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弥合城市断裂带的可实施性意见

2017-01-18刘伟徐晓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断裂城市设计平衡

刘伟++徐晓童

摘 要: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局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综合考虑建设区域的建筑、道路,以及人与环境和人群之间的关系,弥补断裂现象,创建共融社区是城市平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弥补断裂带不仅仅去考虑这一线型分裂基本状况,还要考虑这一现象内在的不平衡关系。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旨在从弥补区域平衡缺失出发,通过景观设计,弥补城市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断裂”关系。

关键词:城市设计;平衡;断裂 ;弥补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277-02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发展的研究主题之一。伴随中国进入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进行全方位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调节机制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国各地展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局部区域很容易出现脱节现象,产生了很多不平衡的因素,这也是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城市断裂背景

城市新旧区域融合——城市平衡发展问题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如何在发展不平衡区域解决这种矛盾——是让原有的文化因素去冲击后来的现代建筑元素?还是以一种有机的景观系统去填充已有的矛盾空间?——这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城市更新,提高城市整体品质和城市平衡发展一直是所有设计者的理想,通过景观设计如何使这种断裂地带空间变成一种复杂有价值的空间,连接发展不平衡区域的同时,还可以保留和创造城市应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本课题的意义所在。

二、断裂构成因素

城市区域地块的差异性带来的是各种层面的差异,无论是从建筑外在形态还是生活状态,两边的人们都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一)空间形态多样化

由于建筑体量的不一样,区域的大小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组织层次,在平面的二维方向上不仅仅有尺度不一样,在纵向上面也有很大的高差。

(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两边不同区域的人们有着不一样的出行方式,老社区的人群拥有更多的自行车占有量,而在公交地铁方面,新区域的办公写字楼里面的人们占有更高的比例和数额。其实这一点也是整体大的区域造成的,不仅仅我们关注的场地之内的人群,场地之外的人群分布不平衡也会造成交通枢纽的分布不平衡。由于人群构成上的不一样,工作的工资待遇的不一样,所以消费能力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导致商业分布也是根据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分布而经营管理的。

(三)景观资源不完善

从绿化方面老社区和新型商务中心也有很大的差别,老社区的绿化基本呈现荒废状态,很多草皮都被破坏,植被覆盖率基本都是靠大型灌木的分布,小型植株都没有充分利用。场地都被社区居民用作基本设施的户外场所,杂乱而且功能随意性比较大,新型商务区域的景观虽然进行统一的布局设计,但是开放性低,很多绿色植被草皮都没有充分做成户外空间,虽然覆盖率高,但是利用率极低,形同虚设,没有与周边的人群发生关系。

(四)人的差异

从人员的基本构成方面来讲,工作性质、工作的依托单位性质都不一样,在学历方面统计表明老社区的学历集中在本科、中专、大专水平,而高档写字楼里面的人群学历集中在硕士、海归,所以在很多层面上还有很大的差别。

在行为模式方面,整个商务区域的节奏偏快,大多数地铁,公交的换乘枢纽站点都靠近商务区域,停车场的数量也大都建设在写字楼的地下区域,所以在整个交通设施系统方面,商务区域比较完善,而老社区的很多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大多人的行为模式。

三、设计策略

我们把场地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一个手段是让已经存在的未完全利用的功能空间和设施用串联的手法将他们重新联系在一起,使之重新激活,另外一个手段是分析区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把缺失的功能系统在合适的地方去填充,使得人们的户外功能场所呈现多样性,而不是单一的基础设施。用丰富的景观语言系统把矛盾断裂带的缝隙打破,把单一的路径变成多种方式,使其人们的行为模式出现多种可能性。

(一)场地空间和日照

场地空间特征对场地重要影响之一是场地的光照,这对于如何选择景观设计地点十分重要。因此,从一天的光照进行信息收集可以看到高度以及体量不一样的建筑群对于场地的投影变化范围也是不一样的,进而把所有的信息叠加,得到总的不同区域的采光量的统计图。我们根据区域内不同的采光量进行重新梳理,可以在不同光照量的区域进行不一样的景观建设,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可以改成露天景观户外设施,一直处于阴影的区域可以做成建筑空间,采光量适中的区域可以做成露天休憩的空间等等,光照元素为总体的限制性因素,也为方案更好的推进。

(二)视线分析

视线对于景观改造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场地的建筑具有很大的高差,所以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观察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我们进行不同地点的统计观察,可以找到不同的地点观察方式,然后把有意思的几个点做到设计的重要节点当中,成为景观的亮点。

