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帝都洛阳人文地理环境变迁与洛阳学研究

2017-01-17张占仓唐金培

中州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一带一路

张占仓 唐金培

摘 要: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条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都城建立和发展具有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年帝都,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居“天下之中”的独特优势,“河山拱戴”的战略地形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先天条件;丰厚的中原文化积淀,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创新,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文化保障。北宋以后,洛阳以及中原地区之所以逐渐衰落,与中国宏观地理格局变迁和人文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成为中国工业重镇,焕发出发展活力,仍然与其地理背景和人文环境关系密切。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原崛起,洛阳学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研究洛阳学,研究千年帝都形成、演化、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可以较好地阐释为什么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国传统文明在包容文化氛围中传承至今,而且一直具有很大的韧性,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支撑这种传承发展能力的包容文化,在中国推动的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的新的全球化过程中,特别值得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进一步弘扬,是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支撑学科。

关键词:洛阳学;包容文化;古都变迁;一带一路;千年帝都;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12-0118-08

近些年,中国学术界相继出现“长城学”“故宫学”“北京学”“长安学”“黄河学”等新兴学科。2010年11月,中国和日本近20位学者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召开“洛阳学国际研讨会”,共同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洛阳学”。洛阳学的提出,不仅为我们全面综合探讨洛阳的历史发展规律问题、当今洛阳城市发展问题以及洛阳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对古代洛阳城市发展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我们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规律、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包容文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夏商周时期到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先后有13个朝代在洛阳建都,时间跨度达1500多年。洛阳为什么能够成为千年帝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目前学界对洛阳历史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从人文地理角度,特别是把当地的地理环境与传统文化特征紧密相连进行视野更加开阔探讨的成果不多。①本文试图从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环境变迁与洛阳城市的兴衰等方面,对洛阳之所以成为千年帝都的原因进行解读,通过分析洛阳城市产生、发展、变迁、兴衰的历史规律,对洛阳学研究提供另一种视角,为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传承创新的方向,为全球化3.0时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区域发展规律方面的学理支撑,为洛阳市未来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

宜居的自然环境、重要的战略地位、“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既是古代王朝国都建立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地理环境优势。

1.宜居的自然环境

旧石器时代的伊洛河盆地的气候比较炎热,雨量比较充沛,森林比较茂密,如考古工作者在伊川穆店的旧石器遗址发掘中出土有梅氏犀牛化石;在洛阳凯旋路的旧石器遗址发掘中出土有大象化石。②适宜犀牛、大象等大型动物繁衍生存。虽然洛阳所在地区的气候历史上有过比较明显的波动,但伊洛河盆地长期处于由暖温带南部边缘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特征总体上比较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特别是按照系列考古文献验证,伊洛盆地历史上气候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发生过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正是因为气候条件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繁衍。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伊洛河盆地的农业已经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洛阳水源质优且比较充沛。清洁而足够的水源是影响和制约一个城市特别是一国都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水源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没有水源的城市难以兴起,也无法延续发展。”③“十三朝古都”洛阳在历史上的兴起、发展、繁荣以及衰败无疑与伊洛河盆地河流网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发源于华山南麓的洛河及其下游的瀍河、涧水等支流以及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伊河,其河道和水量虽然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但这些河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水量比较充沛且含沙量少。充足、稳定、优质的水资源,不仅保障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持续与稳定发展,也为洛阳城市的形成,以及洛阳古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中国北方城市比较稀缺的水源保障。

