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城镇空间信息平台建设模式探讨
——以河北省为例
2017-01-19蒋学红
在当前背景下,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战略资源。就规划行业的信息化来说,国家层面也提出信息化要求,要求各级政府搭建基础数据、空间坐标、基础规划统一的空间规划信息平台。2017年河北省推出了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明确指导意见,引领整个河北省的信息化工作。
目前信息平台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各自为政,第二条块分割,第三烟囱林立,第四信息孤岛。“互联网+”使各项工作都在线化、数据化,数据的流动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破除时间的限制,破除空间的限制。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意义,河北省搭建了信息化的主体框架。包括保障体系、数据中心、三大平台、五类业务。
保障体系:保障各业务系统建设、推广和运行的基础。
数据中心:打通省跟各个城市之间数据的关系,建立一个规范完整、准确、实时、动态的信息资源中心。围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来开展信息资源的调查、梳理、编目、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工作,打造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模式,搭建整个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平台,围绕各类资源进行采集、汇交形成数据存储,最后形成数据分析结果,给各类业务开展监测、决策、管理服务。目前,已经完成河北省60多个业务系统数据的抽取、清洗、转化和整合,涵盖了基础、空间、业务、主题资源,搭建了一整套资源目录。
数据中心构建了三大业务平台:综合办公、城镇空间、网站管理平台。围绕住房保障、城乡规划、房地产市场、建筑业与质量安全、城乡建设五大类业务,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应用:第一是综合查询,第二是在线监测服务,第三是在线填报服务,第四是统计分析服务,第五是数据共享服务,第六是数据发布服务。
河北省城镇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分为三期,2017年底初步构建资源体系和平台的框架。2018年底,建立城镇空间信息共享开放机制,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目录。2020 年建立大数据和云计算驱动的城镇空间精准模式的搭建。构建“5+N”的建设内容:一个空间资源库,一套资源目录,一套统计指标,一套服务规范,一套共享机制。
空间信息平台应用的模式主要为以共享为重点完成空间数据一张图的建设,以决策为重点完成城镇化发展一本账的构建,以智慧应用为重点来构建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