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浅析
2017-01-19张茂章
张茂章
新形势下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浅析
张茂章
水政是水利事业行政管理的总称。包括国家与地方水法的制订与实施监督,国家与地方水利行政机构的设置,水利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的制订与实施,水事纠纷的调解与裁决,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等。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及不断完善,水政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水利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开启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利工作的新篇章,水利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已成为摆在水政执法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职责
1.河道管理单位的职责
河道管理就是在认识、掌握河道、水流的演变、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因势利导,通过修建水利工程,以治理江河湖泊;并运用法律、技术、经济、行政等管理手段,有效地控制人类在河道范围内的活动,对一切影响河势稳定和河道防洪、输水功能的行为实施严格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以充分发挥江河湖泊的行洪、排涝、航运、发电、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作用。主要包括河道的整治与建设、河道及水质的保护、河道清障、河道的技术管理等内容。
2.水政工作人员的职责
水政执法机构是河道工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的法制部门,依法对水事活动实施宏观管理,是河道管理的基础,指导并服务于河道管理的全过程,使其沿着法制轨道行进。基层河道管理单位的水政监察人员职责主要包括:及时查处在河道内设置行洪障碍、损坏防洪设施、盗伐堤防树木以及非法侵占护堤地、冲填区等水事案件,对违反水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等工作,从而达到管护好河道水工程的目的。
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河道管理单位水行政执法工作
1.充分认清形势,突出水政工作的重要性
水政工作贯穿于水利事业的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长期、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保障性工作,更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重要法治保障。加强水政执法工作,是合理开发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对建设生态河流、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在依法行政,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化解水事矛盾的同时,善于解决沿河群众关心的水利问题,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水和谐。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法律法规意识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法规宣传是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河道的重要基础,是加强水行政执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沿河群众的水法律法规意识、法制观念、水忧患意识,增强其守法自觉性的有效途径。由于河道大都地处经济欠发达、信息相对较闭塞的农村乡镇,除了充分发挥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主渠道作用,提高水法规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之外,还要把宣传阵地转移到田间地头、河道堤防上,利用巡堤查违的机会在堤防上反复巡回宣传;对沿河乡镇、群众宣传上门到户,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形成沿河居民自觉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及水工程的社会氛围。
3.创新执法方式,坚决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在日常的河道工程管理过程中,水政人员应根据河道和堤防工程特点,采取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等方式,加大水行政执法与检查力度。水政人员要严格遵守水政监察工作章程,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但切忌生搬硬套,避免与执法对象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力争达到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最终执法目标,保证水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在查处重点难点违章设障等水事案件中,河道管理单位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环保多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多方支持与配合,形成依法治水的强大合力。通过近年来本单位与地方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实践证明,联合执法不但可以整合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有效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而且在强化执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水行政执法的震慑作用等方面效果显著。
4.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水行政执法水平
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是水政工作的基本要求,保证执法主体、程序合法和法律条文引用得当,既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办案,又要寻找化解水事纠纷的有效途径,强化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增强水利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单位法律顾问对水政工作的督查指导作用,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到基层单位调研指导,帮助基层单位做好民事纠纷和行政诉讼,提高水行政执法的办案质量。通过现场以案说法,强化水政人员对执法程序的直观感受,全面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妥善做好水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注重源头控制和关口前移,完善排查、信息报告、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将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对虽经多次催告,但当事人拒不执行的违法水事案件,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在水事违法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执法程序,统一规范使用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作的水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各种记录要完整规范。案件查处结案后,应将收集到的相关文字、音像资料与调查记录、笔录等案件相关资料,制成完整的卷宗,进行整理归档,既留下全部的记录资料,又方便指导以后的办案。遇到类似案例时可使办案人员尽快熟悉案件的处理流程,提高水政执法工作效率。
5.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水政工作管理机制
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地方规章制度,河道管理单位还应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执法责任制、执法责任追究制、错案追究制等一系列与执法相关的制度,形成一整套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政工作管理机制,使执法人员在对待具体问题时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同时,应随着国家对法律法规的修订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各种制度及时进行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6.坚持规范服务,加强涉河项目管理
涉河项目审批是水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政许可法及涉河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涉河项目的审查程序、时限,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实行程序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杜绝行政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在项目审查中,审查人员既要从防洪安全大局考虑,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对不符合审查申报条件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维护水法规的严肃性;又要从业主角度出发,急事急办,热情服务,树立水利行业的良好形象。
水行政执法是涉河项目的有力保证,对未经过报批程序批准擅自开工或虽经批准但未按要求实施的违章项目坚决认真予以查处,加强涉河项目建设管理。
7.加强学习实践,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水政执法人员只有认真学习水法规和业务知识,对依法保护水利工程、依法维护水利行业的合法权益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人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准确把握法律法规条文的精神实质,熟悉其所赋予的各种职责,增强创新意识与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理论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才能真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通过执法实践锻炼,提高自己执法办案和处理复杂矛盾纠纷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执法公正的队伍,提升执法公信力。
三、结语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其中严格行政执法是关键,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是保障。基层水行政执法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根据河道管理单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改革创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水行政管理与执法工作实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法规宣传,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河道建设项目行政许可管理,落实河道巡查制度,推进水行政管理与执法责任制,增强水政执法效能,坚持建立以教育为手段、整改为目的的执法长效机制,为河道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规范水政队伍建设,加强水政执法监察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河道行洪通畅,保证防洪安全,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基层河道管理单位的水政工作■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2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