2.“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战略地位

洛阳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过渡带的伊洛河盆地,北靠邙山,南望伏牛、伊阙,东临嵩山,西依秦岭。北边的邙山共有49峰,峰峰相峙,成为洛阳北边阻挡黄河的天然屏障。其中,比较有名有神堤山、景山、首阳山、荆紫山、黛眉山、马头山等。南边的龙门山(又叫伊阙山),西起熊耳,东连嵩山,地势险要。东南边的万安山(又叫玉泉山、大石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西南边的周山(又叫秦山),西承崤山,蜿蜒起伏。洛阳正好处于由东北向的崤山弧形构造带和东西向的秦岭构造带所构成的西高东低、三面丘陵环抱的簸箕形盆地的出口处。中部和东部为伊、洛河冲积平原。黄河横卧于邙山北侧,成为伊洛河盆地的一道天然屏障。伊河、洛河以及清河、磁河、涧河、瀍河等支流,蜿蜒其间。洛阳周边雄关林立。其中著名的有函谷关、虎牢关、伊阙、轩辕关、大谷关、旋门关、广城关等。这些都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重要地理依托,特别是“河山拱戴”的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成为过去生产力水平较低条件下全国非常难得、比较理想的都城城址。

3.“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

洛阳素有“天心地胆”“九州腹地”之称,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④据考古发现,夏都斟鄩、“商汤所都”西亳、西周国都王城等都在今天的洛阳。为什么会出现三代均以洛阳为都城这种历史现象呢,用西周周公的话来说就是,“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⑤。在中国古代社会,受交通工具简陋等因素的影响,自古就有“立都必居中土”⑥的传统,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制。“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总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也”⑦。早在东周时期就有学者指出,“故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⑧。“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⑨。“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⑩。其中“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B11。先秦时期的“天下之中”包括晋南、豫北、豫中、豫西广大地区。B12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初年武王、文王营建东都洛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周族发源的岐(周原)和以后定都的丰镐两京都不在天下之中,“周岐镐之域处五岳之外,周公为其于政不均,故东行于洛邑,合诸侯谋,作天子之居”B13。这也就是说,在西周初年人们的认识中,雍州居西岳华山之西,即“天下之中”之外。而洛阳处于黄河流域的中枢,北至幽燕,南逾江淮,西对关陇,东抵黄河中下游平原,道路远近大致差不多。B14在古代历史条件下,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便于周边地区对都城物资供应,而且便于对四面八方的管控。

4.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优势

地处古洛水北岸的洛阳,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是从华北、华东以及中原地区进入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重要通道。早在先秦时期,洛阳就是连接东西南北的节点。殷商时期,洛阳是中原人西进黄土高原的桥头堡。西周时期,是周人东出和东方各路诸侯觐见周天子的必经之路。春秋时期,洛阳处于各个诸侯国举行会盟的重要地方。战国时期,洛阳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陆路从洛阳经虎牢关可以到达东部平原地区,经伊阙可以到达今许昌、南阳等地,经黄河津渡可以进入河北。沿黄河向西可以进入关中地区,向东经伊洛河入黄河,并利用黄河下游的相关水路可以抵达东部、南部、北部等诸多地区。东汉以前,向东主要是利用伊洛河、黄河、济水和鸿沟等进行物资运输。东汉时期,“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泻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B15隋唐时期,随着通济渠的开通,从洛阳经通济渠进入邗沟达到长江流域,经通济渠进入永济渠可以到达今天的京津地区,洛阳成为南北水运的枢纽。洛阳的兴衰与伊洛盆地的河流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

洛阳不仅是“河图”“洛书”的出现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且是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和包容文化的滥觞地。

1.多种文化交流融合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一直是多民族乃至多国家人士的聚居地。西周开国,即有众多的戎人移居陆浑等地。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佛教传入中国,来自中亚诸国及波斯、印度、日本、新罗等国家的众多人士汇集洛阳,或为使节,或传法,或留学,或经商贸易。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在洛阳建立后,菩提流支、善无畏、金刚智等印度佛学大师或在洛阳译经,或瘗骨洛阳。特别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将首都迁到洛阳,不仅与汉文化成功融合,而且发展出灿烂的佛教文化。龙门石窟作为中外文化、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成为人类文明史中的瑰宝,也是具有全球影响的文化标志。洛阳现存的众多墓志和实物,记录了中外交流、多民族交流的丰富史实。现在,洛阳仍然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事实上,日本学者倡议建立“洛阳学”,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洛阳与古代日本存在着关键性的联系,对日本的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包容文化形成与发展

