建的单体建筑外观、建筑周边的环境以及室内等,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各个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打造出特色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

(1)新建钱亦石图书馆。钱亦石,湖北咸宁人,中共湖北党部早期创始人,被董必武称为“红色教育家”。建筑环境设计上,在室外广场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中间摆放钱亦石雕塑,室内的墙面则根据他生前发表的作品集以图片的形式摆设于墙面上,将其特有的精神文明面貌物化于展示实体,使读者身心畅享含而不露的静谧之美。

(2)新建余洪元大剧院。余洪元,湖北咸宁人,汉剧艺术大师。建筑外观设计上,采用现代不规则流线造型,建筑正立面印刻余洪元红色汉剧造型,广场水池中央放置京剧脸谱小品雕塑,在大厅入口处放置余洪元大师的人物雕塑作品展以及墙面雕刻戏曲文化的特色文化展等来丰富大剧院,与建筑特色相互呼应,整体极具艺术感。

(3)新建历代书院。冯京,湖北咸宁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官至副宰相。书院选址依山傍水,师法自然。冯京书院建筑空间布局可为规整的几何形布局,建筑群体组合方式为廊院式布局,建筑外观依照宋代的建筑风格进行修建。书院内部布置简单大气,内部陈设也全部以木质为主,两侧及正堂悬挂山水画及书法作品等配饰,体现了古代书院学堂的书香氛围。

三、导入历史文化理念

在协调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自然景观的保护利用关系上,应该保护重点革命史迹、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保护主要历史文化地段,代表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山水特色的城市风貌区,形成独特、优美的城市形态。

1.重建古建筑和古遗址。以当地非物质文化为基础,展现全市民风民俗。咸宁历史悠久,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因历代战乱频繁,城内古建筑饱经沧桑,大多史有实无,不易保留的木质建筑已毁尽,幸存的大都在城外,如城郊笔锋塔、远郊大幕李北海读书台、汀泗桥、龙潭桥等多为石质建筑。主城区也留有很多古建筑和古遗址,如文峰塔、古城墙、红桥、官埠古渡口等。

2.展示历史名人名片。咸宁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如宋朝宰相冯京、戏曲家余洪元等,在咸宁城市文化景观的打造过程中要把这些历史名人资源充分利用并赋予新的载体,打造城市名片,传承历史文化,增强城市景观的人文艺术特性。

3.城市环境艺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城市形象上有着重要作用。塑造文化特质元素。一是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将棚户区进行改造,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以挖掘咸宁的文化特色来塑造公园的人文景观特色,运用特色铺装、景墙、雕塑小品、篆刻等艺术手法,可以使景观内容更加丰富,以提高城市的内涵,突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二是与“城市家具”设计相结合。结合咸宁的城市建设,依据区域所处的整体规划定位、建筑风貌、周边环境等,确定城市家具设计的文化主题及风格定位,从而指导城市家具的材料选择、色彩搭配。比如在风景区、公园等场所运用的综合信息指引牌可以植入咸宁的城市LOGO、导游图等。城市道路边的宣传栏设计、报刊亭、城市共享单车租赁等可以采用展示咸宁风貌的海报元素风格,设计造型简约更有生动性。景观灯的设计、坐凳和垃圾桶的设计都是可以直接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元素的,将“茶”字抽象为垃圾桶的设计和景观灯的设计,底座为一个茶壶造型。长排坐凳的材质主要采用通山大理石和重组竹,侧边雕刻桂花花瓣来展示“咸宁桂花之乡”文化特性。三是与市政设施相结合。城市交通隔离护栏以“桂花、泉水、楠竹”等为主要的特色文化主题,结合香城泉都城市名片打造,整体的色调为“桂花黄、泉水蓝、生态绿”,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营造一路一主题,一路一景观的特色景观带。交通信号灯、城市井盖、树池篦子都可以加入桂花形状、泉水等元素。四是与社区建设相结合。通过运用特色铺装、景墙、雕塑小品等艺术手法,丰富社区、办公区域文化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生活环境。五是与文艺创作相结合。推出一系列香城泉都丛书,如鄂南民居建筑书籍、旅游宣传册等。结合节日庆典,在人流较为密集的中心区域,通过广告牌的广告宣传或者特色的文化符号等,宣传香城泉都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知名度。充分利用本地的桂花资源和特色香花树种来进行摆花设计。

四、结语

自然景观是城市的依托,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文与城市建设相融景观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灵魂。本文对人文与景观环境设计的有效结合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在创新城市环境艺术的同时,要将当地独特的人文元素、意涵、具象等与现代城市景观相融合,通过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手法来有效实现,希望对城市的人文景观设计思路带来借鉴和启发,打造具有独特性、历史性、艺术性、差异性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人文景观咸宁人文
人文景观元素在美丽乡村中的传承与保护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人文社科
日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