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2017-01-19向宏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向宏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向宏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重要保障。然而在绝大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非常不受重视,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既不得发挥临床医学工程的指导作用,又不得忽视本身与临床医疗安全与质量的重要关联。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高素质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稀缺、严重疏忽设备的维护保养、缺乏清晰的设备效益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的出路: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制度化强制保障设备维护保养、多部门联合推进设备效益分析,试图为今后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医疗设备 管理 困境 出路
在现代化医院中,医疗设备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基础条件,是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彰显医院实力和影响力的手段之一。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疗设备总资产约占医院总资产的50%以上,一些超大规模的三甲医院的设备甚至占到全院总资产的70%~80%,并仍有上升的趋势[1]。
然而在绝大数医院,尤其是省级以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后勤混为一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医疗技术直接挂钩的医疗设备管理几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既不得发挥临床医学工程的指导作用,又不得忽视本身与临床医疗安全与质量的重要关联。
本文将综合多家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实践经验,探讨医疗设备管理的“困境之解”,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1.医疗设备管理之“困”
1.1 高素质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稀缺
在强调“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今天,医疗设备管理部门高素质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是造成其困境的原因之首。
多数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领导均为从临床一线下来的医生或护士担任,尽管他们拥有丰富的设备使用经验,却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知识,对当前医疗设备管理的法规政策理解不当,无法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不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更不懂突发状况下设备故障的紧急修复。
除此之外,高素质的专业维修人员同样稀缺。目前,各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普遍专业素养较低,多为普通电工或机械维修工出身,仅能对心电监护仪、注射泵等设备的简单故障进行维修。一旦故障复杂或是设备更加高精尖,比如检验设备、影像设备等,轻则简单粗暴地更换整个故障模块,重则全权交设备厂家处理。更有些地方医院则完全没有专业维修人员,对于心电监护仪等较小型的故障设备,如果厂家维修报价过高而无法接受,则直接弃置报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而这种“有故障不会修”和“高价外请修设备”的现象进一步导致了临床医务人员对本院设备管理部门的轻视,更加阻碍了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1.2 严重疏忽设备的维护保养
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只有在需要使用时才被想起,闲置时几乎是束之高阁。灰尘满布、锈迹斑斑的设备屡见不鲜。以除颤仪为例,平时使用率极低,但作为急救类设备,理应每日检查、充电、定期维护保养,而因管理上的忽视导致突发抢救时除颤仪没电无法正常使用的事件已在不少医院发生,依旧未能对管理部门及临床设备使用人员形成警醒。
另一方面,医疗设备“能工作就不重视”的思想几乎贯彻医院管理人员及临床设备使用人员。有些医疗设备超负荷使用,个别设备甚至一天不间断运行,但相应的维护保养完全没有跟上,因而从客观上提高了故障率[2]。
有些医院尽管安排了定期的维护保养计划,但限于维修人员水平较低和检测仪器缺乏,维护保养也几乎是流于形式,无法对设备的性能进行精确的检测。
1.3 缺乏清晰的设备效益分析
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效益分析仅停留在表面,单纯地以设备使用成本和收入作为判断其效益的标准,且没有将效益分析的数据作为采购设备的参考依据。
事实上,设备效益还应考虑当年该设备使用科室的患者人次、手术台次、该科室整体效益等,比如在新出炉的“二胎”政策下,产科和新生儿科设备效益倍增是必然的;又或者当地其他医院某项技术水平提高,成为大量患者的首选,直接导致本院相应科室效益下降,其设备效益则不言而喻了。
2.医疗设备管理改善之策
2.1 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提出引进高素质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专业人才是必须的,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医院也不可能立即大量引进。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高精尖的设备依然需要厂家来维修。那么,提高现有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的水平则是重中之重。
第一,要充分调动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去提高专业知识,在科室内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讨论遇到的问题和经验[3]。第二,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有序地安排人员外出参加相应的技术培训,逐步提高专业技能。第三,在购进设备时,可以要求厂家除了对临床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外,还必须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维修的培训。
2.2 制度化强制保障设备维护保养
制度是保障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准则。制定可行、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详尽计划每一类设备的维护保养安排,尽可能地配置设备性能检测仪器,有序地周期化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为设备故障做好预防。如在检测维护后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零配件,既保障了设备运行安全,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避免因设备故障而造成了经济损失等。
同时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科室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奖优罚劣,不走过场,将设备维护工作落到实处[4]。
2.3 多部门联合推进设备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在每年1月份对上一年度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该设备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之前可先明确该年度需要进行效益分析的设备,应包括单价5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近三年新购进的单价10万元以上的设备。要求财务科、信息科以及设备使用科室配合提供相关数据,根据设备购进成本、人力成本、耗材费、折旧费、维修费、设备检查收入等进行评估计算[5]。另外,还需结合该设备使用科室的设备检查人次、手术台次等与上一周期的效益进行比较。要求设备效益较差的使用科室需提出整改措施,在下一年度改善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设备效益,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可追踪其整改落实情况,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保障设备效益。
而对于部分医院必须配备、确实使用率低下的设备,则可以仅考虑其社会效益。
每年的设备效益分析数据,将为医院每年采购设备产生指导性作用,有助于科学化进行设备管理,增加医院整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3.结语
众所周知,医疗设备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石,是医疗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更对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科研教学和医院效益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的医疗设备管理却陷入了不受重视、搪塞应付的困境,那么提高医院管理者对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打破医疗设备管理的局限,改变临床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管理的认识则是必由之路。本文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制度化强制保障设备维护保养、多部门联合推进设备效益分析等“脱困之策”,为加强和完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参考。
[1] 周国顺,顾掌生,吴巍,等.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与长效机制探索[J].医院管理论坛,2007,24(8):34-37.
[2] Park K S,Heo H,Choi Y K.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data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point-of-care testing equipment and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J].Healthcare informatics research,2013,19(3):222-228.
[3] 董苑,崔亮,云庆辉,等.谈本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几点经验[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3.
[4] 时博.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24(9):181-182.
[5] 张琪.医疗设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22):263.
Talking about the Dilemma and Outlet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XIANG Hong Guangxi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xi Nanning 530004)
1006-6586(2017)13-0128-02
R197.3
A
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