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湘西龙山贾市 明清古街风貌依存

2017-01-17徐崇德

青岛画报·新青岛 2017年3期
关键词:造物者青石板路古街

徐崇德

旅行的意义于旁人重在表现旅途的风景,巍峨的雪山振奋心魄是造物者的礼帽,清澈的溪河温文尔雅是造物者的玉带,繁茂的丛林秘境花园是造物者的栖息地。沿路的风景是捕捉到访者心境的磁铁,贴合,密不可分,至于一路下来感受只有访者自己知道。

不想单纯的用旅游来形容抵达,因为很难诠释抵达者的感受。举起相机,背包为伴,误入明街清巷的小镇,青砖灰瓦的建筑依稀记录着岁月,青石板路缝隙中青苔枯了又长,长了又枯,整整几十个轮回,却只剩下与树枝上的空气凤梨的私语。

画面中偶尔出现的老幼妇孺带着田园的宁静,却又怜人,缺少一种陪伴的支撑与相互扶持的白头到老。抵达湖南湘西,旅人用镜头记录这座老宅土著居民的生活场景,感动于那些满含故事的青砖灰瓦与木墙,原生态的环境缔造着不必纷扰的生活状态。

把目的地换做生活的体验,寻找这些散落人间而又远离人烟的古村老街,和悠闲的老猫打个照面,数一数青石板上留下了多少这似梅花的烙印。

一条河流,一个码头,一条街道,一段隐姓埋名家史,明清两个朝代的繁荣兴隆,这就是贾市古街的风貌与历史。它在湘西大山深处隐藏了六百多年,失落了半个多世纪,直至近几年才被外人发现,逐渐落入摄影者的视线。

贾市古街位于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南部,离县城约98公里,距里耶古城仅20公里,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六百多年来,贾市因交通不便鲜有外人问津,更无外来游客涉足。最近几年,只有少数摄影者远道而来,在这个“养在深闺”的古村落里,探访明清两代历史遗存;在破碎的青石板路上,觅寻散落的历史光影……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所有的文明几乎都是沿着河流滋生而漫延的。河水除了带给人类生存充足的水源与必须的土地之外,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通航运输能力。贾市河,这条流淌在湘西大山深处的酉水支流,因为有了它才孕育了贾市,也因为有了贾市而拥有了自己的名字。据说,明朝初年朱元璋滥杀功臣,开国将领常遇春的后代逃来此地,将常姓改为贾姓隐居于此繁衍后代,并逐渐扩大而成为集居点,后来就称为贾市。当地还流传有“常字头”的说法,即常、贾两姓为一家,不能互通婚姻。

据相关资料,贾市古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分上街、中街、下街三段,共1144米。后来,上街因火灾烧掉100米,修公路又毁掉120米,现古街仅存924米。贾市古街最具明清时代古朴典雅特色的老屋现存10余栋,蔡家大院、周家大屋、黄家老屋、周家文堂、进士府第等老宅院,均建有封火院墙、四合天井、高翘的鳌鱼和朝门,各种雕刻和装饰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保存较为完好,仍栩栩如生。

贾市古街,街面全部用青石板铺成,随着山势地形,忽高忽低,弯弯曲曲,错落有致。不知是历经百年风雨的洗涤和侵蚀,还是当年人流车马行走过于拥挤或负担过重,街面的青石板大多开裂破碎,裂纹尤如瓷器的开片,不规则地密布在石板表面。有些裂纹还在一年一年地延伸,不断地扩展着。这些裂痕似乎在向路人诉说着曾经的兴盛和繁华,同时也给外来者带来了更多的想象余地与发挥空间。

古街两侧的旧店铺、老民居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当年的店铺商号早已变为民居,临街的木质老柜台,油漆早已退缺,木纹尽显斑驳,至今标号依稀可辨,商贾气息犹存。在古街拐弯处,有一建在高台上的清代建筑,朝门、耳门、门梁上的浮雕保留完好,门楼上方至今还留有“农业学大寨”的历史烙印。贾市古街也许是距离河流太近,或许是深山里的湿气较重,老院落的旧砖旧瓦,常年包裹在深厚墨绿的苔藓里,层层的苔藓把宅院浸染的苍老而陈旧,在沉寂中散发。

随着历史跌宕起伏,水路交通沒落中断,如今的贾市好似停留在固有的年轮和原有维度里,失落得是那么地彻底与绝望。只有那些青石板路和老院旧宅,像一个垂暮的老人在秋阳下无精无采地打着瞌睡,等待自己慢慢地变老直至消亡。还有孕育了贾市的那条河流仍在痴情、顽固地坚守古街上块块碎石板和座座破旧的老宅院……

条贾市河,一个废码头,一条古街道,一段隐姓埋名家史,明清两个朝代的繁荣与兴隆,还有半个世纪的失落和沉寂——这就是贾市明清古街。

猜你喜欢

造物者青石板路古街
一切才刚开始
初见
西津渡古街忆旧
一切才刚开始
古街新韵
青石板路巷
青石板路巷
青石板路,兜转不复
首届“古街杯”网络楹联大赛
古街杯网络楹联大赛揭晓