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融合之整体与协同研究
2017-01-17杨伟荣
杨伟荣
[摘 要] 大学生课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整体性与协同性考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其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应该重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并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部分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但不能因为侧重而忽视彼此。无论是课内外还是校内外,也无论是理论教育模式还是实践教育模式,其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者本身以及相互间的融合都很重要;同时应有分工也要协作,协同目标共同努力,同时应对体制与机制创新给予保障,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真正的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协同性;理论与实践;反刍功能;制度性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2-0029-03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模式都是理论教育,也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而全面铺开的教育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课堂内非常重视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认识到理论不能与实际相脱节,要克服空洞的、抽象的理论说教,从而逐渐重视课外、校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至实践教育教学,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笔者认为,有关改革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的探索为我们接下来的思政教育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在改革创新中用较宏观、整体的视角去考虑思政教育创新的诸多问题,更好地去协调各方面、各部分,使之能协同朝着同一目标去走,即便有时殊途,但最终得于同归,具体的路径、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经自觉的协调及协同,使之目标、结果能够一致。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恒久弥新的话题,而以整体性、协同性的视角去考量可能是较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很多难题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其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除了理论教育教学外,应该有实践教育教学。其二,如果是两者并存,那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才合适、才协调、才能协同朝着同一教育教学目标前进?其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何各自的作用与功能?这些作用与功能是一种什么关系?其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情况又当如何处理才符合我们的整体性与协同性考量?其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实践教育教学的条件是否成熟?其六,是否有更好的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顺畅有效进行?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讨。而在探讨研究时,我们的立足点是其整体性和协同性,所追求的是整体的效果而非只是课内或者只是课外效果,或者只追求理论教育,或者只追求实践教育的效果,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果;另外协同性有助于其朝着良好的预期方向发展,有助于整体效果的更好实现。因此它要求我们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协调以上各方面、各部分关系,对系统内的各部分要协调好、处理好可能的冲突乃至矛盾,要有分工又有协作,要协同作战,要朝着共同目标共同努力。
在理论教育教学与实践教育教学之间,近年来有更多地方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育教学,这非常值得肯定,也值得我们去总结。纵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是对理论教育教学讲得多,对实践教育教学讲得少。二是相比而言,对实践教育教学实践探索较多,而对其抽象研究、总结尚少,也亟待提高。对实践教育的内涵理解也有分歧,导致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脱节、实践教育与“一般”实践混为一谈,在不少高校里把实践教育等同于社会实践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中,有意识地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整合到一块去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系统及各个子系统内的关系认识不到位。笔者认为,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协调不同形式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使之能够协同一致,充分发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各自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设计相应的制度性创新给予更有力的保障。
一 课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心应从理论教育转移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者并重,确立和加强泛实践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课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和主阵地,当然离不开理论的灌输,而具有相当的理论性。从很大的意义讲,大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因此理论的教育在课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当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且与中小学的同类性质的课堂相比,这种理论和理性只会更强而非更弱,只会更系统而非更零散。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仍然要加强和改善理论教育。但是从其他方面来看,却有比较大的欠缺,这就是实践和泛实践的教育(指牵涉实践教育各元素的教育,与传统和狭义的实践教育些微不同,范围更广)。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首先,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表述的形式上,其本身的定位就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嫌疑,也容易使人们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产生误解和误读,进而很容易被误做和误用。事实上,在以前相当长时间里出现的问题也应与这方面的因素有相当的联系,因为其定位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或“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我们应该考虑改变现有的有关定位的表述,代之以能体现、涵盖理论与实践这两者的更为恰当、更为贴切的概括和提法。其次,现有的概括和提法与我们历来所强调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相结合的观念与宗旨并不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成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教育工作的好作风、好风气、好风格,离开了实际、离开了鲜活的实践,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只是抽象的、空洞的、没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没有感召力的说教。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想方设法努力促进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结合和融合。
笔者认为,从泛实践教育的视阈,课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也有实践教育,因为在此当中,存在着、也应该重视“三个结合”,即教育主体相互动(教师与大学生、大学生之间);不同性质、形式的教育客体相结合(不同理论、不同内容相联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相印证);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融合(教师和大学生与教育内容);可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教育应是改变了的,融入了诸多实践性元素的理论与实际相融合的教育。