因为自然环境优越,历史延绵流长,人类活动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丰富,加上洛阳历来贤达云集,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在各方圣贤追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中,既照顾各种流派、学说、思想、观点的独特性,又融会贯通产生了源于各家、又高于各家、引领各家的包容文化。从而使洛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既集东、西、南、北各家文化之大成,又引领新文化、新思想、新风尚之潮流。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画成八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文化之源。作为著名的千年帝都,洛阳传统文化深厚,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与延续,为洛阳提供了能容天下之事、善接天下之客、愿与东西方合作、乐于在合作中共赢、特别讲究“天地人和”的特殊品质。因此,洛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读本。据考证,中华文明首萌于此,中国道学肇始于此,中国儒学渊源于此,中国经学兴盛于此,传统佛学首传于此,中国玄学形成于此,中国理学寻源于此。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对中国客家文化影响深远。在洛阳,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构成了华夏历史文明的骨干。

3.经济比较发达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早的农耕地区之一。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洛阳正好处于西部黄土高原和东部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早在新石器时代,伊洛河盆地就有了原始农业。据考古发掘,这里是我国最早种植粟、稻子等农作物的重要区域之一。作为商汤的王都所在地,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商人和商业的滥觞地。西周初年,居住在洛阳的商朝遗民,依然保持着商人经商的传统和以富为贵的旧俗。东周时期,洛邑所在的伊洛盆地盛产水稻、小麦、豆类等,是东周时期重要的粮食产区,并开始成为“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名都,秦汉时期的洛阳已经成为“东贾齐鲁,南贾梁楚”B16的全国性的经济贸易中心。隋唐时期,洛阳已经是人口超过100万、商贾云集、国际贸易发达的国际性大都市,在古丝绸之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达的经济为洛阳成为千年帝都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4.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洛阳在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东汉时期,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西汉时期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且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到了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此后,中西民间贸易大开,正如《后汉书·西域传》所描绘的那样:“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这是完整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即从东汉时洛阳出发,最西端到达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而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中国连结在了一起,有效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局动荡,但对外经济交流一直没有中断。据《三国志·魏书·鲁暇传》记载:当时的洛阳依旧是“商贾胡貊,天下四会”。据《隋书·裴矩传》记载,隋炀帝曾下令在洛阳“三市点肆符设帷帐,盛列酒席,遣掌番率蛮夷与民贸易”。唐代,仅客居在洛阳的外商就有上万家。其中,阿拉伯、波斯等国的“胡商”最为活跃。可见,当时的洛阳已经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交流大都会。

三、地理环境变迁与洛阳城市兴衰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夏商周到隋唐五代,洛阳都城屡建屡毁。其最后走向衰落,既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重心的转移有关,也与当地区域环境的恶化有关。

1.交通枢纽地位的丧失

唐末农民运动切断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加上大运河本身长年失修,严重淤塞,使洛阳失去了水陆交通中心的地位。唐末以后,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进入中原,原来处于天下之中的洛阳逐渐边缘化。地处中原腹地的洛阳,对于古代西北、东北等地少数民族地区鞭长莫及。安史之乱后,洛阳附近的水陆交通遭到严重破坏,南方的各种物资很难运抵洛阳,其全国性交通枢纽地位逐渐丧失。元代虽然重新疏通大运河,但这时的大运河已经不再是以洛阳为中心,而是绕过洛阳、开封,改走山东济宁、临清直达今天的京津地区。全国性交通中心的转移,表明洛阳原有的交通优势和枢纽地位几乎丧失殆尽。

