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中的北京胡同
2017-01-17
北京,一座可以用文化和历史对话的城市。追看50万年前“北京人”时代,会发现我们离过去的时光已经遥远了许多,悠远的岁月长河洗刷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时代的造化下,这里荟萃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还记得《城南旧事》中的场景吗?一个台湾小姑娘,随父母抵达北京,寄居在这青砖灰瓦的北京胡同小院中。动荡的岁月里却有一个台湾小姑娘在这北京胡同里,享受着童年的胡同深处的宁静,每一天都有形态各异的住客过往,总在门前等孩子归来的疯女人、遍体伤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侠盗,还有家中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沉疴染身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亲近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北京胡同就是这样,包含着过去人生活情感的一切,像经典电影一样值得人怀念。
电影中淡淡忧伤的《送别》成为中国人熟悉的旋律,幽静画面中,穿过老北京灰暗的城墙,路过缓缓徐行的驼队,路过那些曾经熙攘的市井,我们的视野进入那些绵长的北京胡同。老北京的画面就像一条泡在显影液里的胶片,在影院的暗房里显影为一幅幅的老照片。
北京的胡同在历经百年的蹁跹之后,俨然成为富含京味儿的地道城标和北京市井文化的缩影,推开院门,一幅孩童追逐,妇女织洗,老翁竹椅上摇晃乘凉的场景立刻展现,唤起我们对过去的惦念和人们对美好记忆的向往。如今在北京擁有一套正宗老北京胡同更是弥足珍贵,城市渐渐掩埋了北京胡同的身影,却替代不了那段同居一个屋檐下的北京生活。
历史上的北京是用“胡同”编织而成的,从明北京城复原图历史典籍中可以看到,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629条,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大约已有街巷胡同2076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一些胡同中的危旧房屋被拆,也有的整条胡同将就此消失,往日的市井街道在改变中渐渐消失,以是为恨。
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
好的摄影作品被人们形容像画一样美,评价一幅绘画作品像照片就有贬义了,如果用绘画艺术的尺度去衡量,画家认为绘画的艺术性超过摄影。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只要作品探求表现生活是新的形式,出现新的审美价值就是一件好作品。本期水墨画作者刘鹏是一位老照片的收藏者,有些老照片极具史料价值,也为他积累绘画素材另辟了蹊径,形成独具一派的画作——水墨下的北京胡同。他自幼喜爱绘画,从师已故山水画家吴广泉,专攻传统山水十余年,到如今丰富的生活经验,成为其创作写意胡同的积淀。
虽然绘画和摄影的共同点都是在平面上再现形象,但完全按照老照片去描摹没有意义,没有概括就没有艺术,没有含蓄就不会有意境。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绘画的独特见解,刻苦的研习是为了保有“性格”作品,他利用中国画传统技法和宣纸的特性,在创作前选择有历史意义且构图适合入画的照片,绘画时注意删减,运笔时,能一笔完成的不画第二笔,做到一气呵成,追求神似同时尽可能不失胡同画的整体,达到一种水墨淋漓的效果。不同的技法和对艺术的不同视角,形成了有“刘鹏性格”的复古水墨北京胡同,让那些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胡同永远定格在纸上,以此勾起人们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