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考

2017-01-17王润平张海滨王靓媛

东方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大学生

王润平++张海滨++王靓媛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来,高校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社会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地方院校现状的研究,归纳出地方院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新创业训练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的宏观背景下,1998年至2003年,全国共新增本科院校(均为“专升本”)114所,其中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地级市有83所(占新增本科院校的近3∕4),分布在省会城市的本科院校仅有31所,明显地向地级市倾斜。就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分类来看,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是本专科教育并存,且多数以本科教育为主,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是以本专科并存状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下,尽管新建本科院校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存在的问题仍需面对。

大众化教育的到来,高校扩招,学生毕业人数增多。据统2014年我国大学学生毕业人数已达到727万多人。由于社会就业市场接纳毕业生数量的制约,再加上就业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大部分学生担忧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少数学生甚至出现毕业焦虑症。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出台了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和激励机制。教育部也已颁布多项贴息贷款、场地落户、简化小型企业创办、小额贷款的手续等优惠政策。但是,地方高校对于大学生进行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训练方面的相关工作和活动做的却不多,这就使得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缺乏,不能很好得适应创业大潮到来的形势要求。因此,地方院校有责任且应积极主动地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得大学毕业生具备创业的理论与技能。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能动的创业意识

为了掌握大学生毕业创业的意向,2014年本课题组织邯郸学院教育系学生做了一个有关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研究。选择200人为研究样本,发放200份问卷,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在问及对未来的规划时超过62%的人选择了就业,仅有22%的人选择创业。调查人群中虽有54%人有创业的想法,但却不知如何创业。相当部分学生虽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认为创业多艰难,不如就业较为稳当。

(二)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受访学生中只有不到42%的亲属、朋友中有自主创业的,这个比例是较为低的,说明大学生创业缺乏家庭环境熏陶与指导,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此外受访学生中有85.4%的缺乏启动资金以及社会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创业障碍,还有16.7%的人认为父母的不支持是他们创业的最大阻力。

(三)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和教育部多次提出高等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时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要在思想上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从现实的角度看,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从业、择业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大会提出将创业教育称为继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后的“第三本护照”。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地方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需要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创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使毕业生将来成为新工作岗位的创业者。

三、努力探索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措施

(一)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这一理念,并且在教学计划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以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和专业教育中也要渗透和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更要贯彻创业教育的精神,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障碍性的实验活动以及举办一些创业教育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加强创业教育所需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二)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高校在对学生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本学校的层次、类型等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针对性较强的创新创业活动方案,力求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三)成立地方高校毕业生创业协会

为更好地交流创业信息,做到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创业率,可以在全国成立地方高校毕业生创业协会,该组织应该是在教育部指导下开展活动的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成员主要是地方院校,其它学校也可以自愿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会。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活动,也可以分地区组织活动。创业协会还可以吸纳创业有成的企业家来参与,加强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四)建立创业教育综合服务网站

大力加强对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力度,不断地提高地方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全国或地方建立创业教育综合服务网站。网站上可以设立创业教育案例库,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包括组织学术活动、经验交流,与国外的信息对接,了解国外创业教育的动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

(五)编写高质量的创业教材

为促进地方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提高质量,有必要在教育部的组织领导下进行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可以委托有关院校举办师资培训班,教材建设工作由各院校自行组织编写,但要重视教材质量。在适当时候,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已出版使用的教材进行评审,将评审出来的优秀教材推荐给地方高等学校使用。

四、结语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推进,需要为创业大学生解决创业启蒙、创业技能、扶持政策和创业资金等多方面的各种问题。邯郸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多年的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学院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资金、场地和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创业探索目前还主要以少数有创业激情的学生主动申请为主,比例较低;同时鼓励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需要细化和强化。

今后应该积极地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基地建设工作,进一步探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岳泳.从大学生就业现状谈创业意识的培养[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12- 18

[2] 郁义鸿,李志能.创业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3] 国秀琴,曾成.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J].教育,2009,(2)

[4] 连城.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课程的科学设置[J].教育探索,2009,(3):134-135

基金项目: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名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334201093——4。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