2.人为原因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伊洛河盆地相对于关中地区而言,地域相对比较狭窄,可耕地数量相对较少。早在西汉立国之初,刘邦打算定都洛阳,却遭到张良的坚决反对。张良认为,伊洛河盆地相对狭小,方圆“不过数百里”,容易“四面受敌”。B17随着这一地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为生产更多粮食,难免需要开荒种地;另一方面,做饭取暖需要大量柴火。此外,洛阳修建宫殿,大兴土木需要大量木材。无论是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还是大量砍伐森林,都必然会直接导致天然植被遭到不断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这种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地处北半球的洛河不断北侵,使洛河以北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减少,不仅在历史上迫使洛阳城从现在的偃师市一直不断向西迁移,加大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成本,也使城市迁至今洛阳城之后,因为西边有涧河阻挡、缺乏城市建设用地,因而无法再次迁移。

3.战争对洛阳的严重影响

在中国古代社会,洛阳是有名的“四战之地”。正如宋代邵博所说的那样:“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余故曰:‘洛阳之盛衰者,天下之治乱之候也。”B18比如,东汉末年的混战,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无不给洛阳造成极大的破坏。隋末农民战争给洛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直到唐朝初年仍然是“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B19。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一度沦为叛军的大本营。虽然唐军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收复了洛阳,但昔日繁华的洛阳已是满目苍夷,“百无一存”B20。与此同时,战争对农田水利事业也造成极大破坏,给洛阳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4.政治中心转移对洛阳的影响

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洛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逐渐边缘化。据文献记载,北宋以洛阳为西京,置河南府。朝廷设“国子监”于洛阳,名臣遗老和文人学士多会于此,赵普、吕蒙正、富弼、文彦博、欧阳修都曾居住洛阳。进入南宋时期,中国政治版图出现重大历史性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整个中原地区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逐渐衰落。金代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元代,洛阳为河南府治所在地。明代河南府辖洛阳、偃师、巩县、孟津、登封、新安、渑池、宜阳、永宁、嵩县等10县,又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清代洛阳仍为河南府治。1912年,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盘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七七事变”后,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政府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1939年10月,河南省政府迁到洛阳。后因日寇进攻洛阳,河南省政府于1944年4月迁至鲁山。到洛阳解放以前,洛阳市仅有现在老城区很小一部分,是洛阳建城以来历史上最凋零的时期。

5.新中国建立以后洛阳的新生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撤销洛阳县,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宜阳等县。1956年,相继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1986年,撤销洛阳地区,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2002年11月,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洛阳新区规划面积为71.3平方公里,东达焦枝铁路,西至西南环高速公路,南到洛宜铁路,与龙门山相望;北临洛河,与建成区隔河呼应。规划的洛阳新区由六大功能分区组成,中心区11.2平方公里,大学城和体育中心区8.5平方公里,洛龙科技园区13.9平方公里,隋唐城遗址区22平方公里,关林商贸区10.8平方公里,滨河公园区4.9平方公里。这个规划以把洛阳建成对豫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目标,跳出了在洛河以北发展的圈子,跨过洛河,向南拓展,坚持洛阳新区开发与原建城区改造并重,提升城市品位与优化城市环境并重,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使中心城区形成以洛河为轴线、洛河南北对称发展的新格局。至2015年年底,洛阳市共辖1市8县6区,1个正厅级规格的洛阳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当代洛阳已经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享誉全国的工业城市、影响海内外的优秀旅游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特别丰厚的人文城市。正在研究与论证拟在二里头建设的“中国夏都博物馆”将再次让洛阳展示出帝都风采。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离开中原以后,虽然经历了从杭州、到南京,再到北京的复杂演变过程,但是形成于中原的包容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正是由于包容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使中国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变迁,而始终保持其特质,保障了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为传统文明传承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1.源于洛阳和中原的包容文化是决定洛阳成为千年帝都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洛阳为什么会成为千年帝都?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洛阳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43处,文物40余万件。沿洛河一字排开的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武圣关羽陵寝关林,武则天坐朝听政、朝拜礼佛的明堂、天堂,以及定鼎门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等数十家博物馆,无不彰显着洛阳厚重的文化底蕴。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占据着统治“中原”的最佳位置。“居中”本身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十分特殊的历史过程,成就了包容文化形成与积淀的历史,成为决定千年帝都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地老百姓,至今仍然把“中”作为所有语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也可以从深厚文化积淀中窥见一斑。“中”,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符号和标志,在当地演绎为影响深远的中原和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进一步包容发展,提升为中国和中国文化,内在的思想逻辑比较明确。

