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里最酷的“中国制造”
2017-01-18孟莎美
孟莎美
2016年末,一位来上海的日本朋友,吃饭席间要求我们演示一下中国“神奇的手机支付”是怎么回事。
“听说中国人现在出门都不带现金了!”他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日本人一向以站在全球电子产品和软件研发尖端为骄傲,可以想象这件事对他来说有多震撼。
我于是打开微信,展示给他看支付页面:喏,扫一扫这里就可以,钱自动从关联的银行卡里扣掉。超市买包牛奶、电影院买张票、出门打个车,都可以用。要知道,这还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软件,日均活跃用户接近8亿,脸书的月活跃用户才1亿多。它更是个“超级应用”,自己就构成了一个生态圈,赶快去下一个,在中国做什么事都方便。
这一次他是真的被震住了。吃完饭回到家,我的微信上就出现了他的好友请求。
这是2016年最酷的“中国制造”之一:移动支付空前普及,迅速接近“无现金社会”。
说到“中国制造”,另一个在2016年横空出世的新玩意儿,是自行车共享软件。
仿佛一夜之间,橙色和黄色轮胎的自行车就布满了中国城市的街巷。只要扫个码,手机上扣掉五毛一块钱,就可以骑上一辆车走,听上去实在太美好。
之前一些年,全世界都在感叹:“自行车王国”早已变成“汽车王国”,中国城市空间里不再有自行车的位置。但其实,对于绿色、低成本出行早已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加上互联网的力量和资本的助推,在2016年迅速将中国推向了下一个出行时代的入口。
这个变化,不但酷,而且具有分水岭式的意义——中国人在追捧私人汽车数十年后,放下了“面子”,重拾最实用和环保的自行车出行。
更重要的是,自行车并非放任自流,而是由高效的手机移动平台来实时投放、监测、管理、收费。这一点,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似乎也不多见。
我热切期待中国重回“自行车王国”那一天的到来。相信已经不太遥远。
这一年中,我个人最喜欢、受益最多的,还是神奇的外卖App和来去如风又总能准时按响门铃的快递小哥。
这绝对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享受,也是我最经常向美国和欧洲朋友们炫耀的一件事——打开手机,从小笼包到辣子鸡、比萨饼、水果篮,甚至全套火锅,半小时就送到家门口!哪怕是半夜!
好莱坞科幻片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怕也比不上这个有效率吧,更何况中国外卖的品种口味之丰富,远远超出好莱坞编剧们的想象力。
我想,如果我有一天离开中国,一定会非常非常想念那些一边递上美食一边微笑说“用餐愉快”的快递小哥。
2017年已经到来,还会有哪些更酷的惊喜在前方等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