(三)空间改造

空间是解决不平衡地带的重要的方法手段。最容易的看出这个现象的是平面图,我们看出老社区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空间窄小,每一个建筑单体体量较小,外部空间零散、狭长,但是可连续性好。新建区域建筑体量很大,外部面积相对开阔。为了解决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在不同体量的建筑之间,在不同状态的外部空间当中,加入不一样的体验元素,使得这些户外空间用一个统一的系统串联在一起,把人们的户外活动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这样人们会在节点上面有效的感受到这种矛盾的弱化,使得这种严重的矛盾在激活的户外空间节点得到有效的弥补和缓冲。

比如在我们的场地调研过程当中,很多商业功能都分布在商务区域,餐饮服务、休闲娱乐场所、购物中心、体育设施等分布极不平衡。我们所要做的是平衡这些商业点的分布,在老的社区里面重新激活一些商业节点或者在合适的位置去做一些饮食休息空间,这样人们就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区域,而老社区的空间被完全不利用。

(四)道路交通改造

在区域场所对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也进行了重新的梳理,现有的条件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都是重合的路线,重合的路线必定导致行人在场所当中处于一个很被动的状态,而且路线当中并没有适合休息的户外空间,人们只是匆匆穿过这块区域,那么为了让不同的行车和路人都有一个平衡的节奏,机动车的速度必须降低,同时把行人的路线重新梳理调整,做出一个更有意思的路径,使得和机动车路径完全分离。

(五)人的行为

处在两块区域的人们基本上没有互相渗透的生活交集,那么我们可以在对方的空间内去做另一方没有的户外空间功能,让一方主动的渗透到另一方的户外空间当中。通过尝试规划新的步行路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某些节点分离,让步行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例如我们可以在老的社区内创造的遛狗路线和晨练路径,用这个路径把老的生活社区和新兴的商务办公区域的户外空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有效的路径上面找到合适的节点,我们可以增加体育设施,半场篮球场,小型球场之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户外场所当中来。

(六)植被

断裂地带的绿化长期以来没有成为体系,处于松散的状态,这次设计想通过串联的形式把所有可以利用的绿地串联在一起,常用的手段经常是在断裂的界面用顺着路线的方向和垂直路线的方向种植,而这次我们尝试用斜向的手段去栽种植物,不仅仅是打破原有方向的裂痕方向,也同时给新的行人提够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绿植围合空间。

(七)基础设施

老社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多户外场所都已经废弃变成居民的杂货堆放处,毕竟该社区的人群还是以居民用户为主,那么我们可以在矛盾集中地带选取合适的区域建设有效的户外设施,让更多的居民有效的利用这些区域,使得老社区的居民开始渗透到这些矛盾区域。这些户外设施很多情况也是由于不同的建筑功能所导致的,所以在考虑户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也要综合考虑场所周边的建筑功能,尤其是具有商业功能空间所接触的户外空间。

(八)表皮肌理的处理方式

老社区的城市肌理总会给人们带来过去的记忆,也是这座城市的过去的象征,建筑的外表皮、内部的装修风格、户外空间的绿化方式,都是过去的一段岁月。如今的繁华都市、光怪陆离、玻璃幕墙和钢筋混泥土等等是这个时代的象征,每一种形式都是一种时代的语言,当两种完全不同年代的语言很近的接触时,看到的是一种激烈的视觉冲突和互相的抵触性,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尝试新的手段把两种不一样的肌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让这种冲突区域变的更亲人一些,无论是白天的视觉效果还是夜晚的效果,都让这种感受达到最佳的状态。

四、结语

由弥合分裂地带出发为方向去研究城市问题,因为城市的话题庞大而杂乱,我们能够全方面的去解决城市的矛盾很难,只有从里面抽出相关的因素,并指向特种问题,针对问题去解决,才是一个主线。最重要的是里面的人的行为模式不一样所造成,我们只有把人的行为模式归纳整理,把场所的有利优势发挥到最好,人们才愿意参与到场所中来,让更多的空间系统组织更多的生态语言,使得不仅仅的环境融合,更重要的是人群活动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的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凯文·林奇(美).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简·雅各布(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5]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美).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断裂城市设计平衡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马蹄环断裂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在成长断裂下接受虚构启蒙
青海省门源县红沟铜矿矿体特征及成矿控矿因素探讨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