2.洛阳学是研究洛阳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

长期以来,中外学界相关学者围绕历史时期洛阳的考古遗迹、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空间布局及民众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等诸多问题,从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宗教学、建筑学等不同领域做了许多研究。2010年11月,“洛阳学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召开,“洛阳学”正式提出。与会学者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从历史学、考古学、石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讨论,不仅为学科间的综合研究和相互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而且为重新认识中国史和东亚史提供了可能。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认为,“洛阳学”研究或许能为中国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2015年,在洛阳召开的研讨会上,他以“中国中古洛阳与洛阳学的意义”为题,讲述了中古时期洛阳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历史上洛阳与日本之间联系密切,洛阳学研究极为必要,应该由海内外学者共同努力推进。中国学者罗炤认为,河洛文化研究已经展开,有必要另立一门“洛阳学”。理由有三:第一,河洛文化研究侧重于历史(包括考古学)、文学(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和社会亲缘关系,目前几乎没有涉及河洛地区、特别是洛阳在古代中国的经济地位和影响。第二,河洛文化研究侧重于汉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洛阳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河洛地区的外国人和多民族人士,不限于汉族和儒家文化。第三,河洛文化研究既包含有纯粹的、规范的、主要以古代事物为对象的学术研究,又寻求现代的实用性、功能性的效用,参与者不完全是学者,因而难以成为一个具有严格内涵与确定外延、范式清晰的学科。相比之下,“洛阳学”是中外学者参与的纯学术研究,可为河洛文化研究源源不断地供应学术资源,丰富、充实河洛文化研究的内容。杜文玉教授探讨了长安学与洛阳学的关系,他认为洛阳学与长安学在研究领域、研究内涵、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上基本相同,两者关系紧密,希望两地学者加强联系、相互学习、保持交流,促进洛阳学与长安学研究,为二者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韩昇认为,“已故的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史研究权威岸俊男在晚年曾提出一个看法: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在建设时受到的影响可能不是来自长安,而是洛阳,所以他在日本提出了‘洛阳学的概念,而且他认为日本的许多文化可能是从洛阳传过去的。但由于研究交流不够,国内外学术界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一直把这个源头直接接到长安。”岸俊男先生的这种说法,从历史学来说,应该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唐高宗、武则天长期居住洛阳,当时的洛阳虽是东都,但实际上是都城,而且武则天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远远超过了以前国内外学术界的认识。作为唐代的东西“两京”,长安和洛阳的城市建设布局、文化习俗等都对日本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目前相对于西安来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唐代洛阳对日本影响的研究远远滞后,甚至没有引起国内外多数学者的关注。洛阳的专家学者要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进行隋唐史研究,促进“洛阳学”研究的深入,也应该吸引更多学者参与“洛阳学”研究,让人们更加充分地认识洛阳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日本乃至全球的广泛影响。这些观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都有各自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历史学的视角。我们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分析认为,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乃至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这样定义,既有利于从历史学或者历史地理学视角研究中国隋唐史和古都洛阳对中国、日本乃至全球文明的影响,也有利于从包容文化发展规律中探寻洛阳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重要问题,为其长远发展、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包容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核心影响要素

