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怎样更好的服务我国经济发展的策略
2017-01-17薛文强
薛文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人骄傲,亦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其中,金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优质的金融体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为金融体制的完善提供了契机。因此,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需要我们予以明晰。
金融体制改革发展
一、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一)金融体制是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
经济的发展涉及各个领域,而不是单单涉足某一领域。因此,经济发展依赖各个领域子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作为现代背景下的重要领域,金融体制的作用的正常发挥,促使了金融领域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金融体制通过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力,使经济的发展不至于徒有虚表,而是切切实实地实现大幅度提升。可见,金融体制已经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元素。
(二)经济水平是促进金融体制不断完善的强大动力
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必然要求各个领域顺利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金融体制的完善是建立在强劲的经济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具备什么样的经济水平,就客观地呼唤什么样的金融体制,经济水平的显着提升为金融体制的完善提供了动力。最终,金融体制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车轮。
二、金融体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体制作为金融业良性运行的制度支撑及重要依据,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经非常显着。因此,我们在确认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必定要对金融体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加以深刻理解,以便为金融体制的完善提供机遇,从而完成对经济的大力推进,提升经济水平,巩固经济实力。
(一)良好的金融体制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金融业各种金融制度的落实
金融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关键的领域,其若想实现预期的成果,必然要贯彻落实各种金融制度。一旦金融制度得以全面推行落实,金融业才能走入稳健运营的轨道。金融业实现稳步运转,其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努力,并且为金融经济的全面铺开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石和理论依据。
(二)良好的金融体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金融机构的各项管理效果
金融业若想实现长足稳步发展,必然需要借助各项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套完整的金融业运行体制。一旦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行业规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作用才能实现优化发挥。如此,金融业的业务才能更为便捷地开展,金融业的任务才能更加及时地完成。
(三)良好的金融体制有利于更为及时地吸纳金融业所需的各种人才
金融业的各个部门需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为金融机构贡献力量,确保金融机构的持续运营。然而,我们必须明确,各个部门的任务都需要各种人才的积极参与。这样,"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会真正融入经济管理领域,人才的专业技能得到及时发挥,人才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展现,必然为促进金融业经济的向前迈进构建乐观的愿景。
三、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不足
金融体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很多力量。然而,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我国金融体制在取得很多有益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制约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使金融体制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潮流。
(一)银行业之间缺乏竞争,非国有银行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的国有银行成为行业的龙头,形成了国有银行垄断的局面。因此,导致银行业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缺乏必要的竞争,必然影响国有银行的改革动力和积极性,致使改革工作的效率出现低下趋势,无法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形成正比例。
(二)利率幅度仍然由国家调整,未能形成市场化特征
我国的价格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形成,所有价格都呈现开放态势。然而,作为金融产品价格基础的利率却迟迟没有放开,未充分具备市场化特征,仍然由国家政府做指令性的调整。进而,基础货币的调整不得不受到非市场化利率的影响,致使金融货币政策的科学与否合理与否缺失了一个重要的判断评价标准,同时导致其他金融政策工具的不能全面实施。因此,金融体制需要市场化的利率调整机制,但目前尚未形成。
四、金融体制服务我国经济发展的策略
金融体制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同样不能忽略。否则,这些问题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客观看待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针对金融体制现存的不足,采取可行的策略,使其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大力完善金融体制,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更为及时的服务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无法满足各种企业对资本的需求量,已经成为一个不言自明的重要矛盾,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健全完善金融体制。这就要求金融业要革新金融体制,使金融体制契合社会经济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业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后盾式的支撑,践行科学发展。这样,金融业服务的范畴会更广,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构建节约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大有益处。
(二)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力度,实现金融业的适度创新
金融风险是金融业不可绕开的话题,更是金融体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金融体制应当将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作为重要内容来对待。金融业应当建立专门的风险应对机构,使金融风险被及时发现,及时跟踪,及时了解。一旦金融风险被瓦解,金融业的发展就会实现健康态势,继而使金融体制真正发挥实效性。此外,金融机构还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进行业务开展和整体运营,不要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不切实际的产品的开发上。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但是,过度追求创新,反而会忽略其他重要的发展事项,导致金融产品与经济发展不能很好地衔接,无法完成金融体制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孙颖.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及我国学者的创新[J].黑龙江金融,2010(01).
[2]李景波.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演进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02).
[3]韩国文,江春.金融发展理论国外研究的最新进展[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