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层水政监察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

2017-01-19张广伟

治淮 2017年2期
关键词:水政监察队伍

张广伟

关于基层水政监察队伍能力建设的思考

张广伟

自1996年基层水管单位陆续成立水政监察大队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基本建立了完整的水政监察网络体系,水政监察队伍从无到有,不断成长壮大,队伍素质也不断提高;水政监察制度不断完善;执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在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宣传水法规、依法收取水利规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维护了直管河湖水事秩序,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时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时期。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在全面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大力推进水利法治建设等方面,都对水政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更需要素质高、能力强、敢担当的水政监察队伍来适应当前的形势。然而,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笔者多年来基层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浅谈一下自己的建议。

一、当前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制不健全,影响水政监察队伍健康发展

虽然基层单位都成立了水政执法大队,但大多都与水政业务部门合署办公,且没有增加人员编制,形成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尴尬局面。长期以来,水政监察人员兼职远多于专职,往往兼而不专,专职执法力量薄弱,无法形成合力。培训机制不够科学化,过于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招人用人机制不够健全,对水政执法人才缺乏足够重视。多年来,基层水政监察人员大多是水利工程等其他专业的,法律专业的很少,水政监察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得不深不透;再加上基层条件苦,待遇差等因素影响,法律方面专业人才不愿来,影响水政监察队伍健康发展。

2.水政监察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流域基层水管单位水政监察队伍存在“事业编制人员多,行政编制较少;其他专业人多,法律专业人才少;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年龄大的多,年轻人少”等现象;凸显了“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文化层次不合理”等问题。事业编制水政监察人员大多数是高中学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另外,大多数基层行政编制水政监察人员都在领导岗位,受传统观念影响,更多偏于工程管理,弱化了水行政管理。

3.激励机制不完善,影响水政监察人员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在部分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和发展中,虽然制定了水行政执法考核和奖惩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仍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用人考核机制等配套措施,而且缺乏有效的运行监督机制,各种规章制度很难落到实处,导致一线的水政监察人员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水政监察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

4.水行政监察工作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

受体制影响,流域基层水管单位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水政监察人员大多是事业编制,人员经费保证率不足60%,主要靠依法收费弥补财政补贴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水政监察人员不仅要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还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完成依法收费工作,人员经费不能保障。这不仅影响执法人员的积极性,还影响水政执法队伍的稳定。近几年,水政执法经费逐渐增多,一定程度上为水行政执法提供了经费保障,但存在项目经费制度设计不够合理,比如水政执法基地人员伙食补助无法列支等,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影响项目经费效益发挥。

5.水法规宣传效果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水法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形式不断创新,但还存在“宣传一阵风”现象,宣传形式单一,且时间、地点相对集中,达不到常态化、广泛化宣传的目的。基层水管单位大多仅限于“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集中宣传,其他时间开展水法宣传活动较少。限于财力、人力等因素,以及水政队伍中仍存在着重执法、轻宣传思想,部门开展水事政策法规宣传能力有限,社会公众难以近距离接触水事方面的法律知识。

二、加强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建设的措施

1.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加强培训,提高水政队伍整体素质

从基层实际出发,加大水政监察队伍体制改革,调整并优化水政监察人员结构,建立专职、专业的水政监察队伍。从培训机制入手,针对基层水政监察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培训,以提高执法人员的实务操作和法律应用水平;尝试创新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骆马湖水利管理局率先在基层水政执法人才培养方面尝试“传帮带”方式,选择优秀的、有经验的水政监察人员言传身教,把执法的宝贵经验、技巧传给年轻人,促进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从水政监察员招录机制入手,规范人员录用程序和制度,加大法律专业的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一线执法人员的待遇水平。推进实行水行政执法资格考核认证制度,坚持持证上岗,坚决杜绝业务素质较差的人占据资源滥竽充数,在水政执法队伍中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良性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在水政监察工作中实行区域与流域联动机制,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推行水行政综合执法,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执法,避免了多头执法、分散执法、交叉执法现象,提高执法效能。

2.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激励机制,并狠抓落实

健全并落实水行政执法激励机制,把执法管理目标明确到岗、到人,严格考核,实行工效挂钩,把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考评和奖励的主要依据。同时加大对水政监察队伍监管力度,通过奖优罚劣,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思维意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水政队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水政监察工作更加规范、文明、高效。

3.完善水政监察队伍的保障机制

进一步核定并增加水政监察行政人员数量,加大对水政监察执法的财政投入,包括执法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执法装备购置经费、执法办案经费及其他办公经费的保障,解决水行政执法经费问题。另外要立章建制,从源头解决办案津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长期困扰基层水政队伍建设的问题。

4.加强水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的水政执法氛围

重视水法制法规宣传普及教育,不仅要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法制宣传日”进行宣传,还要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向社会广泛宣传。在宣传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利用地方电视台、报纸、宣传车、张贴宣传画、标语、发放宣传单、小册子外,还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进行宣传,增强社会公众水法制意识和观念,为依法行政,为依法治水管水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结语

水政监察工作是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基石和保障。水利发展改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政和水利发展与改革形势,抓住机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打造一支“文明、公正、廉洁、高效”的现代化水政监察队伍,为促进和保障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骆马湖水利管理局嶂山闸管理局223800)

猜你喜欢

水政监察队伍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推进水政监察队伍建设做好水行政执法工作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强水政监察职能,促水利事业发展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
浅谈如何加强对水政水资源的管理解析
论水政执法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