包容文化对历史演绎发挥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传统四大文化体系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征。包容文化不仅能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且能够吐故纳新,经久不衰。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就是对包容文化的最好阐释。孟子把孔子誉为“集大成”者,对孔子思想中的包容性大加赞美。他继承了孔子的这种胸怀,认为海洋的博大胸怀是人类应该效法的,发出了“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慨叹,其很多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荀子主持稷下学宫时,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造就了中国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汉代之后,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的一些思想,逐渐形成了儒道互补型的儒家学派。宋明时期,又吸收了佛学的一些思想内容,从而形成了三教合一型的儒家学派。不管是程朱的理学派还是陆王的心学派,都是三教合一型的儒家。大思想家朱熹主张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要活到老,学到老。理学派和心学派都以包容的心态从道家和佛学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补充,是中国包容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富有包容性,并且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同化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进入丰富了中国包容文化,却并没有使中国包容文化丧失其特质。一切外来文化一旦进入中国,便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博大精深的包容文化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外来文化,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其中。历史上,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将首都迁到洛阳,不仅与汉文化成功融合,而且发展出灿烂的佛教文化。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毛泽东思想,而且已经成为引领全球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并且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文化在内部形成了丰富多彩、主流价值观明确的特质,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外来先进文化的滋润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在中原地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洛阳本身的发展与变迁影响巨大,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延续影响深远,对全世界四大文明只有中国文明能够传承至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具有维系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是习近平提出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原学界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支撑学科,值得全球研究文化传承的学者和有远见的政治家高度重视。

4.“一带一路”建设是包容文化传承创新的国际化过程

系统研判全球化历史过程,如果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实现了全球化1.0版本,美国通过贸易自由化实现了全球化2.0版本,那么全球化3.0版本将是以中国包容文化为指向、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造福于更多国家与人民的伟大工程。因为中国和平崛起既得益于世界各国的持续支持,也必须以具体途径回报于世界更多国家和人民。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是中国传统包容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创新的国际化过程。伴随中国和平崛起,从2013年和2014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潮流,体现沿线国家根本利益和人类社会的美好追求,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包容发展之路,必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强大正能量。

注释

①相关成果主要有史念海的《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李久昌的《国家、空间与社会 古代洛阳都成空间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7年),李润田的《自然条件对洛阳城市历史发展的影响》(《中国古都研究》第3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9—190页),黄以柱的《河洛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简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周振鹤的《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仇立慧的《汉代都城选址迁移的资源环境因素分析》(《干旱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2期),焦海浩的《试论古代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以古都洛阳为例》(《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等等。

②李振刚、郑贞富:《洛阳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③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03页。

④《史记·封禅书》

⑤《史记·周本纪》。

⑥⑦《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叙京都》(下)。

⑧《吕氏春秋·慎势》。

⑨《荀子·大略》。

⑩石介:《徂徕集·中国论》。

B11《礼记·王制》。

B12叶万松、扈晓霞:《“中央之岳”与“三河鼎足”——解读先秦都邑居“天下之中”》,《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B13《周礼·大司徒》郑玄注。

B14中国古都学会编:《中国古都研究》第3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81页。

B15范晔:《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

B16《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

B17班固:《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

B18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B19《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

B20刘昫:《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

参考文献

[1]魏一明,张占仓.努力肩负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J].中州学刊,2016,(7).

[2]张亚武.吸引更多专家参与“洛阳学”研究——访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韩昇[N].洛阳日报,2008-04-24.

[3][日]气贺泽保规.“洛阳学”在日本诞生[N].陈涛,译.洛阳日报,2011-04-27.

[4]罗炤.“洛阳学”之我见[N].洛阳日报,2011-04-27.

[5]张占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需求与地方策略[J].区域经济评论,2015,(3).

[6]张占仓.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历史趋势[J].区域经济评论,2016,(5).

[7]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8]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

[9]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6).

[10]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3).

[11]张新斌.河洛文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思考考[J].中州学刊,2004,(5).

[12]胡键.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国的视角考[J].社会科学,2011,(5).

[13]唐金培.区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J].攀登,2009,(6).

[14]蔡运章.河洛文化与河洛学研究[J].洛阳月谈,2016,(1).

[15]李炳武.长安学总论[J].长安大学学报,2010,(1).

[16]杨海中.对深化河洛文化研究的认识[J].黄河文化,2014,(4).

[17]洛阳市历史学会.河洛文化论丛(第1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王 可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一带一路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