从这种意义讲,课内课堂教育除了理论教育外,可以有也应该有实践教育,关键在于你是否意识到并是否努力去发掘。如果努力去发掘,我们就可以发现,课内的教育真的还是具有各种形式、方式的实践教育的。我们非常清楚,实践教育当然存在于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但同时也应该存在于课堂教育中,因为在课堂上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只有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路子,才能使我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走出困境,从而走进别有洞天的新天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有意无意地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事实上片面强调理论教育,这在过去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备受人们诟病的一个主要和重要的原因。突出表现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着备受当时人们非议的所谓“满堂灌”“填鸭式”理论教育,而这不能说与理论性的这种说辞和定位以及实际上片面和僵硬的形式不无关联。逻辑上这两者虽无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事实上两者却有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和内在的因果关系,因此,虽不能说是追根溯源,但不妨顺藤摸瓜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做一些改变和改进,使其焕发出原本就应该有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针对课内教育的特点及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在教育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发掘实践性的元素并充分发挥其功效,加强实践性教育或谓之为泛实践教育,使之在课内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二是改进和加强理论教育而非削弱,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元。在此当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与现实以各种方式、形式密切结合,运用和充分发挥各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方法让科学的理论更易为学生接受和认同。如近几年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专题教学”“互动教学”等都比较好地实现实践的各种活跃因素融入理论教学之中,既体现了教学实践的主体之一的教师自觉地、充分地创造条件促成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的各元素包括另一教学实践主体即学生的融合;又更重视也更好促成学生与实践的各元素的接近,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同,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 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理论教育的先导作用和实践教育中的反刍功能,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而非相冲突、不协调、难协同,才能使其更有内涵更为一致,效果也更实在
课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另一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式,当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然属于实践教育的范畴。但实践教育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重要模式,也应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在其背后应该有强大的理论支撑,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与先导,也应该具有理论教育的内核。从此意义讲,在包括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内的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同样应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不能徒具实践教育的形式,但求形式、只走过场、不求效果。与课内教育不同,课外教育把课堂搬离传统的教室,有一个比传统教室更为开放也更接近现实的学习、验证平台。在这个大平台上,可以接触掌握到更多第一手资料或更接近第一手的资料,其实践性的元素更鲜活,其实践性的色彩更丰富,其与现实生活更贴近,更重要的是其实践性元素的结合更紧密地融为一体。这种模式的实践性较强,但如果没有理论的扎根,没有理论的支撑而化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那充其量只是一种浅层的、朴素的实践教育,一阵风过后,每个人的手心里并没有收获果实。况且这样的实践教育,很有可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育,而只是其他。因此,在这种实践教育模式中更重要的是找寻其契合的理论根基,并在这种理论支撑下、引导下进行自主教育与自我教育。唯有如此,才使得这种模式的教育有长久的生命力,也才有真实的思政教育的效果。
另外,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更强的这种教育模式看,在其整个教育过程的展开中,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教育之间的结合、融合不固定也不局限于某个节点,而是贯穿整个过程,特别在于很多人所忽略的后期阶段。很多人把对实践教育的关注点放在教育的前期和中期。从很大程度讲,前期特别是中期的实践形式结束了,就意味着这种教育基本上就完成了,但实际上还远未结束,在其后期还有更重要的消化、总结工作需紧锣密鼓进行。这对于相对比较匆忙、不易规范且理论性较弱的社会实践教育来讲更需要重视其后期乃至这种教育形式结束后的反刍工作。在这种反刍中,我们需要把之前经由眼、耳、手等人的机能感知认识到的无论是感性还理性,也无论是实践性还是理论性的各种成份充分混合、重新组合,较真咀嚼,细心琢磨,才能更好消化,才能对脑筋和心灵有真正的触动,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感悟有真正地提高和触动。这种反刍功能其实在课内教育中也应该存在,只不过在课外的实践教育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或理论上可能的更多欠缺而更需加以重视。没有后期反刍的实践教育称不上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育,没有实践教育所应有的实际效果。
三 课内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都有落实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诸多有利环境和成熟条件
大学与中小学的环境不同,教育对象也不同,特别是现时的大学生,与过去的大学生也有所不同,与中小学生更有区别。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应在各方面有所变化,不能总是以不变应万变。而这种变化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对理论与实践都应有不同于中小学的把握。更明确来说,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无论在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须加强而非削弱,也非强化一方而弱化另一方。必要的理论灌输不能丢,不能因为某些人把理论教育与“满堂灌”“填鸭式”教育直接挂钩而退缩,相反应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比中小学更应加强,当然在理论教育中更需要在方式方法等方面予以切实的改进。同时,大学的较宽松、较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为实践教育搭起了更好的平台,有更好的外部条件。而从大学生自身来讲,本身也有跃跃欲试的内动力,其主体意识的加强也要求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实践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并与教师主体一起参与到各种实践性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上与实践和实际更好地结合与融合。从这个意义讲,大学思政教育的实践教育既有外部条件也有内生动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堂之外、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可能有不协调甚至冲突和矛盾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去处理,协调好两者间及各自内部的关系,使之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朝向共同方向去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和良好功效,可以也应该使之并行不悖、既不冲突也无大的矛盾。如果说两者间有什么不同,那也只是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在课堂上可能会稍为侧重理论的教育但要特别注意实践性元素的锲入,对实践性元素要充分挖掘,大力拓展和强化,使其与理论教育相融合。而在课堂外我们可能会侧重实践教育,但也要注意自觉以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和引导,并贯穿其整个过程。从很大意义上讲,这更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大力加强,注意改进。对于课内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来讲,总的可以这么评价:条件成熟,环境有利,水到渠成,尚待努力。
四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及两者的并重应有创新的制度和机制予以制度性保障
基于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思想政治教育都可以有也应该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认识和人们在这方面的诸多实际的探索实践,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创新相关的体制机制制度,为这种更有效的教育保驾护航,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性保障,笔者以为,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为“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课”更为恰当也更为有利,并把这种定位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名正言顺进行实践性的教育和强调实践环节提供有力的制度性的保障。这既是对前面教学改革实践的一种肯定和背书,又是为以后的教学改革实践指明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它既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和改革创新,也需要一个制度性的安排和创新来为后续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提供理论和制度的保障,为思政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越芬,杨丽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